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末清初宁夏高僧润光及其《澡雪集》考略

2022-01-01田富军郭婉莹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僧禅师和尚

田富军,郭婉莹

(1.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2.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明清时期,宁夏佛教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些有名的高僧大德,有的是外来驻锡说法的,有的是本地披剃弘教的,润光禅师就是其中土生土长的宁夏人。关于润光,此前苦于地方旧志的记载太过简略,学界也多围绕这简单的记载展开研究,如仇王军的《清代宁夏高僧考述》。[1]近年来我们找到了润光禅师的《澡雪集》,可以借此梳理这位宁夏本地高僧的生平事迹,并对《澡雪集》进行考略,求教于方家。

一、润光的生平

润光(1611-1682),又称润光泽、润光老人,明末清初人。

《〔乾隆〕宁夏府志》卷十六《人物·仙释》将润光归在“皇清”,[2]《〔民国〕朔方道志》卷二二《人物志·释道》从其说(将润光误作“润先”)。[3]学界一般均据这两则史料将润光定为清代人。仇王军《清代宁夏高僧考述》虽把润光的生卒年写得很明确,却依然归在清代。据《澡雪集·自状》载:润光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时年七十有三”。[4]按顺治元年(1644)为清纪年始,则润光三十四岁前在明朝,后三十九岁在清朝,是典型的明末清初人。《〔乾隆〕宁夏府志》定其为“皇清”人,是修志之人偏爱本朝而已。

润光为宁夏府(今银川市兴庆区)人,俗姓陈,其父陈玉轩,母朱氏。一生波折坎坷。因“生来薄劣”(《澡雪集·自状》,以下凡引自《澡雪集》,均只列篇名),幼时被父母舍之太平寺,却“不乐习僧法”(《自状》)。“太平寺,在南熏门外东。”[5]旧址在今银川市兴庆区。十五岁还家,后与王氏成婚。十九岁后身体每况愈下。二十三岁时父亲去世,生活越发艰难。此后宁夏卫又接连遭遇“岁旱,连岁大旱”(《自状》)。当时的宁夏卫隶属于陕西,据《〔雍正〕陕西通志》记载:“崇祯六年,陕西大饥。七年秋,全省蝗大饥。十三年,陕西大旱,人相食,草木俱尽。”[6]润光二十九岁时,喜得一子。三十二岁时,母亲逝世,又恰逢“崇祯数十年兵燹”(《自状》),连年的旱灾与兵乱,致使润光贫困无以殓其母,加之清兵入关诏令让天下人剃发,时润光已有“淡漠之心”,只是“善根未熟,信力弗笃”(《自状》),还在观望迟疑,并未出家。

四十岁时,润光时常去海宝寺(位于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北郊)聆听广东和尚慧光禅师说法,开始信奉佛教。润光听闻苏州退翁和尚大阐禅道,便经常通过书信方式与其交流禅理。退翁和尚(1566—1636),名弘储,字继起,晚年自号退翁,又称灵岩和尚,南通州李氏子。[7]润光在说法的洗礼与书信的来往中对佛教愈加着迷,这为后来润光再次出家奠定了基础。

四十九岁时,二十岁的儿子夭亡,妻子王氏去世,润光悲痛欲绝,遂决意再次出家,到牛首山寺(位于今宁夏青铜峡市)披剃于广东和尚。广东和尚,名慧光,著有《泡影集》。从师期间,广东和尚主持马鞍山甘露寺(今宁夏灵武市),润光跟随服侍。甘露寺周边荒芜,“虽内地、异域仅隔一墙,且荒焦甚,山灵亦有薄福之处,水草不多见矣”(《自状》),润光依然从师在此苦修。广东和尚本为海宝塔寺高僧,在甘露寺圆寂后,润光将其神龛送回到海宝塔寺,其间和当时在宁夏的高僧斌雅和尚有过交集,二人“亦如水乳”,润光有诗句“塔涌书空笔,谁呈咄咄章”(《自状》)赞斌雅禅师。此后到贺兰山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山间之美景,赫连、元昊之遗迹,激发了这位禅师的诗兴,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篇。

