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资格国考下的高校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2021-12-31覃兰燕

科技资讯 2021年29期
关键词:国考教师资格师范生

覃兰燕

摘  要: 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是师范生职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学生入职以及职后的适应性。在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具备熟练而科学的教学技巧,社会也对高校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校需要结合师范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需求,秉承课证融合的基本原则,构建完善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

关键词:教师资格  国考  师范生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0(b)-0000-00

Training strategie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based on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teachers' qualification

QIN Lany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Province,423000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normal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pre service education for normal students, which has a direct impact on students' entry and post service adapt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examination for teacher qualification, normal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have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have skilled and scientific teaching skills. Society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regar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ombine the needs of normal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kills,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and build a perfect vocational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Teacher qualification; National examination;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教育的關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优质的教师。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明确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近年来,我国启动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考察由以往注重理论知识,向注重知识与教学技能相结合等方面转变,考察内容更注重其综合素质。师范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还应掌握熟练的教学技巧等各种综合技能。基于此,如何确保师范生成长成才,是急需深思的重要课题,高校必须对师范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使其未来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1 何谓师范生的职业能力

师范生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教育活动需要的所有能力的总和。同时,也是师范生表现于教学的真实情境之中和个体经验以及专业知识之间形成的教师素质。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训练是教师专业化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师范生“乐教”“善教”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师范生所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与教学效果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质量。优秀、合格的师范生,需要掌握基础、教学、育人以及科研4种职业能力。其中,基础能力主要涉及交流、口语、书写等;教学能力表现为教学涉及、实践与评价能力;育人能力为思想教育以及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则为能够协助师范生顺利解决研究教育课题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师范生实现专业发展。

2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制定一学期教育实践活动制度。”2014年,教育部第十六项工程工作重点明确指出,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构建力度,建立专业标准体系[1]。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革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便于培养出拥有良好职业精神的未来合格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提出了总体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即“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从2015年开始,只有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师范生也不例外。同时,在教师资格国考的背景下,对师范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笔试与面试环节,重点考查师范生职业能力。例如,面试过程中,教学设计占比10%,教学实施占35%,教学评价占10%。由此可见,教师教育正在由知识型转变成能力型,更加重视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强弱,与教师教学、学生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与方向。

3 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分析

该文基于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的高校师范生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对某高校200名在校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具体调查如下。

3.1教学实践技能课程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在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疏于管理以及缺乏教育反思等。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主要涉及公共类、教育类、学科专业类,各自所占学时比例分别为20%、70%、7%,未设置相关专业的技能训练课。而在发达国家中,在总课时中实践类课程一般超过10%,如美国20%、英国25%。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国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严重不足。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师范生对于教学技能的渴望十分强烈,同时用人单位十分注重教师的教学技能。但是,部分高校未设置对师范生各项技能予以培养的课程,或者是所占课时较少,使得师范生只能够运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加强职业技能。因为技能训练投入的时间较少,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从表1统计出的数据能够得出,师范院校中,有17%的学生觉得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没多大的用处;4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较为合理,可以帮到自己;37%的学生认为可有效指导自己专业学习,存在意义明显。因此,高校需给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更多的关注。

3.2师范生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

部分师范生对于学校教育、实习的认识并不充分,片面地认为学校教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只是为了能够顺利毕业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较低,对于学校设置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兴趣不高。同时,并非所有师范生均愿意将来进入到教育行业中,部分学生对于职业目标十分模糊,职业选择迷茫,职业素养不高,不重视专业思想学习。

通过分析表2能够得出,61%学生希望成为优秀教师;但是有的学生对于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其中,19%的学生只是将教师当成了一种普通职业,变动性大;15%的学生对教师职业热情不高,只想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缺乏深入钻研的积极性。

3.3实习方式局限性

师范生实习方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师范生去偏远地区当顶岗教师;另一方面,到师资良好的学校中进行旁听。其中,顶岗教师条件要差一些。同时,偏远地区师范生通常难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指导,教学完全靠自己,自身职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具有良好师资队伍的学校中旁听,学校考虑到可能会对学生教育产生影响,因此提供给实习生开展独立讲课的机会不会太多,大多数时间都在旁听。如此一来,师范生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教育实习效果差。同时,师范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习,一般都在大四的时候进行实习,但大四学生在考研以及就业等的影响下,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2]。

4 高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训现状分析

4.1师范生缺乏职业技能实训的意愿

在就业形势、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影响下,一些师范生不能正确认识职业技能实训,或者是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3]。例如,某些师范生会选择涉及补助生活费以及“公费师范生”的专业,其主要原因是家长要求或家庭条件影响,并非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一些师范生进入学校后才发现自己对其他专业更感兴趣,进而将职业技能实训时间用在选修辅修课程上,或者直接申请转专业;一些师范生为了提高就业成功率,入学后便积极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认为相较于技能实训,理论学习更重要,甚至误认为不能通过笔试,技能实训就归零。

4.2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训设施建设不够充分

目前,有的高校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生源,往往盲目地转型为综合类大学,使得办学特色逐渐被淡化。对于教育工作与教师人才培养,教育部着重强调“双提升”的要求。对此,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也设置了和师范相关的专业,进而逐渐开始对师范生进行招收。但因为招收的师范生数量不多,仍从“办学性价比”出发进行考虑,且没有主动结合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实际情况加强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提升。

