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培育探讨
2022-01-01周嘉慧
周嘉慧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1]农村青年是农村地区人口中精力丰富和最具可塑性的群体,上承父辈、下启子辈,是乡村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离不开农村青年的奋斗力量。
社交媒体时代,伴随互联网、大数据的普及和发展,以移动在线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应用深入农村青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奋斗”这一青年主题,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永久奋斗、不懈奋斗、接续奋斗,孕育形成了中国青年奋斗精神。[2]通过培育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促进农村青年树立开拓创新、实干担当、拼搏奋斗的意志品质,进而塑造农村青年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青春向上风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动力。
1 社交媒体时代培育农村青年奋斗精神的重要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以虚拟网络用户附加开放、平等的特点,充分赋予人们自由的权威,成为农村青年获取信息,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社交媒体生态下奋斗精神与农村青年的积极价值观念与实践相深化衔接,对其奋斗精神的培育有益于优化农村精神贫困空间,形成良好社会精神状态,凝聚中国伟大奋斗力量。
1.1 有益于优化农村精神贫困空间
首先,有益于打破传统观念桎梏。打破农村传统思想观念中教育与就业的认知偏差。培育奋斗精神,打破农村青年佛系心态、努力无用论、“拼爹”等固化认知。正确的奋斗认知是奋斗精神的正确打开姿态,没有正确的认知理念,信念上就会软化,行动上就会缺失支撑。其次,培育奋斗精神引导农村青年坚定正确理想信念。正如康德说:“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3]在担当奉献中与时代同步,成为有道德有价值的人。奋斗要有担当精神,目的也不止于物质财富的多寡,更关乎人生价值的实现。打破物质财富与价值追求的误辨,将奋斗精神与农村青年的人生价值、集体利益相联系,升华人生价值,优化农村精神贫困 空间。
1.2 有益于形成良好社会精神生态
首先,培育农村青年奋斗精神,振作积极进取、敢于付出的精神。积极进取、敢于付出的精神状态不仅丰富人生体验,也能积极理性审视自我行为,进而自觉担当作为,倡导积极的实践行动,进一步强化奋发向上、竭诚服务的思想意识。其次,培育农村青年奋斗精神,振奋勇于拼搏、不惧艰辛的精神。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期,激发农村青年艰苦朴素、简朴自守的节俭精神,知难而进、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以拼搏向上的精神姿态诠释青春,以奋进开拓者形象,以巨大活力、强大创造力,解决难题,形成社会良好精神状态,推动社会发展。
1.3 有益于凝聚中国伟大奋斗力量
首先,奋斗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培育农村青年奋斗精神,赓续中国精神。早期物质匮乏孕育了中华儿女在艰难困境中依然不懈努力的人生态度,历史上各国交战激起中华儿女保家爱国的爱国情怀。当今,这种人生态度和爱国情怀仍旧蕴染着中华儿女,赓续中国精神。其次,奋斗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培育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凝聚奋斗力量。“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4]。奋斗以崇高理想信念为指向进行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方位,培育农村青年奋斗精神,更有益于赓续中国精神,凝聚奋斗力量。
2 社交媒体时代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困囿
社交媒体打破空间、时间界限,以公共化的虚拟平台聚集公众,弱化传统现实性实体空间与信息获取的纽带关系。基于开放衍生的互动共享,社交媒体时代下信息生态的混乱、消极虚拟圈群、个体知行脱节使得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培育深受困滞。
2.1 信息生态混乱分化奋斗信念
第一,错误思潮分化奋斗信念。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下,错误思潮的涌现使得农村青年冷眼相待,在奋斗信仰构建中迷失缺位。如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在交流交锋中以极具故事性、趣味性的方式,以全联接和零距离的无界触及,对新时代农村青年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造成冲击。以个人利益至上的口号标榜,错把个人利益的实现认为人生的最大意义,分化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挑战主流价值观念的权威底线,冲击农村青年的认知,使得农村青年奋斗目标模糊化,混淆农村青年作出正确的价值研判。错误思潮影响下,农村青年更容易沉溺于享受自我的狭隘需求中,满足于及时行乐的肤浅状况,使农村青年迷失奋斗方向,不愿奋斗懒怠于奋斗,沉迷于奋斗精神荒芜化的温床。
