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认识研究
——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社会视角

2022-01-01王国斌张凯月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公共性五位一体民生

王国斌,张凯月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何为“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社会”是一个怎样的概念?阿瑟·布里坦提出:“社会是那类似乎意味着一切但又什么都不是的概念之一”,对社会概念解读不同就形成不同的社会视角,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历史观。以此为基础解读“社会”,那么自然是一个社会。人类历史是一个社会,甚至学校、家庭也是一个社会。本文是从社会视角解读民生认识的,是在“五位一体”概念意义上使用,宏观是指人民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微观是指人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解读民生视角是理解本文的关键,更是本文的研究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五位一体”社会视角论证改革开放以来民生认识来源的合法性,其本质在于论证社会视角与民生内容之间的关联。如前所述,民生研究的内容就是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国家强大,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种认识,民生本身就是治国理政的信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视角论证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这是与当下其他学者论证民生认识不同的创新点,可以整体把握民生认识的发展演变。

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相关认识厘定

如何以社会视角解读民生内容,掌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实践历程、基本内涵及自身来源进行相关的厘定。

(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的中国化

“五位一体”是马克思“三位一体”社会结构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社会结构依据中国实际国情的具体反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已经提出“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三部分,主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

其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是对马克思“三位一体”社会视角的继承。两者基础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这是马克思“三位一体”社会结构的基础。马克思关注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脱离其现实发展的人与现实世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社会结构理论的本质突破,不再过分强调经验,而是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现实的人是社会与自然结合的基础。马克思对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世界基本解释就是:不是经验决定生活,而是人决定实践基础。简言之,“五位一体”与“三位一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主旨在于实现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发展。

其二,“五位一体”社会视角是对马克思“三位一体”社会视角的发展。“五位一体”社会结构在马克思“三位一体”社会结构基础之上,进一步解读社会领域、生态领域,尤其是生态领域的提出,使得“五位一体”社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具体。此外,“五位一体”与马克思“三位一体”社会结构高度关注公共领域建设。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是关注现实世界的,而公共领域是现实世界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公共”这一概念,马克思并未进行详细解读,这是后期人类学者对其认识的创新演变。人类生活社会的实际发展中,社会整体发展的前提下,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注公共领域建设,关注公共领域下人民现实问题的解决。“五位一体”社会结构下,中国共产党对于公共领域的建设,要解决人类生活中的住房、医疗、养老、卫生、教育等问题,其中已经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根本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求。可见,“五位一体”社会结构是对马克思“三位一体”社会结构的合理性发展。

(二)“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的实践历程

其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的形成基础。邓小平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受外来认识的侵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凸显,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两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得以提出并付诸实施,其基本在于解决社会问题、稳定基本的发展秩序,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温饱型社会的基本构建以及国家自身的强大。

其二,“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形成的政治保障。江泽民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发展局势,对于国家发展战略不断调整规划。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更多的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基本关系。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可以说,“三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的基本形成,满足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整体进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保障了人民基本利益,提高了人民自身的素质,实现小康型社会的构建。

其三,“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形成的理论构建。20世纪末,人民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人们的生活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社会出现诸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公共领域的民生问题尤为明显。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把民生建设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实践落实,并提出“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重要命题,逐步形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和谐社会的基本构建,保障人民的整体利益,促进社会建设的整体进程。总体而言,在这一时期,人民开始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社会与民生的双向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实现国家自身综合国力的提升。

其四,“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的基本形成。随着社会整体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要求也在不地的提升。生态问题成为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现实阻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基本完善的关键点,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人民整体发展,保障了人民基本健康权益,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诉求以及社会发展的整体演变规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盼望,美好型、幸福型社会得以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得以继续发展。

简言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视角完善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生社会也在逐步完善。可以看出,温饱型、小康型、和谐型、幸福型民生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历史层次性,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对外政策的发展演变。此外,社会视角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概念意义上使用的,是与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创新社会治理相关联的动态认识研究,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自身执政规律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演变过程。

