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

2021-12-31郑剑霞

科学咨询 2021年8期
关键词:年段内容评价

郑剑霞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善乡中心小学 福建莆田 351142)

时代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也应当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尽如人意,这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德育素养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体育教学中的评价现状

(一)评价内容不明确

在传统体育教育中,教师对评价认知较低,在评价内容上也缺乏准确性。当学生出色完成一些体育动作、使用一些体育技巧的时候,教师通常会给予好或者不好的评价。这种评价内容过于单一、宽泛[1]。学生既不清楚自己的表现好在哪里,也不明白错误在哪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困惑度,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

(二)缺乏激励和变化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快速变化和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当遵循发展性原则。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内容只能做到简单的鼓励或批评,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变化和更新,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缺乏感受和体验,继而降低了评价的效果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轻视德育的作用

随着近两年教育观念的转变,德育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和核心。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缺乏思想方面的转变,过于注重对体育本身的教育,缺乏对德育的重视和应用,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一)听得真切、听得明白——注重评价的准确性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一些运动项目的动作具有严格性、规则性的要求。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动作、技术进行准确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缺陷,找到提升方向,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部分教师为了照顾小学生的心理,提升教学质量,一味地采取鼓励教学的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这种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蒙蔽学生的双眼,让学生丧失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另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缺乏评价或者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任意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不仅有失客观、公正,还会降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评价中,教师需要具备严格和公正的态度,严格按照动作要求给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同时,评价内容要让学生听得真切、听得明白。真切,能让学生知道自身错误所在;明白,可以让学生知道改正的方向。

(二)获得自信、走向成功——强化评价的激励性

小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害羞、胆小的心理,而通过体育运动,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心理问题,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和辉煌。激励性评价是体育课堂评价中的一种评价方式,更注重情感的激发和调动。同时,激励性评价,不同于其他评价内容和方式,更加强调评价的即时性、过程性、真实性,从传统的结果评价转移到学生的真实表现当中,及时给予学生正确、鼓励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2]。在传统的体育评价中,教师往往以分数确定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给出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部分学生长期处于体育课程不及格的阴影中,严重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信心和热情。影响学生体育表现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智力因素,另一种是非智力因素。在同等智力因素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表现情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探究激励性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效果。另外,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清楚鼓励评价和激励评价的区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激励评价的效果。

(三)耳目常新、喜闻乐见——注重评价的变化性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方式应当注重评价内容、形式的灵活性和变化性,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从而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变得“耳目常新、喜闻乐见”。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分三个年龄段,分别是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针对低年段进行评价时,在形式上可以采用“给星星、送花花”等方式,原因在于低年段学生尚未摆脱幼儿园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针对中年段的学生,在评价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采用当众表扬的方式,升华学生课堂体验,提升学生荣誉感,而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则采用“表演、唱歌”的方式,给予学生告诫,既可以照顾学生心理,还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获得体育技能的提升。对于高年段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降低或减免运动任务,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增加任务量、任务内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惩罚。这种鲜明对比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对比心理,从而促使学生整体向着表现良好的方向努力和前进,可推动学生体育技能、素质的提升。

(四)如临春风、如沐春雨——观察评价的真情性

性情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和内容,其概念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个体性情进行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如学生的求知欲、爱国精神、勤劳诚实等。体育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素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纲要》中指出,党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任务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3]。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对学生性格操守的指导和培养,借助评价内容和形式,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尤其是在当下整体社会环境中道德衰退、人心冷漠、社会意识责任薄弱的背景下,小学体育真性情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性情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和血液。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环境和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深挖体育素材,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良好的评价形式和内容,能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和感悟,在锻炼学生体育素养技能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完善学生个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提供充足的保障。

猜你喜欢

年段内容评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低年段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主要内容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