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文言文课例分析
——以特级教师李仁甫《渔父》课堂教学为例

2022-01-0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渔父沧浪屈原

陈 冬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课程标准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学生要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这就要求其不仅能够“梳理”“把握”文言词义等知识,更要求他们能用已有的文言知识技能自主阅读未知的文言内容,自主迁移,学以致用。

1 迁移理论的相关概念

“迁移”通常被定义为:从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它学习的影响。从迁移的性质和效果看,有正、负迁移之分;从迁移发生的方向看,则有顺向、逆向迁移;从迁移的内容看,有认知、技能和情感态度迁移三种类型;从前后学习难易的异同来看,则有横向、纵向迁移之分。文言文迁移能力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将已有的文言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应用到新的文言文学习情境中,从而正确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的一种素养导向的能力。

2 基于迁移理论的《渔父》课堂教学分析

深度学习强调“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因而笔者在与李老师交谈时着重向其请教了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在薛法根的“板块教学”基础上,创造性生成了“板块式教案”。这种教案中,有n个板块(3~5个),教师备课时根据学情、文本及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n个“弹性预设”(围绕课文“主问题”弹性生成可能性方案),然后将这些“预设好的板块”进行“打包”,学生一问,教师就打开相应的“包裹”进行师生探讨。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及策略等在一个个“包裹”被打开的过程中,形成互联聚焦。结合迁移理论和李仁甫老师的“生成式”教学理念,笔者将李老师的板块式“包裹”一一打开,供大家进一步分析学习。

2.1 基础知识包(“朗读囊”+“抽查囊”)

该包裹中,李老师预放了两只内囊:朗读囊、抽查囊。通过学生个别朗读、全班齐读,“朗读囊”得以开启。通过多形式朗读,李老师初步检验了学生的顺向迁移能力:用先前所学的文言知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开“抽查囊”前,李老师出示了“课前自学要求”:(1)关于屈原、楚辞的常识(简单回忆已学的知识)。(2)结合注释理解全文,着重弄懂注释里涉及的字词。(3)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接着“抽查囊”中的A、B、C三组抽查知识一一展现开来,每组涉及文言常识、词义、句式、用法等相关知识。

A组:1.《渔父》出自哪部作品?2.解释加横线字词:渔父();颜色()憔悴;鼓()枻而去;是以见()放

B组:1.屈原的代表作是?2.解释加横线字词:屈原既()放;形容()枯槁;子非三闾大夫与();莞尔()而笑

C组:1.《楚辞》的创作风格是?2.解释加横线字词:何故至于()斯;举()世皆浊;深思高举();可以濯吾缨()

A组中,李老师引导学生逆向迁移,联系已学课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鼓”的词义和用法。此外,A、B、C三组中均涉及古今异义词,在与现代汉语词汇的比较分析中,深化对某词的意义或用法认知,培养了学生的纵向迁移能力。

2.2 超级辩论包

结合“课前自学要求”:(3)想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李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和解答。在此过程中,老师强调可以“不问顺序,针对自己的疑惑点任意提出问题”。学生们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和看法:

生1:屈原和渔父是矛盾的统一体。

师:能不能精炼一下这个问题?可以不按顺序提问,也可做出解答。注意倾听,课堂上言说与倾听也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生1:我想问屈原和渔父是不是屈原内心两个矛盾的斗争。

师:非常好的问题!继续提问。

生2:这篇课文类似于《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

师:你这个既是问题也是回答。《赤壁赋》有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英雄所见略同。(看到其他同学举手)你也是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先放在这儿。还有其他问题吗?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提。

生3:读完“沧浪歌”,我想知道在屈原和渔父的辩论中,谁最终取得了胜利?

师:(笑)想找出“最佳辩手”。

生4:渔父的话就是屈原内心的话。沧浪之水好比世俗。

师:你试图解答上一个同学的疑问了。沧浪之水好比世俗。

生4:世俗清明时,对渔父有影响;世俗浑浊时,“可以濯吾足”对渔父是不是也有影响?