第二,信息理性乏力分化奋斗信念。社交媒体时代信息迭代更新加快,在传统信息真实的界域外存在着潜在的信息污染源,信息理性缺乏。同时,流量经济的利益化使得消费主义和娱乐化问题愈加突出,娱乐盈利生态下公共话语缺失了整体性、逻辑性和秩序性,表达转而去语境化、碎片化,对于农村青年来说不易自我掌控而受到迷惑,遗忘公共责任意识与时代使命担当。比如调侃经典的表情包、对奋斗精神的不屑等,为了赚取流量、热度,制造话题热度,使群体性的生存空虚附庸消费娱乐,陷入自我麻痹的同时找不到人生前进的动力,丧失生命斗志,模糊人生选择。娱乐盈利的生态下,部分农村青年裹挟着过度的欲望需求,想要尝试成为流量博主、网红大V,加速自我的物质化世俗化,使得奋斗的干劲、决心、信仰遭遇剧烈分化。
2.2 消极虚拟圈群弱化奋斗动力
首先,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叠加用户个体的有偏向,进而搭建“过滤气泡”,带来社交媒体平台的虚拟群集分层。农村青年数字安全意识不足、批判性思维欠缺,海量信息经过数字技术根据各个农村青年用户偏好综合计算以及标签化筛选出现在用户视野中,在面对信息的选择时,倾向于接受与群体观念趋同的部分。相同信息偏好、相似价值判断的农村青年用户在数字技术的助推下汇聚成一个个相似价值观念的群体,并在其中得到共鸣,进而固化个体观点思维。
其次,虚拟群集内部信息传播传递的“回音壁效应”加持“沉默的螺旋”机制作用,加剧虚拟群集内部观点极化的形成。社交媒体时代下,虚拟群体具有相似思维模式与群体属性的同时也有个人与群体存在差异的认知,对于相关信息理念等趋于一致而未完全一致,这种社交媒体中的虚拟群体具有差异化的认知取向。虚拟群体中的虚假信息、消极理念传递,社会情绪角度上个体意识被群体意识消解,达到心理趋同。在相互传染的群体共情下,农村青年易被消极群体牵着鼻子走,产生认知偏失并深陷其中。比如佛系、躺平心态的群体行为,对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培育产生负面效应,这种带有消极理念的虚拟群集弱化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
2.3 个体知行脱节僵化奋斗目标
客观因素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失真”现象,刺激农村青年的知行脱节现象的蔓延。强调观念的重要性,而忽略运用道德认识去解决问题,运用于现实生活,不能将奋斗精神深入到行动中去。农村青年的受教育过程中,理想信念的培育力度不强,造成奋斗精神素养的缺乏,对其认识和内化中缺乏深度,也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再受错误信息以及虚假信息在繁衍传播过程中的各方利益牵制、信息传播失真以及噪音污染等影响,衍生出的舆论谣言,甚嚣尘上,使得农村青年在外界的干扰下没有有效的抗惑力,轻易放弃奋斗目标。
主观因素上农村青年自身存在的不成熟导致认知与实践脱节。农村青年的年龄、心理以及经历在面对社交媒体时代纷纷扰扰的现象中缺乏有效的调控力,极易受到媒介环境以及虚拟平台群层的影响,从而在奋斗精神的正确取向上出现偏差,自生情感意志的不坚定使得农村青年的奋斗行为表现善变、无序的状态,间歇性努力、持续性闲散,影响农村青年知行合一。
3 社交媒体时代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困囿的破解
通过教育的主导作用,正确辨别多元思潮;以技术赋能,强化主流价值观念供给;以自身的主体作用,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破解社交媒体时代农村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困囿,坚定农村青年的奋斗信念,强化奋斗动力,提振奋斗目标。
3.1 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坚定奋斗信念
第一,在学校教育中做好科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引导,深化奋斗精神认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增强对社交媒体生态多元思潮的深入剖析,明辨其本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统领多元思潮,增强农村青年对错误思潮的辨别能力,在应对错误思潮中能够坚定立场。在农村教育平台上,根据身心发展特点与所处现实环境,课堂灌输与课堂外的体验式教学并进,培育对奋斗精神的认识理解;以校园文化涵养奋斗精神,围绕校史校情等追寻前人奋斗历程,感怀奋斗事迹,激发广大农村学生的奋斗热情。以特殊节日及纪念仪式为载体创新开展教育活动,显隐结合,培育农村青年奋斗精神。
第二,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以良好家风涵养奋斗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念引领,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以家庭成员的正确行为实践引导农村青年奋斗精神的养成,并渗透在日常生活各环节,以实例讲述、对比分析和事件价值观念引导等方式鼓励农村青年在实践中坚定目标,敢于奋斗。以互敬互爱、融洽和美的家庭生态奠定农村青年奋斗后方的坚定基础,以时代创新活力注入家风内涵赓续优秀传统并启迪当下,进而增强对农村青年奋斗精神的共鸣共情。
