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12-31车翠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知识点学科小学生

车翠翠

(河南省实验小学 河南·郑州 450000)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近些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教学任务的重心已经逐渐从传统的重视向学生进行质处知识的传输向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向发展,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观学习能力。小学作为学生教育阶段的基础前提,学生不仅要对数学学科形成基本认识,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学生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生要想更好的掌握数学学科,最主要的就是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以应用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对学生日后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提供方便。若是学生能够具备比较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有较好的成绩。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兴趣不高和学习质量较低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数学本身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数学学科中的趣味性和有用性,这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当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学生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对问题进行思考,这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耐心。

2 小学阶段的逻辑思维方法

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学科进行分析,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这门科目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差异化就是数学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会比较困难,部分学生因为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点中的逻辑性,往往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这门学科,为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利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

首先,是分类和比较法。这一类逻辑思维方法常用于解决数据性的数学研究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利用分类和比较法将数学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通过互相比较的方法得出数据之间存在的联系或者是差异,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进而深刻的学习到知识点内涵。分类和比较逻辑思维方法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直沿用的,若是能够对这一方法进行较好掌握,就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升效率和质量,当遇到比较类似的知识点时,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分辨和分析。

其次,是综合与分析法。利用综合与分析法,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研究对象联系起来了,进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将整个研究对象当做一个整体。综合与分析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解决,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学科的相关任务。

最后,是演绎和归纳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要想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演绎和归纳法。简单来说,演绎和归纳法就是对一些特殊问题进行推理,当遇到相似问题时,学生就能够通过类推对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现有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很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感觉到轻松。演绎和归纳逻辑思维方法主要应用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的运算过程中。比如当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关于减法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将加法的逻辑思维向学生来讲授,进而通过演绎和归纳法引导学生学习减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之间的关系。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3.1 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都应该制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是引导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前提。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前做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的主要方向,尽可能避免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跑题现象。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的具体情况,不能够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成绩而盲目的要求学生达到某种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班级同学进行基本认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而科学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提升整个课堂的效率。在明确教学目标以后,教师就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增强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性,引导小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3.2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活跃性和积极性的基础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有意识的挖掘出数学教材中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因素,将其提炼出来,与数学学习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产生思维的动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初期,需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寓教于乐。

举例来说,在向学生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时,教师在刚上课时可以向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你们任意说一个数,我就能在五秒钟之内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肯定会争先恐后的发言,而教师则不仅在规定时间内说出答案,并且答案非常准确。学生在感叹于教师能力的同时,就会想要知道教师能够快速判断出答案的绝招,这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3.3 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情境的设计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对外界好奇心较强,在面对比较枯燥难懂的数学问题时,很难做到静下心来认真听老师讲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卡片或者是其他相关模型应用在教学计划当中,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对于这样一道问题“小红妈妈给了小红30元钱,到菜市场去买辣椒,其中红辣椒一斤3元,而青辣椒一斤2元,小红共有多少种购买方式”,教师可以将班级同学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求学生自行制作红辣椒和青辣椒的卡片,在解决问题时,小组内部有人扮演小红,有人扮演菜市场老板,学生之间自行进行方案的搭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讲解和课堂练习,但是由于受到课时安排的限制,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大部分时间来进行新的知识点的教学,而在课后利用习题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内容。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教学实践环节利用起来,在新知识传授时运用更加准确和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思维。

比如在进行概念的推导时,教师可以先将概念内容解释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论的演变过程,要求学生进行逆向推理。若是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就应该耐心的为学生做出讲解,最后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将更多的探究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进行主动思考,由学生自身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解决数学问题的完整思路。

3.5 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逐渐在各行业和各领域被广泛应用,对于小学教育来说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很难对其知识点进行想象和理解。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更好的将抽象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位置和方位这一课时,由于受到教学地点的限制,教师很难带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行方位和位置的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校周围的环境模拟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的对位置和方位进行认识,降低了数学学科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和理解,进而引导小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降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情境设计,帮助学生将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知识点学科小学生
【学科新书导览】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超学科”来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