师:社会清明和社会黑暗时,对渔父有什么影响?继续提问,也可以做出解答。

生5:我想问什么是醉,什么是醒,什么是“清”,什么是“浊”?渔父住在汉水上,依靠汉水而生;而屈原是活在自己的理想中的,是不是可以认为屈原才是真正醉的人,而世人才是清醒的。

师:你认为屈原是沉醉的,而世人是清醒的。倒过来理解了。还有没有问题?不谈顺序,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拿来解决。

生6:关于两人的辩论谁胜谁负,由屈原的下场:自投汨罗江而死,可以看出屈原要坚守本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师:你认为谁是最佳辩手?

生6:屈原。两者说法都没错。屈原十分纯粹,坚守本心;渔父,他能根据世俗适当改变自己。

师:你的发言很精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你发现他们的对话中反映了二人不同的思想。同学们,我们把他们的思想理一理。大家写关键词。(请个别同学板书)

同学们提出并解答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李老师没有急着回答,多是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进行“追问”、给予一定的肯定或质疑,形成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进而调动学生的认知结构迁移能力;最后通过“关键词”的书写,达成认知的迁移和整合。可以说,这是为“主问题”的展开蓄势,也为后面“重点句子包”的打开作了充分的铺垫。

2.3 重点句子包(内囊一+内囊二)

内囊一:写屈原关键词会涉及的句子。

(1)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教学流程:①学生朗读。②教师提问“是以见放”的句式,并引出学生以往学过的句子:徒见欺;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见”为标志)。再引出本文中其他含有被动的句式:自令放为;圣人不凝滞于物。③教师点出本句的语言形式:整句;句子内部含有对比、比喻修辞。(这段设计内含罗耶的认知结构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先前的经验通过影响认知结构,产生迁移。学生对一些关键字的识记,会直接影响他们认知结构的迁移,教师适当调用这一迁移,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迁移体系的不断建构。)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教学流程:教师追问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段设计内含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产生式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当两种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移就会发生。学生对以往所学过的“定语后置句”的进行知识与技能迁移,就能很快认识到新学的句子中含有相同的句式规则,进而形成产生式迁移。)

(3)遂去,不复与言。教学流程:这句话的主语是谁?(学生有说是屈原,有说是渔父)教师引导:前面“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渔父已经离开;因而这句话的主语是屈原。(这段设计内含元认知迁移理论。该理论强调帮助学生监控、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没有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学生,只是将课文中的语言证据呈现给学生,由他们自己对自身的认知进行深层次的监控、反省。)

内囊二:写渔父关键词会涉及的句子。

(1)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2)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①教学流程:教师引导一学生边敲击桌子,边唱出“沧浪歌”,其他学生欣赏。引出遗世独立、超凡脱俗、悠闲自得的渔父形象。(这段设计内含罗耶的认知结构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先前的经验通过影响认知结构,产生迁移;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也得以迁移。学生调用以往的知识和技能来吟诵新的文本,自身的情感态度会在全身心的吟诵过程中得以升华,进而得到实质性的迁移。)

②教学流程:文字游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缨。缨:暗指做官;足:暗指平民百姓。

③追问: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扬其波。是否可行?并引出此举会加重社会的黑暗,渔父不愿这么做。渔父其实是试探性地反问屈原,他能理解屈原的以死明志(板书:舍—以死明志),渔父的本性也是好的,他在以隐守志(板书:隐—以隐守志)。他们都是高洁之人。(板书:洁)(两段教学设计均含元认知迁移理论。学习者能选择自身已获得的技能,恰当将其应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并时刻监察调试,就实现了迁移。教师有意调换“缨”和“足”以及“扬其波”和“歠其醨”的位置,意在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对自己认知的监察与调试,从而更深刻地实现学习策略的迁移。)

3 小结

新课改强调“为迁移而教”。李老师的文言文教学不仅限于学生知识层面的识记与迁移,更着重引导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即“学以致用”。从“为迁移而教”到“学以致用”,教师需要通过迁移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系统化,引导学生形成高度建构性的学习体系。随着这一体系的不断构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会在迁移中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渔父沧浪屈原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端午思屈原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沧浪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均州:沧浪之上,沧浪之下
只见沧浪不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