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开放教育下关于汉语言文学特色教学改革与发展

2021-12-31杜丽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

杜丽娟

(依兰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4899)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不仅使汉语言文学教育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使汉语言文学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抓住时代发展的机会。所以说,加强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特色改革,不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打造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

1 当前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现状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在致力于研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汉语言文学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主要研究一种语言文学现象和未来发展的规律。每年社会都会培育许多高素质汉语言文学人才,大力推进了汉语言文学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适应教育改革的号召,仍然延续传统培养人才培养方式,使汉语言文学没有得到更好的传授与传承。

1.1 汉语言文学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

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汉语言文学属于研究型领域,但现在的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要适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要求改善他们的未来竞争力。但是,国内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培养“填鸭式”教育模式。文化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各领域素质较高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远程教学模式的固化和枯燥性,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兴趣低下,很多学生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最终导致出的结果我们不想而知。并且与工科类科目相比,汉语文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专业特色的特殊性。从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来说,教科书如果内容不正确,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教育内容,也很难达到学习目的,从而降低学科的实用性专业性,降低学生的自信心。

1.2 汉语言文学传统课程设置难度过大

在开放教育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增加了文化选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得汉语文学教师和学生难以正确把握课堂内容的尺度和难度。并且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一些学生将外国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对待,更有学生无视中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可取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大多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其汉语言文学的内容难以理解,学生很难学习汉语言专业知识,学生们甚至想以简单的语言形式表达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内容,这违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规范。然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用过于专业的方式来解释汉语言文学必定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从而使汉语言文学发展缓慢。

1.3 汉语言文学传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汉语文学作为中国大学的传统专业,长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法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书本教学和插图式教学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不仅难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还可能导致许多不文明教室的学习行为。比如睡觉、玩游戏、聊天等。现代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但是这种“传统单一”的教育方法不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长此以往,必将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减少。

2 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特色改革

我国正处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时期,如果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未来竞争力,还可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效率,并为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素质高的人才。这样做的前提,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并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质量进行提高,同时我们要思考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汉语言文学特色改革。

2.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讲述,从语言教育方面来看,国内开放大学的学生的教育模式不断的完善,使得中国的语言文学在文科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但还是并不完整。所以导致许多教师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更好的完善,如果这种观念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这种专业就有可能会被时代淘汰。另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语言文学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学校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用科技促进整个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

2.2 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学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学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基础,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对时代信息敏感,学会使用科学技术达到教育目的。改变传统单一教学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扫清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主体地位,深刻把握教育方向,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引进相关视频等课程,将单调的文字转化为PPT、动画、视频等。让学生深刻了解这些内容,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乐趣,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教师还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实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氛围。

2.3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学校要充分认识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师教育活动的管理,全面系统地检查教师对改革内容的落实情况。组成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通力合作,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并进一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及时对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帮助老师纠正教育问题,确保教学团队的质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服务,从而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储备更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2.4 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运用汉语言文学,比如可以在毕业论文教育方面进行实践。在毕业论文的书写中,可以适当的添加相关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打破传统毕业论文书写和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利用,加强对写作,阅读等方面的积累。然后由老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中,从老师指导为主变成了以学生自己写为主,更加注重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独立学习和运用。进一步有利于减少抄袭等学术不良行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

3 汉语言文学未来发展方向

3.1 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方向

汉语言文学内容的专业化与实际学习存在巨大矛盾,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很难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系统课程和系统内容。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教师应提高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的专业水平,使汉语言文还能在课堂中进行切实有效的开展。此外,教师还应注重社会发展,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课程作为其语言教育的主体,体现汉语文化的重要性,表现了中国古代而文化的高超文学发展。基于这一系列基础课程以后,还应该增加专业性和实践性课程,强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中还应强调学生掌握专业学习和对其他课外知识的合理补充,这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改善培养质量,从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在开放教育背景下解决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

3.2 合理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方向

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中,有些知识内容乏味,使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枯燥无味,这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指导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这种情况,汉语言文学教师要合理改革教学法,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汉语言文学考试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质量。所以说,提高自己的文化竞争力,要加强传承和掌握传统优秀文化的向导作用,发挥汉语言文学应有的功能。并且根据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开放教育背景下,专攻一种语言文学的学生更需要一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合理利用辅助教材,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新目标,所以说,老师更要适应这种新的趋势,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添油助力。

4 结论

目前来说,汉语言文学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其根本上来讲,汉语言文学改革适应了当今国家发展的趋势,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然而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仍然问题重重。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难度系数较大,所以汉语言文学教师还应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尊重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主体地位,并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将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传统
我们需要文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老传统当传承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