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公共场所体外自动除颤仪AED配置现状及市民认知度分析

2021-12-31崔凡覃旭梅韦俞伽

科技资讯 2021年29期
关键词:认知度急救

崔凡 覃旭梅 韦俞伽

摘要:目的 了解南宁市AED配置现状和市民对AED认知情况以及相关人员对公共场所配置AED的态度和看法。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SPSS软件分析。结果 实证调查发现南宁市配置AED数量太少;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8.35%听说且了解过AED;能答对AED使用情况、使用者、操作方法、心率分析时应采取的措施和电极片粘贴位置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2.89%、36.60%、27.32%、22.42%和32.22%;72.17%市民愿意使用AED救助患者。结论 南宁市市民对AED使用认知度较低、公共场所AED配置水平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相应措施要积极推广普及AED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对AED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度,此外,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AED配置计划中来,提高AED配置水平,构建完善的心脏骤停急救体系。

关键词:AED  公共场所配置   急救  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TH789;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0(b)-0000-00

Current Situation of AED Configuration in Public Places

in Nanning and Public Awareness Analysis

CUI Fan  QIN Xumei   WEI Yujia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Guangxi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530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AED allocation in Nanning City, the residents' cognition of AED, and the attitude and views of relevant personnel on the allocation of AED in public places. Methods Literature research, empirical surve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ere used. Results An AED was found in Nanning east railway station, but no AED was found in other places; Only 28.35% of the respondents had heard of and understood AED. Conclusion Nanning residents' awareness of the use of AED is low, the level of AED allocation in public places is low,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and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AED related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residents' awareness of AED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Key Words:AED; Public place configuration; Emergency treatment; Awareness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发,人们对公共场所的急救医疗需求增加, 2020年09月25日,北京地铁站时隔一年再次发生猝死事件,而当时车站内没有AED急救设备,在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的同时也让人思考:这些悲剧的发生,是院前心脏骤停救治本身无计可施还是急救设备的配置缺失?

院前心脏骤停是指在院外突然发生的心脏泵血功能停止,医学上又称猝死,而心室纤维颤动是导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1]。临床研究证明,公共场所是心脏骤停高发地点,主要集中在机场、大型商场、运动场所,车站等[2],患者往往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急救而死亡。目前,心脏骤停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在2015年有35万多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入院生存率为10.6%[3],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在我国每年发生心脏骤停约有54多万人,其中70%~80%发生在医院以外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低于1%[4]。而电除颤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突发心脏骤停后的前5min内为最佳抢救时间,该时间段内进行除颤,患者生存率约为60%,如果在10 min后才进行除颤,患者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性[5],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以下简称AED)是允许非专业人员使用的,能对患者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及时进行除颤,使心律恢复的一种急救设备[6],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公共场所配备AED急救设备能使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因此,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调查发现有48.57%受访者表示在自己能正确使用AED进行急救时,也不愿意救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被追究责任(70.59%),因此要加强急救法律体系的建设,出台急救免责法,消除公众“怕担责”的顾虑,让法律保护人民的善心[7-8]。虽然AED被稱为“傻瓜相机”,它只需按语音提示操作,无需培训亦可使用,但如果使用者对它一无所知,就有可能影响它的使用效果。

南宁市总面积22 112 km2,2019年末,南宁市市区面积9 947 km2,常住人口有734.48万人,市区人口397.7万人[9-10],在南宁市每年有约3 500人发生心脏骤停,而公共场所AED配置基本空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在心脏骤停高发地点配备AED等急救设备,并完善相关配置标准。”这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有利于提高市民对急救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市民急救意识,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提高抢救成功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 对象

该研究依据样本量须为问卷条目(23)数 10 倍的 Kendall 准则,并考虑到失访和拒答的情况,增加15%的样本数,初步拟调查 400 名南宁市民、急救医务人员、公共场所机构管理人员等,其中现场纸质问卷调查132份,另一部分采用网络电子问卷调查265份。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该文调查通过设计《南宁市市民AED使用认知情况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南宁市市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纸质问卷形式和电子问卷形式向市民发放问卷,为保证问卷质量,收集问卷时采取实时后台质量控制,相同的 IP 地址只能作答 1 次;问卷不涉及姓名等个人隐私信息,且避免使用敏感性语言;问卷全部填写完毕方可提交,以保证数据完整性;在问卷填写中,小于 3 min 的填答时间就可判断答题人没有认真阅读问卷,视为无效问卷而舍弃,该次调查最终共发放问卷397份,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97.73%,整个调查Cronbach α 系数为0.792,样本结果较为真实可靠。