此后因修建正觉台,润光“拮据辛苦,十载焦劳,遂成不治之病”(《自状》)。《〔乾隆〕宁夏府志》 卷六载:“正觉台,在南熏门外。”[8]旧址在今银川市兴庆区。住持正觉台期间,常年的辛苦,加之“色身羸瘦,缘力之不充耳”,故“未有上堂小参”,以诗歌尺牍作佛事。一些官员、居士、檀越、高僧及其弟子等常来拜访,润光有时与他们酬答唱和,有时对其开导劝解,有时对其训诫教导。其中有官员黎士弘,润光曾作“老檀越海内大方,其诗其文早明天下”(《赠黎副使女鬼曾檀越》)称赞其才华。黎士宏,字女鬼曾,福建长汀人,顺治十一年(1654)中举,曾调任宁夏道,喜欢与僧人来往。《〔乾隆〕瑞金县志》卷四载:“黎士宏,字女鬼曾,长汀人,陕西参政。与邑人杨长世、谢怡古、杨永植等,及僧来,若相友善,往来留寓,通游山水,题咏甚多。”[9]润光还时常帮助开导施主,如陈麟圆茂生。不仅劝其意识到“人情反覆为云雨,白首相知剑气寒”的尘世人情,还帮其体味到“千秋谁得谁复失,人世百年且未必”(《寄陈麟圆茂生》)的得失观。此外,润光对自己的弟子要求也十分严格。他时常训诫弟子要勤学真知,修身悟道,以“体圣贤言,尊佛祖教,毕竟实学真参”(《示徒》)为目标认真修行。

润光是有道高僧,不仅在当地百姓、居士中很有威信,也颇得广东和尚慧光禅师的大乘真传,与很多禅师、高僧广有交流,在宁夏及周边地区很有影响。他也深受佛门弟子崇敬,求其点化者众,其中洗心就是典型。香岩洗心水禅师(1654—?),法号洗心,人称洗心水禅师,俗姓刘,祖籍建康江宁(今江苏南京),后迁至宁夏,披剃于润光和尚,曾驻锡香岩寺,多受润光点拨。著有《洗心水禅师语录》二卷收入《大藏经》。[10]洗心披剃前后,润光对他进行了多次考验,让他拜别人为师,指出其尘缘未尽之处,甚至在洗心参悟不透时骂他:“汝等抛妻撇子出家,不干实事,来弄虚头。”[11]后又指点洗心到南方参学。洗心下长安,奔吴越,游古邠(今陕西彬县),在多处名山古刹驻锡说法,名声大噪,后返回宁夏,深受佛教界信众拥戴,成为一代高僧。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月,润光禅师卒于正觉台。《澡雪集·辞世偈》载,润光“于康熙壬戌年蒲月临终索笔书……书罢掷笔吉祥而逝。塔于正觉之后”。[12]《洗心水禅师语录·行实》中亦载:“有人报师翁圆寂于五月矣。”[13]

润光工诗文,著有《澡雪集》二卷。其中诗歌《和陈二猷游山》《游贺兰山绝句》等2首亦见于《〔乾隆〕宁夏府志》卷二一《艺文·诗》。

二、《澡雪集》的成书、题解与版本

(一)成书与题解

据陈闻道所作《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序》(以下简称“陈序”)载:润光是有道高僧,“究竟穷极,不存轨则,于是向日用酬答中,或行吟泽畔,或卧病床头,不觉成帙”。去世后,其弟子春台于康熙甲子(康熙二十三年,1684)秋抄拜访陈闻道并求序,“袖出册。曰:‘此先师《澡雪集》也,欲谋剞劂。’”[14]由此可见润光生前就已经注意收集平时所作,汇编成集,且名之曰《澡雪集》,圆寂后弟子略加整理,谋求刊刻。因此成书当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至二十三年(1684)间。