(三)“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下民生认识内涵的合理分析

第一,价值取向下的民生。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结构是关注现实的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的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的领导人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于民生问题的实际解决都要不同的价值思考,形成不同的民生价值取向,随着社会视角的不断完善,民生价值取向也在不断更新。邓小平提出民生问题的基本在于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此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的物质需求的基本得到满足是重点,这也是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为此政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性改善民生,提出“三步走”的基本战略,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需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后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社会视角得到完善,人民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小康社会的推进。此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基本的民生价值取向,这也是由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经济水平的改善为基本前提,为此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新三步走战略,综合性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在此基础之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此时的民生价值取向就是以人为本,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推进和谐社会的整体性进程,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基本完善,促进和谐社会的基本构建。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矛盾的改变,依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当前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的基本特点,提出社会民生价值取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幸福型、美好型社会的构建,坚持“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实现四个全面整体性推进,实现对民生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第二,公共性价值取向下的民生。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关注公共领域的建设,公共性价值取向下的民生问题。对于这个观点的解读就是合理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发展过程中公共领域现实问题,当然民生公共领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住房、医疗、养老、卫生、教育等实体性民生问题,这些公共性问题是直指民生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公共性民生问题在党的十七大以后论述更为明显。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一个公共性的民生问题,实现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通过高质量就业,帮助人民实现自身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追求,这是解决当下社会基本矛盾的突破点。十九大报告指出:“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5]简言之,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是推动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基础。此外,要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精准到位,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全面实现。面对日益老龄化的社会趋势,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利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对老龄化的精准部署,进而为全国统筹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对于民生建设的实际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要实现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奋斗目标,更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需求[6]。对于公共性价值取向的民生建设领域是多方面的,但其主旨在于实现中国人民的基本利益,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

(四)“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对各阶段民生认识的导向性作用

可以说,从“两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不断完善的实际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生社会经历了温饱型、发展型、和谐型、幸福型民生社会,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从“共同富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到“以人民为中心”。可见,社会视角的形成是依据当时的现实国情所形成的时代独有的民生认识,对于整体民生认识的演进具有现实导向性作用。伴随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的形成,回顾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民生认识,对认知各阶段的民生价值具有认识、建构的导向性作用。“两位一体下”,中国共产党最先解决的是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此提出“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三位一体”下,民生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实现人自身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人自身的整体进步;“四位一体”下,强调社会与民生的双向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五位一体”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际追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总体而言,以“五位一体”社会视角解读各阶段的民生认识,其主旨在于实现人民的利益,随着社会的完善,民生认识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

二、“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研究的创新解读

如前所述,“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对解读各阶段民生认识具有导向性作用。以“五位一体”社会视角解读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可以精准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的实践演变规律,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层次性,对新时代民生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两位一体”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初步解决人民的生存需求

20世纪80至90年代,受改革开放的现实影响,此时的社会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民生建设的基本问题在于解决人民基本的物质需要,吃得饱、穿得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的建设理论,推动社会建设的整体性发展。可以说,社会视角的初始形成对民生建设的阶段性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改革开放以前,受不良认识的引导,导致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急速下降。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为当时民生问题的实际建设给予正确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这是社会视角形成过程中的基础。可以说,在社会视角形成的基础阶段,经济方面的显著提升为其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的战略性转移,提升国家的整体性实力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简言之,在社会视角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目的是满足人民基本的物质需求,在其过程中为社会整体建设提供导向性的原则。

(二)“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升人民的发展理念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此时人民已经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社会视角进一步完善,要求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并把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民生建设的基本归宿及现实出发点。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加强人民自身的精神文化建设,满足人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这也是社会视角形成的精神支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指出,人类一切活动都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对此江泽民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这是社会视角形成过程中民生建设的价值体现。江泽民提出:“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在此时间段内,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民生建设的主流价值导向,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更应该强调人精神文化的现实满足,实现社会发展及民生事业的全面繁荣。

21世纪以来,社会视角逐步成型,更加强调社会的进步、民生的建设,关注民生的社会利益。胡锦涛提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论断,这是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其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与民生的双向发展。胡锦涛指出:“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推动建设和谐社会。”[8]此时“社会”已经作为重点进行突出建设,并与政治、经济、文化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建设格局。社会视角下建设的核心在于民生,解决同人民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旨在构建以民生建设为中心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民生建设的实际展开作出重要指南。可以说,此时的社会核心价值导向是以民生建设为主的和谐社会建设,这也是社会视角形成过程中的关键。

(三)“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稳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民生建设的基本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需求放在发展的第一位。随着“生态”价值理念、四个全面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相继提出,“五位一体”社会视角逐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发展理念,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视角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可以说,“五位一体”的社会视角是将其理论走向实践,指导人们对其自身加强认知,并在其实践过程中丰富社会视角的实际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也是在社会视角完善的过程中得以逐步形成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对民生建设提出的基本前提,只有贯彻这些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为民生建设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

总体而言,以“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进行创新解读,立足点就在于人民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脉络,可以清晰地掌握民生社会的发展阶段及演进历程,为当下开展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三、“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研究的价值及未来走向

新时代“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下民生建设的构架已经基本完成,但仍需进一步对其完善。当下社会视角下民生的主体建设,究其实质就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人民群众历史观的突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对社会发展各阶段民生认识、民生建设的解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社会民生建设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全社会的公共性民生。