1.2.2  调查问卷

了解市民对AED的认知现状,电子问卷通过“问卷星”形成问卷链接,推送到南宁市民的體育健身微信群、购物微信群,以及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相关工作微信群。问卷有三部分内容:第一,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医学教育背景或就业背景等;第二,主要内容为AED的相关知识,包括AED用途、使用者、操作方法和电极片粘贴位置、获得AED相关知识途径和AED配置地点等;第三,是对AED学习和使用的态度和行为,主要包括对公共场所配备AED态度、学习AED相关知识的意愿、公众使用AED意愿和接受过培训后救人意愿等。

1.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数据库进行问卷数据的录入,使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南宁市市民认知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使用χ2检验探讨影响市民对AED认知的因素。

2 南宁市公共场所AED配置状况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通过观察和询问工作人员、市民,在南宁东站的二楼候车厅的服务台处看到一台AED,从工作人员处得知另有一台AED被收起来了,相关工作人员已参加培训,但在笔者发现AED前,询问的两位工作人员均称“不清楚给设备安装的位置” “没听说过该设备”;在南宁站,笔者咨询了两位工作人员,均称“不认识该设备” “在火车站未见过该设备”。此次调查结果提示南宁市AED配置水平较低,工作人员对AED的认知度较低。

3市民AED急救认知度调查

3.1调查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

此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35.82%、62.18%;年龄分布占比为:18岁以下为3.61%,18~35岁为78.61%,36~60岁为17.01%,60岁以上为0.77%;农村户籍人口占比65.72%,城镇户籍人口占比34.28%;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为4.12%,高中、中专为11.34%,本科、大专为79.90%,研究生及以上为4.64%,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市民有42.27%,不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市民有57.73%。

3.2南宁市市民对AED认知结果分析

3.2.1市民对AED的了解程度

调查发现,南宁市市民对AED的了解程度中选择听说且了解过的有110人(28.35%),听说且没了解过的有127人(32.73%),刚知道的有75人(19.33%),完全没听说过有76人(19.59%),可知71.60%市民没有了解过AED,提示市民对AED认知度低。

3.2.2南宁市市民对AED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

调查发现388名市民中有244人(62.89%)知道AED是用于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答对AED使用者的有142人(36.60%);答对AED操作步骤的106人(27.32%);答对在心率分析时正确做法的有87人(22.42%),答对电极片粘贴位置的有125人(32.22%),除AED的使用范围答对率达到60.00%以上,其余四题答对率均未超过50.00%,由此可见南宁市市民对AED相关知识认知度偏低。

3.2.3南宁市市民对“好人法”的了解情况

在调查中的388名市民中,在此次问卷调查前就了解“好人法”的有89人(22.94%),299 人(77.06%)表示在填写问卷时才知道此条法律,提示市民对救助法律的认知低,侧面也反映出南宁市市民对AED认知度低,

3.2.4南宁市市民对普及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和AED使用方法的态度

调查发现,市民认为非常有必要普及心脏骤停急救知识和AED使用方法培训的有264人(68.04%),认为有必要普及的有107人(27.58%),认为无所谓的有10人(2.56%),认为没必要的有7人(1.80%),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市民认为普及心脏骤停相关知识以及培训AED使用方法是有必要的。

3.2.5南宁市市民使用AED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有280人(72.17%)愿意使用AED设备救治患者,有7人(1.80%)不愿意使用AED救治患者,有101人(26.03%)表示要视情况而定。在选择不愿意和视情况而定的108人中,选择担心自己操作不到位,无法对病人有效治疗有74人(68.51%),选择担心操作故障导致其他突发状况有48人(44.44%),选择救人有风险,担心自己承担责任有40人(37.03%),选择观望心理,别人不上前,自己也不上有16人(14.81%),选择无法判断该患者是否适用该仪器有56人(51.85%),选择其他有24人(22.22%)。