“澡雪”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洗涤使之清洁”。[15]《魏书·释老志》中载:“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16]《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之说。陈序也说:“若有获心者得澡雪,则作者、传者亦胜礼忏三年矣。”照水禅师在编刻《澡雪集》时称“师所著《澡雪集》无有一言一句不是发明向上”。陈序和照水所言,均是揭示润光此集阐发劝人向善之本意,故“澡雪”一词当是“洗涤教化”之意。

(二)版本

《澡雪集》有两个版本系统,一为二卷本,一为一卷本。

1.二卷本

照水在《澡雪集·辞世偈》中提及,润光“所著《藻雪集》……全集二卷行世,板存正觉”。《〔乾隆〕宁夏府志》卷十六载:“所刻有《澡雪集》。”[17]《〔民国〕朔方道志》卷二二因袭《〔乾隆〕宁夏府志》,内容同。[18]结合前述陈序中所述及春台携《澡雪集》求序一事,可以确定,润光所著《藻雪集》二卷,在照水于康熙庚辰(康熙三十九年,1700)收入嘉兴《大藏经》前就已剞劂行世,具体刊刻时间当以陈序所署时间康熙乙丑(康熙二十四年,1685)最为可信。今人朱允明撰《甘肃省乡土志》所载“《澡雪集》,润光老人撰”,当是录自宁夏旧志。[19]此外,遍查清以后的书目文献及各大图书馆馆藏目录,均未见载,更无论具体馆藏地,疑其已佚。

2.一卷本

在《澡雪集·辞世偈》中,照水言其将润光集子二卷“捐钵资,编刻《澡雪集》一卷,附入嘉兴楞严《大藏》并与法宝流通,以传不朽”。一卷本全称《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以下均简称“《澡雪集》”),署“香岩照水重编”。至于《澡雪集》一卷是润光所创作的二卷集子中的某一整卷,还是照水禅师根据二卷本选编而成,因史料欠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一卷本目录后所署有“康熙庚辰冬日,板存浙江嘉兴府楞严寺大藏经坊”,因此,此本刊刻完成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对于刊刻地点,杨玉良在其文《〈嘉兴藏〉整理记》中,通过对《嘉兴藏》牌记的真实记录总结出嘉兴大藏经不同时期的刊刻地点及其雕版时间。其中,从崇祯末年至清康熙四十六年,其刊刻地点为嘉兴楞严寺般若堂。[20]

《澡雪集》一卷本今通行的是故宫博物院藏《嘉兴藏》本(以下简称“故宫本”),藏于《嘉兴藏》“又续藏”42函中。方册线装,黄花缎书衣,黄绫包角,黄丝线穿订,褐黄绫书签,黄地彩锦函套。[21]四周双边,外粗里细,白口,半页10行,行20字。书口上方镌刻“支那撰述”,正文版心上镌书名“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目录与卷数,下刻页码;前面序文的版心为“序与页码”。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为陈序,共2页,每半页8行,行16字。其次是“目录”,共1页。接着是该书的正文部分,共26页,每半页10行,行20字。首页上题“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卷一”,下署“香严照水重编”。具体内容为《七言古》《七言律》《五言律》《七言绝》《口皷子歌》《示徒》《书问》《杂著》《广东和尚泡影集序》《自状》。最后是一篇简短的《辞世偈》,落款为“照水谨述”。2004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禅宗全书》第72册与2008年民族出版社《嘉兴藏》都是全文影印故宫本《澡雪集》。

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嘉兴藏》本《澡雪集》(以下简称“台湾本”),与故宫博物院藏本相比,除书口未镌刻“支那撰述”等字样之外,其余版式内容皆相同。《明版嘉兴大藏经》全文影印此本。