4.3师范生职业技能顺序工作缺乏平衡

现阶段,立足于师范生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现状而言,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相比之下,前者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積累更加丰富,因此师范生职业培养培养方面更具优势。其次,同类高校之间,受办学历史积淀、领导关注程度、办学资源分配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技能培养产生了“同向同行但不同步”的不平衡情况。另外,就不同高校毕业的师范生而言,参与教师招聘面试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效果更优秀的高校,其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会展现出更高的综合素养。

5 教师资格国考下高校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5.1正确引领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思想

高校应严格执行《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等相关理念、政策。首先,高校需要将培养卓越教师作为出发点,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其次,立足于教育行业特点,应健全教师招聘录用方法,确保就业渠道维持处于通畅的状态,并保障师范生顺利就业。另外,加强激励与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教师这一职业,进而自主选择师范专业,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主动积极地融入到职业技能实训中来。

5.2优化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条件

高校加强软硬件建设,夯实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基础[4]。其一,提高重视。高校领导以及教师,应给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更多的关注,设置专人开展此项工作。其二,加强教学设施建设。适当提高资金投入,优化教学条件,并及时更换老旧教学设备,构建教师职业能力实训基地等,并确保相关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其三,增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需重视对教师队伍的调整与提高,秉承“外引内培”的原则,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其四,健全制度建设。各高校对师范生职业技能予以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详细划分实践内容、目标以及操作规程等,进而从制度上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5.3协调推动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训的均衡充分发展

《计划》中指出:“调整与完善教师结构,构建高校参与的教师发展培育基地”[5],进而夯实了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对此,各个高校应立足于教师教育大局,加强职业技能实训“一盘棋”思想建设,注重职业技能实训过程中共享性、开放性以及协同性,采取校地企合作以及校际联合办学等措施,消除学校和学校、学校和地方、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的办学资源壁垒,形成多方参与推动师范生职业技能发展的良好体系,向师范生提供开放、优秀、专业的实训机会与基地,共同推动我国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提高。

5.4建立虚实结合的实践体系

对师范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除了理论学习、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还需拓宽培养领域与方式。立足虚实结合实践体系,可以对师范生职业能力提高路径予以全面的拓展。“见习+实习”是“实”的实践环节,这主要是因为以上两个方面均出现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学竞赛指的是“虚”的实践过程,主要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能够让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方法变得更加多元。而“实”的实践过程则为明确的,“虚”的竞赛较为复杂,包括:和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紧密的竞赛包括辩论、普通话以及演讲等;和书面表达相关的涉及通讯报道和三字一画比赛等;和教育技术技能相关的涉及备课、讲课、说课等;和育人技能联系紧密的则为思政教育等。

5.5构建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完善激励体系

高校需要将就业作为基本导向,积极创造条件、拓宽门路、发挥各方力量、运用多种资源,对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渠道以及平台等进行构建[6]。比如,高校可以和中小学之间构建长期合作关系,开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或者是建立立体化实践课堂,引导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家教辅导、进中小学观摩教学、顶岗实习等相关活动,全面、深入地了解现阶段教育教学形势。高校还可定期组织师范生进行说课、讲课、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类型与层次的教学竞赛,要求师范生积极参与,进而凭借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的方式,加强师范生职业能力。

另外,高校需健全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考核激励体系。首先,整合过程与结果考核。高校需要全程管控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构建基于实践环节的“计划—执行反馈”体系,以便于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改进。针对师范生职业能力训练结果,不同专业需根据自身具备的特点,建立准确、合理的评估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校师范生均需要接受规范、系统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融入到毕业条件中,联系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其次,构建涉及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

5.6建立方位多层次的教师职业技能量化考核体系

就技能考核而言,其属于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激发师范生参与职业技能训练主动性的主要方式。對此,怎样开展考核工作呢?教师资格国考涉及到的内容与方式,具有综合性特点,对此应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全面性,并构建立足于多层次原则的量化考核体系。简而言之,应做好以下工作:其一,严格执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根据教师资格国考内容,科学编制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大纲,内容需涉及目标体系、考核项目、考核时间、考核方式、评价指标等,其中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二,推行合格证书制度。一方面,合格证书可为单独的一个项目,诸如普通话与计算机等级证书。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综合性职业技能合格证书,证书应包含教学设计、班级管理、三笔字以及教师口语等考核项目,且要求通过每一项项目考核标准,如此才可获取学校颁发的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没有顺利获得合格证书,那么就无法正常毕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强化师范生职业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均在持续的改革师范专业,并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与我国教育体系中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该文结合教师资格国考的契机,深入探究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力求振兴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育更多优秀的未来教师,造就一支能适应现代化建设、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志学,张磊,王晶莹.“考育并举”: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专业的必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9):106-110..

[2] 胡克祖.教师资格国考制下职业技术师范能力培养体系的重构[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8,28(2):54-58.

[3] 郭柏林,杨超.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校师范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途径探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4(5):80-84.

[4] 高敬芝,尹筱莉.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体制下师范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1):9-11.

[5] 胡林,周楠.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73-74.

[6] 沈霞,余雪莲.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4):27-30.

猜你喜欢

国考教师资格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