3.2.6南宁市市民使用AED救治患者意愿单因素分析

通过χ2检验,性别、年龄和是否知道急救“好人法”在是否愿意使用AED救治患者上无显著差异(P>0.05),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和是否具有医学教育或就业背景在使用AED救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1。

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市民使用AED救治患者意愿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可得,初中及以下组和本科、大专组的市民和高中、中专组与研究生以上组的市民以及本科、大专组和研究生以上组的市民在使用AED救治患者意愿上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4 讨论

调查发现南宁市在公共场所配置存在严重不足,在笔者走访的多个公共场所中只在火车站南宁东站发现一台AED设备,在地铁、商场均未发现AED,据南国晚报报道,南宁吴圩机场于2020年11月26日配置了5台AED。目前南宁市AED配置不足50台,按照国际标准每10万人配置300台AED的原则,南宁市AED配置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8.35%的市民听说且了解过AED,有32.73%的市民听说过AED但没在意的,有19.33%的市民表示才知道AED,尚有19.59%的市民表示完全没有听说过AED;从市民对AED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来看,仅有36.60%的市民知道AED的使用者,仅有27.32%的市民知道AED的操作方法,仅有22.42%的市民知道AED分析心率时正确的做法,仅有32.22%的市民知道AED电极片粘贴位置,但是有62.89%的市民知道AED的使用情形;在走访公共场所时,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均表示未听说过AED,表示市民没有深入了解AED,对AED的认知还是停留在“AED名称”,对AED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还有待深入了解。

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AED的管理方法和配置标准,公共场所AED设备投放布局标准在拟起草中,一些省市出台了当地的AED管理和配置要求,在2020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促进条例》明确提出:鼓励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ED;在关于救助人保护方面,我国也没有专门针对AED制定相关条例,适用的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84条明确规定,紧急情况使用AED的救助者将受到法律保护,但是没有对急救者和施救者两者权责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在调查中发现,市民不愿意或视情况而定使用AED救助患者中有37.03%表示害怕承担责任,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11]。

综上所述,为提高市民对AED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一方面需要加大AED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多途径向大众普及AED基础急救知识,如在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显眼的地方和车载电视进行播放宣传;此外,需要重视AED急救操作的实践性,通过加强培训以保证市民会使用AED设备。相关培训工作应由政府牵头,红十字会、急救中心为主要负责部门,联合医疗机构等培训机构,共同承担AED急救知识的培训,同时建议将AED等急救知识列入教育中,在学生入学时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

可参照已出台的《杭州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制定与南宁市当地情况相符合的AED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政府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设备中的责任、配置场所选址、配置标准、后期管理和维护以及培训和宣传等方面的内容,建议地铁等交通场所和运动场所强制要求安装一定数量的AED设备,鼓励其他公共场所安装AED;同时也要完善“好人法”,消除公众使用AED的后顾之忧,目前我国正在拟草《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救助行为,保障施救者和被救治者的切身利益,形成公众自救互救的良好社会风气,为使用AED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鹏程,毕超,姜婷,等.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由第一目击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优势Meta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4):350-356.

[2] 胡大一,丁荣晶.推动AED应用提高SCA患者生率[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11):4-5.

[3] Benjamin EJ,Blaha MJ,Chiuve SE,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7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ation[J].Circulation,2017,135(10):146-603.

[4] 王一镗, 陳彦.心肺脑复苏术操作训练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5] 张殷婷. 国内公共场所应急医疗服务设计策略及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5.

[6] 赵旭峰,董雪洁,张琳,等.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普及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展望[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2):104-107.

[7] 钱里娜,陈燕娟,王建岗,等.杭州公众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的现状与思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3):250-251.

[8] 林宏宇,郭雅欣.院前急救公共设备优化配置与运用的国外经验借鉴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9):26-27,58.

[9] 南宁市统计局.2020年南宁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10]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11]南宁机场配备5台“救命神器” [EB/OL].(2020-11-28). http://www.nntv.cn/news/m/2020-11-28/1606535036596.shtml

猜你喜欢

认知度急救
护士对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以及护理方式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