另据《中国古籍总目·子部》载,《径山藏》中收录“《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一卷, 清释□泽撰,明万历十七年至清乾隆间刻”。[22]《径山藏》即《嘉兴藏》,只是《中国古籍总目》所注馆藏地为“故宫、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北京法源寺(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青海、南京、苏州西园寺、浙江、辽宁、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台湾”,比较含混,并未言明版本区别。[23]此外,《嘉兴藏》还流传到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舶载书目》中“又续藏”第40函收录“《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一本一卷”。[24]因条件所限,上述馆藏笔者未能一一目验,无法确定版本差异。但各馆所藏当不出故宫本和台湾本两种类型。

三、《澡雪集》的内容

传世《澡雪集》一卷,共存诗文50首(篇),其中诗38首,文12篇,均为润光第二次皈依佛门后创作。

(一)诗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将表述分为“在交往功能中的表述”与“在孤独的心灵生活中的表述”两类,表述的对象为向外的他人及其对内的自我。《澡雪集》所收诗歌就包括这两类。

1.交往中的诗歌

当言谈者怀着要“对某物做出自己的表述”这个目的而发出一组声音(或写下一些文字符号等等)的时候,换言之,只有当他在某些心理行为中赋予这组声音以一个他想告知于听者的意义时,被发出的这组声音才成为被说出的话语,成为告知的话语。这种有目的的表达称之为“传诉”。[25]交往中的诗歌就具有此功能。《澡雪集》中此类诗歌以赠友诗、唱和诗与祝寿诗为主。

★问:扎克伯格初期是怎么保护Facebook的最初创意?为什么Facebook上线后没被其他大公司抄走?

润光再次入佛门后,交友十分广泛,并且不会看重其人的社会地位。他的朋友,上至官僚士绅,如叶司理、黎副使等。下至普通居士,如陈麟圆、陈二猷、秋山大士与彻光大士等,还有一些同门中人,如淡汉大师、方融禅师等。润光所写的赠友诗中,有的表现出了想念之情,“行行写出相思句,万语千言不是多”(《寄陈麟圆茂生》);有的赞扬友人的品质,“喝下浑忘骄贵客,坐中弗计妒贤僧”(《赠黎副使愧曾檀越》);有的体现了他的世界观,“门前朱履情深浅,世外白头念短长”(《赠叶司理》);有的寄寓了他对友人的劝诫,“梁上无蛇疑影病,镜中有客怖头狂”(《寄秋山大士》)。此外,润光还时常与友人唱和。其中《和吴乾中侍御》内容十分丰富。不禁感叹了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明朝今日却成新,今日明朝又是故。故故新新尽白头,逝者如斯寐如寤”;还感叹人生如过眼烟云:“古今成败车马尘,飞作游人眼中雾”;强调了人生在世,要像季布一样“一诺千金”,做事情要像冯谖一样“狡兔三窟”;最后还发出“岂不道蜀道难于上青天,疲马先之胜学步”的感叹。《澡雪集》中也有多篇祝寿诗,有对友人表达“君子千里道同风,邂逅神交足千古”(《寿熊协台》)的相见恨晚,也有感叹“甲子千千亿小年,刹那海水变桑田”(《寿熊协台》)的世事变化无常,还有的蕴含佛理:“诣造劫前终有漏,法空合下总无缘”(《七日寿方融和尚是日立秋》)。

2.孤独的心灵生活中的诗歌

在孤独的话语中,我们并不需要真实的词语,只需要表象就够了。这里存在着的不是被想象的语词声音或者被想象的印刷文字,而是对这些声音或文字的想象表象。《澡雪集》中此类诗歌往往是润光孤独心灵生活的抒发。

润光曾在牛首山、马鞍山中久居,《山居》生活清苦但恬静幽然。有“一种老僧忙不彻,采来荷叶补衣裳”的贫寒,有“幽禽穿乱竹,冷月伴空山”的凄冷,也有“携篮扶杖拂烟行”的清苦。但润光总会苦中作乐,欣赏大自然的优美风光。走在山间小路上,他闻着幽兰的清芬,听着“好鸟声娇似远迎”,看着“鹿豕机化碧溪间”,为孤独的心灵增添一分色彩。幽居山中久了,“于此日复日,自然闲又闲”的闲适生活时间长了,感叹时光“悠悠又一年,眼看春已暮”,虚度时光,难免内心不安。