(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研究的价值

以社会视角去解读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的现实突破,是对既往理论与实践崭新解读,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视角完善过程中民生认识解读的意义。简言之,解读社会视角下中国民生认识研究的意义,是对其认识演变的整体掌握。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历史观”的崭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以社会视角解读中国共产党民生领域的建设,是对马克思人民历史观的崭新突破,同时也是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需求。马克思人民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以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五位一体”社会视角的逐步完善,马克思人民历史观其内涵在不断更新中,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的现实状况,对马克思人民历史观的内涵不断丰富。马克思人民历史观是以人生存为基本条件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一种基本观点,其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10]简言之,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民生建设,社会视角的完善过程中,民生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是不断提升的,马克思人民历史观深刻阐述了社会的实际发展就是解决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视角的完善是对马克思人民历史观的一种崭新突破,马克思人民历史观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考人民群众发挥的重要作用,而社会视角下民生认识对其进行扩充完善,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其范围与角度相较于马克思人民历史观更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历史性。无论是邓小平时期的“两个文明建设”、江泽民时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时期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的“以人民为中心”,在“两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的社会进程中,社会视角是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人民历史观创新与发展的过程,推动着社会民生的整体性建设。

二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历史观”的现实突破。以社会视角去解读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现实突破,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忠诚之心是指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事业和利益,能无条件地奉献自己的一切[11]。“五位一体”社会视角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完善。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国内的社会发展局势,提出“两个文明”的民生建设认识,中国进入改善民生的初始阶段,重点强调人民的温饱问题及物质需求的基本满足。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强调人民的全面发展思维,着重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中国人民的整体面貌,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21世纪初期,社会视角已经初步形成,此时社会建设下民生建设是其重点,开创“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并逐步转向“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与民生的双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社会视角下民生问题的弊端日益显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等系列观点,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社会公共性民生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实体性建设。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发展的观点,使得社会视角的内容及内涵逐步丰富完善,在保民生、创管理中加强社会整体性建设,使得社会视角下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认识发展更加清晰、透亮。此外,完善党的领导是全面小康社会政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12],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认识体系更加健全。

(二)“五位一体”社会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研究的未来走向

随着社会视角的日益完善,其存在的有关民生建设的现实问题逐步显露,其中社会公共性问题具有鲜明代表性,包括住房、养老、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性民生难题。可以说,未来民生的发展趋势就是如何更彻底地解决现存的公共性难题、打造社会公共性民生建设领域。

人民生活无小事,公共性民生问题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公共性民生问题逐步成为社会进步与国家稳定的基础。因此,深化公共性民生意识至关重要,这也是从社会视角完善的角度对公共民生问题的侧面解读。加强对公共性民生意识培养,使得对现存的民生问题正确表达,对现存的公共性民生问题更好的加以解决。此外,加强人民的公共精神也显得格外重要。要有意识地引导人民对其现存的公共民生问题理性看待,对当下公共性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不可否认,公共理性的存在不是单人产生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另一方面,公共性民生意识的实体性培养,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民生利益的同时促进国家的综合性发展,使得社会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对社会视角的完善以及再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最终实现社会视角发展及完善的连贯性,这也是未来中国民生发展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公共性民生意识的现实培养对个人或者全体人民现实利益的维护具有保障。因此,加强对公共性民生意识的现实培养是未来民生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政府、社会及个人的公共性民生责任分担。在实现公共性民生意识的现实培养之后,要实现政府、社会及个人的公共性民生责任分担。当下社会民生建设过程中,这种制度或者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公共性民生责任分担本身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要,尤其是民生的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明显,实现多样化的公共责任共担是民生建设中,侧面推动社会建设的时代需求,更是社会进步的现实表现。新时代下,就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而言,未来民生建设实现责任共担也是公共性民生的突出表现。公共性民生问题的出现是政府责任主体向社会放权的结果,也是由于中国自身的政府体制及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此外,未来全球化进程的速度及融合的力度将大大增强,其民主化的进程将日益增速,对公共性民生责任分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多样性的公共性民生责任分担可以增强自身的行动能力,使得政府、社会可以增强自身的活动能力。此外,和谐型社会、幸福型社会、美好型的构建基础在于民生,而民生的实体构建过程中,实现责任分担的合作共治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未来公共性民生的发展趋势。简言之,合作共治与责任分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两者的根本目的是更好的服务民生,这是社会视角下民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

总体而言,以“五位一体”中社会的视角去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认识的发展演变,将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与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进行结合,同时对未来的民生发展趋势作出理性展望,这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民生实体建设的必然发展规律,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发展的基础在于民生,民生是社会实现再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社会视角的完善过程与民生的发展相互结合,以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分析,而不是单纯的借鉴西方理论,同时与多学科进行整合,客观把握民生发展实际,以期实现民生研究视角的整体性创新。

猜你喜欢

公共性五位一体民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