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阐释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及时代意义

2022-01-01孙全胜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私有制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

孙全胜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研究中心,北京 102200)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发挥其时代价值。

一、《共产党宣言》阐释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文献,体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能为共产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一)历史运动规律的原理

《共产党宣言》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经济生产和社会结构决定着政治形态和精神意识。每个社会形态都是由物质生产和交往形式决定的。“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1](P25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符合木桶原理的,其规律为物质生产决定艺术生产,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着社会发展。

《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和共产主义的前途做了一个大胆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P284)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就是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人类的社会关系本质和自由劳动的本质。这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马克思认为,阶级对立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物质生产关系决定的。无产阶级作为最具有革命性的阶级,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加强本阶级的经济实力,聚集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力量,打破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资本主义创造了社会化大生产,但其倡导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阻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最终会超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限制,让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灭亡,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化大生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本家会失去对社会化大生产的控制。社会大生产不再能逐步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矛盾,并受制于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但社会化大生产会突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开放的系统达成社会的稳定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熵增,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2](P108)

(二)资本增殖和世界市场的原理

资本主义虽然提高了生产力,进行了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但仍是不完美的,仍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它在文明时期便取得了越来越荣誉的地位和对生产的越来越大的统治权,直到最后它自己也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周期性的商业危机为止。”[3](P166)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不断深化,资本主义却始终没有有效的对策应对。这一矛盾加重了资本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用强制手段只能暂时压制这一矛盾。强制只会让社会越来越混乱,而自由开放能够让社会保持秩序和稳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成果私人化的矛盾,资本的社会化与资本最终的所有、使用、收益的私人化的矛盾,并存于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是当代资本主义体系结构转变后基本矛盾的新的表现形式。”[4](P21-33)暂时克服经济危机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销毁劳动产品。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资本家会把劳动产品销毁,毁灭掉过剩的产品,如将农产品扔掉、牛奶倒掉等。二是充分利用市场。资本家不仅利用技术扩大现有市场,刺激消费,而且不断占领新市场,扩大海外投资和资本输出,建立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发展早期,不断海外殖民,夺取新的市场。英国就以鸦片战争的名义打开了中国大门。资本主义扩大市场只是暂缓矛盾,经济危机依然会爆发,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直至灭亡。总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不仅是历史规律,也是底层人民的愿望。

资产阶级在全球不断扩展市场,让生产和消费全球化。资本主义在落后国家建立了新工业,利用全世界的原料,生产出供应全世界的产品。“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5](P267)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是全球性的,是资本主导的大机器生产,机器大工业生产打破了世界各国的隔绝状态,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加快了全球化潮流。资本主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让民族性和世界性融合,让民族文化成为世界文化,推动世界文化和世界经济相互促进。

(三)异化劳动与废除私有制的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阶级斗争的历史,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现象等问题,揭示了无产阶级在异化劳动中的悲惨状态。资本主义让无产阶级成了商品和劳动工具。无产阶级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获取微薄的收入,用异化劳动推动资本运作。劳动力的价格是随着市场变动的,劳动者变成商品损害了劳动者的自由意志,违背了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本质,让人和劳动都异化了。“人的生产表现为公众的不幸。”[6](P126)资本主义让无产阶级成了机器,不能再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只能从事动物般的劳作。资本支配工人的劳动虽然比奴隶主用暴力支配奴隶的劳动进步,但总归是违背人的自由劳动本质的,需要打破私有制,恢复集体劳动。

为了解决异化劳动和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倡导根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除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共产主义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特征就是消灭私有制,恢复人的类存在本质。私有制是异化劳动和社会异化的根源。私有制消灭后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要消除异化劳动,就要建立集体劳动和资源公有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不是要废除物品的占有形式,而是要废除物品被资产阶级占有的制度和形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所有制。“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1](P285-286)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在阶级斗争基础上,加剧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只有消除私有产权制度,才能消除残酷的政治斗争,实现民众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共产主义并不废除人对物品的占有,而是剥夺利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压迫和奴役别人。共产主义消除的是特殊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P286)共产主义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消除劳动分工和一切社会异化。马克思主张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这就形成了与整个国家机器的对立。因此,对自由的追求也就意味着对解放的追求。马克思要求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彻底消除人与人的分离,实现全人类的大融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消除阶级对立,需要无产阶级用暴力革命推动社会变革,消除私有制。

(四)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原理

无产阶级不仅要用暴力革命推翻私有产权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也要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后,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无产阶级要利用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推动经济政治的革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国家治理水平。“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P293)无产阶级要消除工农对立和城乡对立,进行免费教育,推动农业现代化,协调城乡发展,提高人的集体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要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即共产党的作用。共产党能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集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跨越了国家界限,在斗争的各个阶段都能代表革命的利益。共产党在历史和现实维度上都能保证代表贫苦阶层的整体利益。共产党在理念和实践上都有先进性,这是革命中最坚决的部分。共产党要把近期目标和最终目标结合起来,将夺取国家政权和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结合起来。无产阶级要推翻现存制度,才能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要对工人进行革命精神教育,培育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精神,促进全世界贫苦人民的团结。工人不会自觉意识到自己是被剥削和压迫的,需要无产阶级政党揭示社会的不公平,让工人意识到自己的悲惨处境。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对工人的政治教育和革命教育,培育他们的斗争意识和大无畏的精神,使他们明白自己的生活处境和与富裕阶层不共戴天的对立及仇恨。