第三,在社会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整合优化社会相关教育资源,形成有效合力。通过榜样人物、先进事迹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强宣传引导,立体全位传播新时代伟大奋斗精神,激发奋斗精神活力,增强农村青年对伟大奋斗精神的意志动力。在农村基层平台中,充分利用乡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筑牢奋斗精神培育基础,广泛宣介伟大奋斗精神。同时积极开拓社会实践平台机制,推动校企、农企合作,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农村青年的奋斗共识。
3.2 发挥技术赋能作用,强化奋斗动力
第一,加强不良信息监管,增强主流价值观念供给。一方面,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社交媒体平台的文化产出、内容生产保驾护航,发挥社交媒体生态中的自律意识,加快平台安全技术保障的改革与创新,完善平台的数据安全监控,提升拦截、过滤有害信息的入侵能力。对社交媒体行业的不良风气要加强自身监管,自觉抵制,对行业内容产出质量加强审批,优化行业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奋斗精神社交媒体宣传教育,以先进理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社交媒体平台建设,将奋斗精神与数字技术有效衔接融合,以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奋斗精神内涵与价值。弥补农村基层文化需求的短板,促进社交媒体资源惠及农村青年群体,鼓励校企平台与农村基层对接,打造优质内容宣传平台,输出奋斗精神的优质意蕴,落实农村青年奋斗资源协调配置,推动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工作生机焕发。
第二,抓住关键少数,发展典型农村群体意见领袖。社交媒体生态下,虚拟圈群在高度自由、开放特点的掩饰下,话语权利的垄断也愈加凸显。所谓的“意见领袖”往往会在社交媒体生态下成为热点话题,引导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走向。培育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在相关领域要发展典型的意见领袖,抓住关键少数,积极调动具有科学理论基础、思辨思维能力、看待问题事件公平公正等意见领袖的能动性,对其进行数字化素养的培养,在社交媒体生态中能够渗透其中,有效引导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观念,并指导实践奋斗行为。
3.3 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提振奋斗目标
第一,提高实践自觉,勇于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5]新时代农村青年要把握机遇,勇于担当作为,拒绝不愿作为、不敢作为的情感倾向。广大农村青年应正确认识价值使命所在,要有真知真为,在知行合一中敢于而愿于担当。不驰空想、不鹜虚声,摒弃“躺平”“佛系”不当奋斗心态,倡行实干的奋斗精神,能够沉下心啃硬骨头,奋斗实干、敢于担当。自觉担负使命职责,要有自觉行动力,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科学理论知识的稳固基础、意志品性的后盾支撑力,树立担当精神,深入实际而洞察实情实况,落实担当,实现奋斗目标。
第二,深入实践,勇于攻坚克难。在实践中坚定奋斗目标,淬炼奋斗精神。将所学用于实践,锻炼实践能力。毛泽东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6]在现实实践中经历历练考验、勇于攻坚克难,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与胆识,才能突破危难,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将实践中的所思所学深化于行,不仅能思维也能作为;在为奋斗目标的实践过程中,缺乏能力,奋斗目标无法实现。在奋斗实践中,做好各阶段的准备安排,对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重点难点问题提前预设,有吃苦的本领,提高突破困难的能力。以不畏艰难的意志力,豁达应对艰苦环境,挑战重重困难,在攻坚克难中磨砺奋斗本领,感悟奋斗精神 价值。
农村青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生力军,破解社交媒体时代下农村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困囿,提振农村青年的奋斗精神和青春朝气,提升农村青年的个人精神品质,提高对多元思潮冲击的抵制力,树立更加理性开阔的人生视野,为正确奋斗价值观的确立形成有效推动力,有助于助燃国家奋进的活力,展现奋发向上的青春风貌,也为乡村振兴事业输入青春奋斗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