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中学特色班级活动的开展
2021-12-31黄志滔
黄志滔
(广西隆安县丁当镇初级中学 广西南宁 532700)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展知识储备的地方,也是学生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培养兴趣,促进个人全面成长的地方。农村寄宿制中学的学生缺乏接触外界的一些机会,长时间集中在校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辟学生的第二课堂,科学安排学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认真组织一些课外特色艺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主导着班级活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管是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班级特色活动中,教师都主导着活动,如体育活动比赛时,教师安排学生怎么做;音乐比赛时,教师为学生选择演唱歌曲等。这大大压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学生参加活动处处受限,久而久之,容易对班级活动产生厌倦心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课堂地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适当“放权”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造新东西,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而不是被动参加一些活动,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旨在推动活动的进行和促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活动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在农村寄宿制中学开展的特色班级活动中,虽然是特色活动,但本质上没有进行一定的创新,一般都是以课程教学为基础进行的拓展活动,在活动形式上也缺乏创新。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开展活动并没有错,但是这些活动只是在学生的认知领域重复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没有得到突破,还是在旧课程中转圈,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并且,活动没有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缺少了多样化的可能性。虽然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农村中学资源相对匮乏因素的影响,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巨大潜力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智慧,联系本班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创新性的班级特色活动。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班级特色活动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的爱好、特长、兴趣发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培养的平台。学生可以从中挖掘一些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使自身的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能给枯燥乏味的学习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二)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学校中,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教育理念,一切工作也都是为了教育学生。班级特色活动可以给学生很多合作和竞争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合作实现能力互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让学生通过竞赛去获得内在动力,充分发挥自身潜力。通过活动创设一种合作与竞争共存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养成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促进他们共同成长[1]。
三、农村寄宿制中学开展特色班级活动的对策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活动的主阵地交还给学生
在农村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为学生充分留出一些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实现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比如,教师在组织班级特色活动时,可以征求学生的建议,让学生集思广益。或者适当放权给学生,让他们主导和掌握班级活动的进展。而教师负责一些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适当给予他们一定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活动。例如,在开展装饰教室的班级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结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负责的区域,如A组负责讲台桌、B组负责窗台、C组负责黑板报,以此让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和分工协作开展装饰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他们会为了美化教室而各抒己见,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增加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班级集体感和归属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在基于学科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如读书交流会,教师可以不为学生设限,只要是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知识储备的书都可以,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如果遇到学生分享同一本书,这两位学生也可以交流沟通,分享不一样的思考方向。在美术创作时,可以让学生将美术与科技结合,也可以将美术与游戏结合,在美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开展“民主管理班级一日”活动,将学生两人分为一组,每天由一组学生负责班级中日常纪律和卫生的管理工作,让他们体会到管理班级的不易,同时满足他们这个年龄段渴望被别人关注的心理特征。在此类活动中,班级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能给学生一种集体的荣誉和约束,他们在以后的活动和学习中也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此举能更好地帮助集体增添光彩。总而言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要求,教师在安排班级特色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到不同的活动中或者小组中,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或者在宽松的环境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课外小组活动,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良性成长[2]。
(二)走出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特色实践活动
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班级特色活动形式单一的不足,教师可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些生活方面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冬至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食堂组织一场包饺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包饺子,一些不会包饺子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帮别的学生打打下手,或者买菜、洗菜、切菜等。通过分工协作,让学生共同完成这一次的美食制作,然后用食堂的锅将学生们包的饺子煮出来,这类活动能够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在植树节的时候利用班费购买一些小树苗,让学生走出教室,去校园内或者是野外,带着铁锹等植树工具去植树,种下几棵属于自己班级的树。学生在课余时间或放假时,可以自发地为小树苗施肥、浇树,共同见证小树的成长。在未来,这些学生回到校园时,再见到这些树,就可以回忆起中学时的点点滴滴,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此外,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教师经过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同意后,可以带着学生去做一些志愿者活动,如去学校附近的街道打扫卫生和捡垃圾,给学生划定相应负责的区域,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环卫工人的辛苦,培养他们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的习惯。捡到的一些塑料瓶或废纸也可以去卖废品,换取的钱可以放进班费里,或者购买一些课外读物,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3]。
(三)针对活动反馈及时进行科学评价
在完成相应的班级特色活动后,教师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评价。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不断鼓励学生,激励他们继续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在活动中通过自我探索去学习和反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评价的平台,让学生之间互评,主动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的场所,也是丰富学生生活、给予他们精神层面满足的主阵地。特别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自由安排的时间更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班级特色活动中,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外部条件。因此,农村教师应积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的主体性,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