二、《共产党宣言》的时代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日益加深,经济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尤其是西方自由主义国家对中国社会制度抱有很大的敌视,需要继续发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精神,反击自由主义思潮的进攻,加强舆情管控,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强化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支配的,导致了严重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7](P79-85)无产阶级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只有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五个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数量和综合国力显然比社会主义国家强很多,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很大成就,提升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法克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危机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导致的,而这种矛盾是无法克服的。“私有制作为社会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8](P267)资本主义大力倡导市场经济,不断限制政治权力,必然不断发生经济危机,近年来,资本主义也时常发生金融危机,而其政府由于权力被限制而不能发挥强有力的调控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能让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政治对社会的作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由于经济地位低下,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劳动维持生活,能更好地进行集体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社会主义的竞争力,战胜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有效路径,能集中一切社会力量,快速推动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国家的高度稳定和统一,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9](P634)我们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热情,坚定跟从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不断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将中国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私有产权制度。中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允许一定比例私有制经济的存在。社会中虽然存在一些异化现象,但不能以此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中国生产力仍不发达,仍处于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提高发展质量,消除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要充分利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需求,从世界资本贪婪的本性寻求中国地缘政治的突破,充分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争夺世界话语权和领导权。”[10](P35-39)我国仍需要私有制发展经济,需要继续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要坚持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等原则,完善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顺利展开,实现全世界共同发展,达成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适应经济政治仍不发达的现实国情,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主义是完全的公有制,能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能用宏大目标激励人们奋斗。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党的领导,最大程度发挥政治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结合起来,满足大部分人的根本利益。

(三)深化改革开放,建立法治国家

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合理步骤,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推动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第一,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共产主义能够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中国要实现共产主义,先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态等各方面需求。我国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继续从严治党,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解决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11](P93)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体现了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能让人们消除落后的上层建筑,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了现代文明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求,但仍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变革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凭借改革开放拉动的经济增长保障了社会的长期进步,是一种持久的有效机制。

第二,建立法治国家,提高党治理国家的能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保障社会主义政权的安定。依法治国能保障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依法治国能为社会主义提供法治保障,推动社会制度的完善,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政治改革。“竞争要受法治监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政府的宏观调控,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12](P10-12)依法治国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建设中,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提高居民法治素养,建立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推行依法治党。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能领导革命和建设不断进行。党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保持革命本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展开。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能团结广大人民进行社会建设。党要提高执政能力,不断进行反腐败斗争,进行革命化建设。

(四)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建设要全面展开,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全面进行,保障社会的健康有序。只有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要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结合起来,进行五位一体的布局建设。

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经济体制完善、转变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的勃勃生机,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巨大成功。”[13](P10-13)我国加强科技创新,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人力资源等产业体系,推动市场经济完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供应机制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全面改革开放的格局,激发人民群众对经济建设的热情。

其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是经济的发达,也是政治的民主,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的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不断稳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推进协商民主,巩固爱国统一战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关系,应循着现实问题——对应性改革措施——系统性顶层设计的逻辑来解释。”[14](P55-61)马克思主义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中国要顺应现代文明潮流,积极吸取西方先进文化,建立民族的、科学的、世界的大众文化,掌握文化的领导权,培育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建设,发展现代化的文化。

最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群众的力量,保障群众的生活,要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国家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贫困问题,完善医疗体系,建立现代治理体系,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非一句空洞口号,而是肩负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责任,也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15](P62-69)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保持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中国,坚持节约、集约的理念,维护生态多样性,形成绿色循环经济,不断保护环境。

(五)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是全球性的,打破了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让落后国家也开始了工业化进程。“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1](P275-276)资产阶级用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掠夺全球的原材料,向全世界出售商品,让市场全球化。资本主义工业采用全球化模式,让机器大工业在世界驰骋,加强了各国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中国要顺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积极融入全球化市场。

首先,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化改革开放。当前,经济全球化正蓬勃发展,中国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强经济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新格局,推动沿海地区继续开放,加强内部地区的市场化改革。“坚持深化经济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引领全球化保持开放包容性质,坚持和完善自身发展所必要的‘钱纳里条件’,中国经济就可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16](P4-18)中国要推动贸易,积极吸引外资和技术,加快区域一体化,加大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的力度。

其次,加强各国的文化交融,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全球化推动了各国文化交融,让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中国也要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话语权。中国要构筑核心价值观,发扬传统文化,积极向落后国家推广马克思主义及中国文化,帮助落后国家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国要积极吸取国外文化精华,将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不断弘扬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最后,中国要团结第三世界的国家,努力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和平的国内外环境,需要可持续发展,加强各国交流,形成命运共同体,可以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克服贫困、气候、能源等问题。要推动世界更加包容、平等,加强反恐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建立美丽的世界。中国也将担负起更多的国际责任,积极帮助弱小国家,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做世界和平的使者。

总之,虽然社会主义的发展遭遇了挫折,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减少,但《共产党宣言》仍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仍深深扎根在人民的心中,仍具有真理性。我们能够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力量,在其指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不断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猜你喜欢

私有制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恩格斯的专偶制思想——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