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2021-12-31唐慧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办民办高校人力

唐慧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湖南·长沙 410299)

1 研究背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2019年工作要点,“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平台,汇聚600个企业支持2万个项目,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这可以说给我国的高校改革指明了方向,那就是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发展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院校必须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应该以学生实践技能为主,所以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实践教学,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意义更为重要,所以,其教学体系建设应体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而本文所探讨的民办性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并不会与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本质差别,但是涉及到学校专业建设是需要有投入,所以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又呈现出与公办院校的差异。目前,众多学者在人力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甚至对于民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都有众多涉及,但是,很多想法都是泛泛而谈,或者只是一些原则上的建议。或者是直接把工科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方法拿来嫁接。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科,学科的实验室建设不像工科实验室一样能给学生提供一套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参考,其过程和结果都存在诸多可能性。本文就依据民办高校本身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特点来探讨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2 民办应用型院校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鲜明特征,也是其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的性质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0多所院校(其中包含100所左右独立学院)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也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人们认识到应用型本科不同于研究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研究型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注重理论研究和教学,而应用型高校注重实际应用与技能的培养,对接区域市场需求,所以课程设置相对灵活,对于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块,以不同形式体现其重视程度。

(2)民办本科独特的办学体制迫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胆改革创新。应用型本科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没有任何优势,势必影响学院的品牌,这就促使民办学院要改革创新,尤其在实践教学方面,他们没有公办高校经费限制和思想观念束缚,并且充分利用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平台为实践教学所用。所以很多民办学院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改革走在了前面,比如各校内实训室、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校外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3)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各民办高校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通常采用的形式有:实验教学、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多种形式。实验教学又分为课内实验和独立实验课。课内实验既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源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设置当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以不同比例设置体现,又可以认为是在理论教学部分采用的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而独立实验课程是指有些有条件的独立学院购买了专业的实践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去处理人力资源的各项事务,提高专业能力和技能。

人力资源专业实践的第二课堂即通过大量的校内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各高校成立的相关社团和公益组织,比如人力资源协会,人力资源工作室等。

学科竞赛即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有不少全国性的大学生赛事。

人力资源专业的实习就是组织学生到与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来达到强化理论教学和优化学生能力结构的目的。实习环节被设置为学生获取毕业证的必需条件。

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就是毕业论文设计。即通过毕业论文来检验学生对人力资源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与应用。

3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普遍来说各民办高校存在不到短短20年时间,为了打造品牌来提高社会的认可度,民办高校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方面改革落实。但是由于本身的历史短暂,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大学中也是一门较新的专业,教学经验积淀少,所以使得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存在很多值得探索、提高和改进的空间。实践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薄弱环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也呈现很多问题。

(1)办学历史的短暂决定了理论与经验积累不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明确,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有很多困惑,所以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为多少比较合理,目前没有比较权威的理论去指导。有的院校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重实践而轻理论,以至于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缺乏应有的指导从而很难得到提升。

另外,民办高校人力资源专业教师大部分是年轻的“学院派”,在理论教学方面还需要实践积淀,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本身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都比较缺乏,所以,这也是实践教学的短板。

(2)办学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投入的功利性。虽然民办高校办学体制灵活,有较大经费自主权,所以能够对实践教学给予很好的物质支持。但是,民办性质高校有盈利需求,所以就不可避免考虑成本问题。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层次人力资源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不是特别多,跟会计,金融,国际贸易等热门的经济管理专业没法比。所以,院方在考虑硬件投资建设比如购买软件、建实训室等的时候自然会考虑资源向大专业倾斜,所以会导致人力资源专业实践硬件建设投入受限。

(3)学科性质制约了人力资源专业校外实践平台的建立。人力资源专业的顶岗实习应该是最能提升学生技能的实践教学形式。很多高校有长期的合作企业来提供实习岗位,是真正顶岗实习,但是有的民办高校由于不够重视或者外部资源有限,实践平台可能就是学校在企业里挂一块牌子,或者有的学校就只是去企业走走,参观一下,有形式化倾向。即使有真正的校企合作单位,但是人力资源专业由于特殊性,企事业单位的容纳实习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很多用人单位的有些人力资源岗位是属于秘密岗位,比如薪酬,不会随意接纳实习生。所以很多民办高校的顶岗实习就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这就让顶岗实习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4)实践教学的形式虽然多样化,但是实施起来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很可能师生间的主体角色难以体现;市面上的人力资源实验教学软件良莠不齐,很难找到适合教学用的专业软件进行仿真教学;第二课堂到底能否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专业技能还有待考证,更多的是忙于与专业无关的闲杂事务;有的院校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人力资源专业的技能比赛不少,但是大部分赛事举办方是某高校,某协会甚至是某企业,教育部主管组织的少,目前还没有教育部门组织的全国技能比赛。所以不仅权威性值得质疑,而且很多是营利性的,所以独立学院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且还要考虑经费问题。

4 走出困境的建议

民办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竞争力,树立学生和学院品牌,那么学院在发展中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定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加大应有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

(1)既突出实践教学主体的地位,也要进行应有的理论教学和研究。民办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了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所以,树立全程实践教学观,增设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将实践教学贯穿理论教学的始终。但是,这并不是说忽视理论教学,因为,实践教学必须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只有具有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理论知识,才有可能为实践课程的开展打下基础。有些院校取消理论课程的教学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实践课程的教学就是空中楼阁。

另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还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研究,甚至进行对比实验来获得较为科学的数据作为依据。

(2)保证必要的专业建设资金投入。要想获得专业的发展,应该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其实相对于其他专业校内实践平台的建立,人力资源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了投入实际是不大,关键在于办学者转变思维。如果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又不投入实践建设,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缺乏,会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品牌。

(3)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开拓社会实践平台。由于学科性质与企业岗位性质特殊,一个企事业单位能够容纳人力资源专业的实习生是有限的。要解决这个难题的有以下个建议:

第一,可以充分挖掘全院教职工的社会人脉资源,提供可以进行人力资源专业实习的单位;第二,把校外合作单位重点锁定为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提供方。有很多人力资源提供商和劳务派遣公司等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所以他们是能够提供较多实习岗位甚至能解决就业问题的特殊合作伙伴。

(4)认真落实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等实践教学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和组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方考察市场上不同的人力资源软件,选择适合人力资源仿真实践教学的;开展有专业内涵的、有利于专业技能提升拓展的第二课堂;参与正规部门举办的非营利性的人力资源赛事,提高专业技能。除此之外,校外实践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化,比如,可以把企事业单位一线人力资源专家请进学校课堂跟学生授课互动;或者把教师派进企业进行深度学习取经等等。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任何院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的组合,最关键是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民办民办高校人力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