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哈萨克语的对比研究
——以新疆周边国家为例

2021-12-3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哈萨克语阿尔泰国语

陈 魏

(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0 引言

语言安全研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跨境语言是语言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戴庆夏(2014)将跨境语言分为广义及狭义两种类型,并对跨境语言的定义作出了说明,“由于区域移民、战乱灾害、自然迁徙等原因,同一语言在不同国家出现变体,形成跨境语言”。黄行,许峰(2014)对我国跨境语言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分布50多种语言,多集中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约占我国语言总数的40%”。新疆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基于国家安全视角的跨境语言研究成为热点。程适良(1995)认为,“新疆跨境民族语言已上升为与中亚周边国家建立联系的重要交际工具。要充分发挥其在建设新疆和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中的作用”。

根据笔者研究,新疆地区存在的跨境少数民族语言种类较多,如蒙古语、塔塔尔语、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俄罗斯语、柯尔克孜语、东干语、伊犁土尔克语等。本文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为对象国,结合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哈萨克语,对跨境哈萨克语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1 哈萨克斯坦的国语使用状况

1.1 整体概况

截止2020年9月,哈萨克斯坦人口为1878.5万。哈萨克语作为哈萨克斯坦国语,在全国各个区域分布使用,西部和南部地区较为集中。根据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萨克语使用人数接近74%。此外,2015年数据显示,“有40%的国民可以熟练使用国语进行读写及日常交际;到2017年,比例将达到70%;到2025年,比例将达到100%”。

1.2 法律保护与政策规划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构想》(1996)指出,“要优先发展国语,在正式场合使用哈萨克语”。

《各语言功能和政府发展纲要》(1999)从财政支持、使用领域、文件翻译、措施保障等方面对国语进行保护。

2005年,为推进《未来哈萨克斯坦国家语言》计划的实施,政府持续推进国语建设,并在5个地州进行试点,尝试将公文语言从俄语转换为哈萨克语。

《2001-2010年国家语言应用和发展规划》(2001)规定,政府将保障国语使用地位,保证政府机关主要公文的书写语言为哈萨克语。

《2011-2020新国家语言功能与发展计划》(2011)指出,“到2020年,要求中小学生100%掌握哈萨克语,国语在公民中的使用率达到 95%;政府办公语言为哈萨克语,使用率达到100%;媒体中哈萨克语使用比例达到70%”。相关规定使哈萨克语成为巩固国家主权的有力保障。

《关于哈萨克文从西里尔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规范》于2017年签署,对哈萨克语文字的使用作出规定,以标准版拉丁字母为基础。此外,政府制定了拉丁化改革进程的方案,2018-2020年为第一阶段,2021-2023年为第二阶段,2024-2025年为第三阶段。

以上法令及政策明确了哈萨克语作为国语的地位,对维护国家语言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文化认同感发挥了积极作用。

1.3 哈萨克语传媒与教育

第一,在传媒层面,哈萨克斯坦约有2500家媒体机构。《哈萨克斯坦大众媒体法》(2001)明确了哈萨克语在媒体传播中的使用比例,规定哈萨克语用于电子传媒的比例不少50%,纸质传媒不少于2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法》(1997)第三章第18条指出,国家保障国语在大众传媒中的使用。各级媒体机构播出国语节目的数量要大于其他语言节目数量之和。

第二,在教育层面,建国后政府明确了哈萨克语的国语地位,落实文字改革意见,完善教育体系,实施三语政策,逐步推广发展国语。2007年,纳扎尔巴耶夫发表题为《新世界中的新哈萨克斯坦》演讲,倡导实施以哈萨克语为国语、以俄语为交际语、以英语为全球化语言的三位一体语言教育项目。其中,作为国语的哈萨克语要优先发展。

《哈萨克斯坦教育法令》(1992)依据语言法及宪法规定,对各级学校的国语教学进行了规范。此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法》(1997)第三章第16条规定,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各级教育机构须使用国语进行教学;针对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专科教育、高等教育,各级教育机构须使用哈萨克语或俄语进行教学,保障学习者使用国语的权利;在各级学校,哈萨克语为必修科目,成绩计入学籍清单。以上各类措施,充分保障了哈萨克语在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

《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在全国254万学生中,接受哈萨克语教育的学生人数约为154万,中学及高校中使用国语学习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1%和48%。接受俄语和乌兹别克语教育的学生人数分别为90万和8万,明显低于哈萨克语学生人数。截止2011年1月,哈萨克斯坦高校约有52%的学生使用哈萨克语进行学习,达到32万人”。从高校国语学习的比例来看,2011年比2009年增长了四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高校中使用哈萨克语学习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2 俄罗斯的哈萨克语使用状况