将广东和尚灵位送回海宝寺后,润光再无所挂碍,“随入贺兰,层峦瀑布,雪浪松涛,与夫赫连、元昊断碣残碑,不识名字之花鸟晤对”,(《自状》)将平静孤寂的心灵寄寓在诗歌之中。他描绘贺兰山的峰危崖险,“巅危峰欲堕,崖险水如推”(《山居》);惊叹于它的山石耸立,“浮云似水流将去,怪石如人立起来”(《游贺兰山》);感慨此山的道路险峻,“削就悬崖如翼开,唯余一径滑苍苔”(《再过蕴空山房》);也欣赏“满地珍珠无人拾,入地谁知百尺深”(《观瀑》)的飞瀑的壮观景象。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山水的描绘,都是润光泽内心枯寂的体现。

在正觉台期间,润光禅师辛苦操劳,体弱多病,年事已高,对人生的苦难,对生死的理解,对禅理的参悟,都寄寓诗歌之中。对于连年征战和灾难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他感同身受,却也看得开了,“秋千喧粉黛,荆棘隐麒麟。野哭闻郊外,悠悠常睡人”,阴阳相隔,生死轮回,依然要看到“远岫山光媚,平原草色新”(《清明》),劝诫教导色彩浓厚。他强调世人要至诚至孝,如“因果分明勿强为,戒之题目首云孝”“末法时代要至诚,格物格天真克肖”(《口皷子歌》)。对于佛法,这位禅师强调要加强自身的静悟,如“什么禅,什么教,心地法门戒热闹”(《口皷子歌》),只有在行为上“远离尘缘愦闹”,方可在思想上“解脱枷锁千条”(《示寂担》)。以诗参悟,既是对他人的渡劫,也是自身内心解脱的方式。

(二)文

警示训诫文有《示徒》2篇,是润光禅师写给自己弟子的。《示徒》第一篇开篇即点出“圣道式微,禅宗末法”,紧接着交代了“人心日增,世运渐减,所以灾异频兴,兵荒不息”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润光认为其弟子应该学习真知识,不做“两眼瞎汉”,“双耳聋人”。因此,作者给出了“要参真正知识,莫选矮子将军学语学言、系金绳之鹦鹉作腔作态”等警示劝诫性的建议。在第二篇里,作者告诫自己的弟子“休图门庭热闹,随缘淡饭粗茶”,既然一朝为僧侣,一定要严守自己的准则,万万不可将就。此两篇文章表现出作者对其门下弟子寄寓深厚的希望,希望他们坚守本心,学习真知,不会被世俗所迷惑。

书信文有《书问》6篇。其主要内容大体上分为三种。邀请友人相聚以及表现自己对文学聚会的向往等。《赠黎副使媿曾》《与叶司理》这2篇是润光借书信以传达感激之情。如《赠黎副使媿曾》中“以名天下大笔头赐一转语,来为我荒台辉天鉴地”,是润光对黎媿曾副使为本寺题词表示感谢。《与叶司理》中“其所赐碑翰对联,已刻石刊木于亭于柱。至今奕奕乎,辉天鉴地也”,则是润光对叶司理所赐碑翰对联表示感激。《与提督陈檀越》《寄省之大师》这2篇则表现出了润光希望友人能到此一聚的意愿。《与枣园众文学》《为保文学圣吾》则寄寓了润光渴望参与文学聚会,与众君共赏山川美景,作不羁奇句的愿望。

杂著有2篇。其内容主要是润光禅师的感悟,蕴含禅道。“氤氲一年一年,开开落落生叶,人生大抵如斯”(《乱谈》),体现了“一切皆流,无物永驻”的佛家思想。“流水不腐,天地旋而愈出;户枢不坏,日月转而愈明”(《十月朔十日口占续乱谈示众》)则表现了佛家哲理。

