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维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论析
2021-12-31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张海波曹英英胡凤鑫王晓芳
◇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 张海波 曹英英 胡凤鑫 王晓芳
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教学能力发展滞后、忽视指导学生锻炼身体能力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入职前后教育体系、高校体育教师反思交流会常态化等相关建议。
为推进体育强国战略实施,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的重要力量,所以对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六方面: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高校体育教师指导学生锻炼身体能力;体育教师训练能力;体育教师思想教育能力;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能力;体育教师保健能力。本文为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设计出合理的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方式,以期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为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1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存在问题
1.1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滞后
在当今高校体育课堂中仍沿用传统“教师为课堂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现象依旧严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逻辑性不强,教学内容没有系统安排,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导致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较慢,专业技术不过关[1]。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时,考核内容设置过于简单,学生成绩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甚至出现体育专业学生在专项课程考核上不过关现象。
1.2 体育教师忽视指导学生锻炼身体能力
各大高校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日常活动参与度,而设置各类社团,其中体育社团比重突出,这为丰富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起促进作用[2]。参与体育社团能使大学生养成热爱锻炼和终身锻炼的好习惯,然而体育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对学生锻炼身体能力没有起到好的指导作用,忽视其该有的职责,各别体育教师利用社团为其谋利,破坏社团良好的氛围,导致许多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下降。
1.3 体育教师训练能力提升迟缓
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增强自身训练能力是当前体育教师和教练的当务之急。由于科技进步、训练学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训练实践活动较于以前应更为合理,而个别教师由于学习提升机会较少,而缺乏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储备,导致出现学生掌握的体育训练方式传统单一,学生自身的体育技能水平落后等问题。
1.4 体育教师轻视思想教育能力
随着时代的推进,对体育教师自身思想教育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体育人已破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形象,树立了有思想,有灵魂,有信仰的体育人新形象。目前,仍有许多体育教师没有把自身教育观念转变过来,仍停留在体育教育仅是完成“育身”的教育,没有把“育心”的教育当作自身的教学任务[3]。体育课堂只有身体锻炼,全无思想教育,导致学生身心发展不均衡,没有自己的主体思想,没有明确的思想目标,整日碌碌无为。
1.5 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欠缺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自我提高不可缺少重要环节,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教师了解体育界最新研究动态的途径,同时也是更好的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素养和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4]。目前高校在科研工作中存在着老教师有心无力、新教师有力无心;一线教师缺少科研时间等问题,所以出现高校体育科研成果较少,体育教师自身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出现瓶颈的现象。
1.6 体育教师保健能力丢失
体育运动存在一定风险,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应有的保健能力。如对学生体质、技能学习进行评价,对运动中出现简单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的能力等,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少重视体育教师保健能力培养,在课堂中体育教师为规避风险,学生随意编造一种理由即可见习不用参加体育锻炼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同时也导致体育教师保健能力丢失。
2 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2.1 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入职前后教育体系,保障体育教师入职前后教育效果
高校体育教师入职前后教育形式化,阻碍了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拖延了教师适应教学环境与成长的时间。目前所开展的大部分体育教师入职前后教育,在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的选取上与大学生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契合点较少,而且培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达不到为体育教师终身成长服务的效果[5]。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入职前后教育而言,结合大学体育课程特点和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选取教育内容。摒弃传统听几次专家报告,观摩几堂经典体育课就是教师入职前后教育培训的理念,要通过教师入职前后教育培训使教师学习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所学内容运用到高校体育课堂中来,将高校体育教师培育成拥有现代教学新思想,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的高校体育教师。
2.2 高校体育教师反思交流会常态化,促进体育教师自我反思
体育教师反思交流会将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对象,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判断分析,再根据反思结果提出针对性意见[6]。反思性教学是提升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个人评教能力不可替代的部分。因此,高校应对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学院将体育教师反思交流会纳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反思交流会,体育教师互相听取意见和建议,达到体育教师反思常态化,为体育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更好更快的提升奠定基础。
2.3 采取体育教师“师徒制”,推动青年体育教师的快速提升
在高校体育教师中实行“师徒制”,通过老教师带动新教师,推动青年教师的快速提升,缩短青年体育教师适应教学环境时间。在新、老体育教师之间实行教师双向考核,不仅是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教育能力提高的考核也是对老教师带领新人能力的考核,这种双向考核制度既是对新教师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是一种激励,也是对老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种促进。“师徒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提升的不仅是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能够学到老教师“以老带新”的方式方法,为日后自己带领年轻教师积累经验。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的重要力量,应当严格要求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做到“师中典范”。这不仅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更是为体育强国人才储备建设做出贡献。本研究基于笔者自身在体育教育学习过程中的所感、所悟,提出体育教师入职前后教育体系、体育教师自我反思交流、体育教师“师徒制”三方面的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