2.1 地域分布及使用人数

根据2018年数据统计,俄罗斯境内的哈萨克语使用人数约为65万,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区域,占俄罗斯境内总人口的0.45%。其中,阿斯特拉罕州约有15万人,奥伦堡州约有11万人,鄂木斯克州约有8万人,萨拉托夫州约有8万人,伏尔加格勒州约有4万人,车里雅宾斯克州约有4万人,其他地区约有15万人,包括秋明州、库尔干州、阿尔泰共和国等地。笔者以阿尔泰联邦共和国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阿尔泰联邦共和国西南与哈萨克斯坦交界,该地区的哈萨克族又称山地阿尔泰哈萨克人,人数约为1.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阿尔泰联邦共和国的乌斯季坎区及科什阿卡奇区是哈萨克族的主要聚居地。科什阿卡奇区同时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中国新疆阿勒泰市接壤,这些区域的哈萨克族居民约为40万人。其中,蒙古国的巴彦乌列盖省,主要民族为哈萨克族,根据2012年数据显示,哈萨克族约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93%;我国新疆阿勒泰市,截止2019年,哈萨克居民人数约为7.9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0.7%;阿尔泰联邦共和国科什阿卡奇区的哈萨克族人数约为8000人。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四国交界区的主体民族为哈萨克族,李琪(2010)转引了乌沙科夫(2009)的观点,“为增进文化认同能力,阿尔泰联邦共和国的哈萨克族较好地保留了母语交际能力”。

2.2 法律保护与政策规划

在俄罗斯境内,哈萨克语的学习受到相应法律的保护。《俄罗斯联邦宪法》(2008修订版)第三章第68条规定,俄罗斯境内各民族有学习使用母语的权利。

《俄罗斯联邦语言法》(2013修订版)总则第3条第5款规定,国家承认、保护、扶持各联邦民族语言。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2012修订版)规定,俄罗斯境内各族人民享有接受民族语言教育的权利。

《阿尔泰共和国最高法院公告》(1993)指出,阿尔泰共和国中哈萨克族居民聚居地的政府可采用哈萨克语传达政府工作。

2.3 哈萨克语传媒与教育

第一,在传媒层面,俄罗斯之声国家广播公司使用38种语言播放相关节目,其中包括哈萨克语。

第二,在教育层面,以鄂木斯克州为例,该州的16个乡村,将哈萨克语作为辅导课程。此外,根据《楚河曙光报》(1993)报道,阿尔泰联邦共和国内哈萨克族聚居地的中小学,针对一至四年级学生,可采用哈萨克语教学,针对五至十一年级学生,采用哈萨克语、俄语双语教学模式。

3 跨境哈萨克语的对比研究

3.1 哈萨克语活力值差异

第一,哈萨克语作为哈萨克斯坦国语,使用人数多,能世代传承,各类场合及新语域均能积极使用,全体成员重视母语发展,语言活力等级高,为安全型语言。

第二,俄罗斯境内的哈萨克语活力值相对较低,表现为语言的绝对使用人数较少,使用地域相对集中,且多为与他国交界地区,使用场合及语域范围有限,记录材料较少,语言教育普及度不高,为不安全型语言。

3.2 哈萨克语身份及地位差异

第一,在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国语受到法律保护及政策支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规定,哈萨克语为国语,与俄语共同作为官方正式语言使用。此外,上文所述的各类文件为公民学习使用国语提供了条件保障。

第二,在俄罗斯,哈萨克语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语言,受到法律的保护,属于母语教育型语言。但该语言多在社区、家庭中使用,有被亲属语言替代的风险。

3.3 哈萨克语文字选择差异

第一,在哈萨克斯坦,西里尔字母为哈萨克语的官方文字。但2017年开始,政府已全面启动拉丁文字改革计划,具体包括推出新版拉丁字母表、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确立改革时间、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等内容。《关于哈萨克文从西里尔字母转换为拉丁字母规范》(2017)规定,哈萨克语以标准版拉丁字母为文字基础,并将在2025年全面推行。

第二,《俄罗斯联邦民族语言法》规定,各加盟共和国国语文字须以西里尔字母为文字基础。由此可见,俄罗斯境内的哈萨克语以西里尔字母为语言文字。

4 结语

通过对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境内的哈萨克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跨境哈萨克语在身份地位、政策规划、文字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当然,新疆与周边国家跨境分布10多种语言,要想全面了这些跨境语言的异同,需要我们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哈萨克语阿尔泰国语
《左传》《国语》所见旧有繇辞及临时自撰繇辞考辨
妈妈的吻
妈妈的吻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国语》故训与古文字
论“国语骑射”政策在清朝教育中的推行
新疆阿尔泰铁矿成矿规律浅析
哈萨克语附加成分-A
阿尔泰发现大规模岩画群
哈萨克语比喻及其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