《广东和尚泡影集序》是润光禅师为广东和尚《泡影集》所作的序文,《自状》是润光对自己的生平事迹做的简要叙述。

润光的诗文有较高的艺术特色。一是善用顶针手法。二是善用夸张,写雪景是“谁撒珍珠万亿斛,沟壑平盈千峰秃。丛林变作白珊瑚,老僧暴富卧银屋”(《吟雪》),相比较而言,李白咏雪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朱木栴笔下是“北风吹沙天际吼,雪花纷纷大如手。青山顷刻头尽白,平地须臾盈尺厚”(《贺兰大雪》),李、朱二人的夸张主要注重外在形象的夸大,润光不仅在外形上具备了夸大的美感,而且更有了“老僧暴富卧银屋”的情趣。三是语言雅俗共赏,在阐释佛法的时候,有时引佛门典故,有时用历史事件;为了达到效果,既用“风前剪烛”“日里挑灯”(《示徒》其二)等书面雅词形象比喻,也用“好梦只做一遭,美酒勿思千日”(《示徒》其二)等通俗语言引导,有时甚至用“谁不屙屎谁不溺”(《口皷子歌》)等顺口溜式的大俗话来说明。

四、《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的价值

《澡雪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一,是研究润光禅师最直接的史料。《〔乾隆〕宁夏府志》《〔民国〕朔方道志》等地方志书对宁夏高僧润光禅师的记载十分简略,《澡雪集·自状》详细地记载了润光的生平事迹,且为本人所写,内容最为可信。其二,是研究宁夏佛教发展的重要史料。宁夏地处河西走廊,是中外交通要道,佛教的传入一般认为早于中原地区。宁夏佛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发展,到西夏时达到鼎盛,此后历代宁夏佛教皆有所发展。宁夏佛教历史悠久,宁夏地方志对佛教发展的历史却记载简略。通过《澡雪集》和润光的生平交游,我们可以看到明末清初宁夏佛教界以及与宁夏佛教界有关联的很多高僧大德的情况:斌雅禅师、宁夏灵芝禅师、广东和尚(慧光禅师)、浙江杭州的退翁和尚、陕西的方融禅师、林我和尚、洗心水禅师、照水和尚等,这些人物以及他们和周边、全国佛教界人士的交流,都对宁夏佛教界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宁夏佛教的发展与传扬。对于了解当时宁夏佛教人士与信众、佛教总体情况也很有价值。其三,为研究清代宁夏高僧诗文创作提供史料。明代,宁夏高僧比较著名和史料有记载的是释净明,他和庆靖王朱木旃等多有唱和,写景诗独具一格,传世18首写景诗。此后宁夏僧人作文写诗者寥寥,直到明末,我们通过《澡雪集》可以更多地了解斌雅禅师善诗长文,了解广东和尚的《泡影集》的基本情况,了解香岩洗心水禅师的创作情况和心路历程,更了解了照水在编刻宁夏高僧语录和别集的艰难和成就。可以说,《澡雪集》是串联这些佛教界人士诗文创作情况的珠串。

《澡雪集》丰富了宁夏人物著述的文库。明清时期,宁夏地处边疆,系九边重镇之一,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存状况尚且艰难,何况人物著述。据笔者统计,在明清两朝543年的历史中,宁夏人独撰的诗文别集和编修的各类诗文集凡74种,传世只有20种,今增加润光泽诗文集1种,无疑意义很大。集子中收录各体诗歌和文50首(篇),丰富了明清时期宁夏人物著述的内容,具有重要价值。

《澡雪集》还具有一定的校勘价值。如《广东和尚泡影集序》一文可用于慧光禅师《泡影集》序文的校勘,集子中的相关内容可作为《嘉兴藏·香岩洗心水禅师语录》的校勘参考。

猜你喜欢

高僧禅师和尚
三个和尚有水吃
小和尚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心中的镜子
丝绸之路上的两位高僧
小和尚的烦恼
唤醒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