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背景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院校人才

谢 婕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1100)

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使高职教育能够与社会所需紧密贴合,从而用双专科专业的方式培养出集实践性、专业性、技术性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广泛的经验和广泛的文化意识,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及人格和创造性人才的和谐发展。不仅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技能。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点:具有综合性、创新性。慈善基础的形成和多学科知识向能力的交融,但简单之和不是客观能力,而是基于各种能力的相互作用和综合性,其综合作用体现在实践中。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

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识教育培养模式。本文针对学生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知识和专长的基础相对松散,主要集中在基本素质的培养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二是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这主要是指向学生提供专业和环境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主要用于专业服务。他们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和专门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是非常典型的专科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地位不同于普通的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

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目前我国经济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一)课程分散、孤立、缺乏系统性

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课程设置的严重问题,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有两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一,课程过于脆弱,许多高校侧重于经济学课程;第二,课程群体从不同的学科支离破碎,各门课程的自主创造,缺乏一个统一的专业定位。通过不同学科的不同部门选修不同学科的课程,难以形成课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课程在为复杂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服务方面效果不佳,课程呈现为一个相互融合的大“盘”。

(二)培养脱节、不整合的途径

近年来,人才培养效果不尽如人意,这种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存在着直接的不整合关系。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延续,从一本书到一本书,脱离现实;有限的实践教学,离社会第一线还很远。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研究不能与社会经验相结合。

教师独立配置,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必然有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背景。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教师来自管理学、经济学和金融学。这种特殊的教师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局限和依赖于专业背景,使教师习惯于旧的关注和兴趣点;二是各学科之间的跨度大,使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交流更加困难。专业教师的特殊性直接导致了复合型人才培训过程配置上的致命缺陷——独立性、互操作性差。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

在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讲授知识,同学来记笔记的学习方法来完成课程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复合型的培养用处不大,有些时候多媒体的发展给教育一个良好的途径,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在考试过程中,需要老师改变原先的考核方式,代之以实践考试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管是工学还是经济学内容,很多知识都需要在生活中能够得到良好的使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一个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必须有扎实的知识,还需要相关的营销理论和营销知识。很多教学内容都是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对于经济法以及相关的补贴政策等,实现学生的实践教学。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少能够顺利的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很多时候学生都是简单的学习课本知识,没有一个良好的实心环境,整个实践课程不能够很好地跟时代相符合,课程的实践性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类的课程学习,在考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纸面考试,过分重视学生的理论成绩,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能够应付考试,简单地进行知识的掌握,不能够深入的了解到整个知识体系,实践内容就更不要说了,在考试过程中根本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实践。

四、进行双专科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逐渐提高了对于人才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双专科是我国早期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诞生出了大量的复合型岗位。因此,开设双专科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此来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成了各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自二十世纪以来,就出现了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双专科专业,这是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自2003年以来,双专科的招生人数和专业都在不断的增加,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不断进行研究。从而开设相应的专业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根据社会对于该行业的人才的缺乏程度来决定招生数量。或者直接与企业签订合同,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开设相关的课程,这使得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加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随着社会中各行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往往需要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既能够胜任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又要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并且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外企进行工程工作,那么就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外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所以可以将工程专业与外语专业进行培养和集合。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既具有优秀的外交能力也有专业的技术,能够在毕业后很好地适应外企的工作。将计算机专业和装饰行业相结合,就可以培育出集装饰和电脑设计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双专科专业的开设,是根据社会市场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来进行的。主要看社会需求的是文理方面还是技能方面。但不论是哪方面,根本思路都是相同的,都是根据社会市场的发展导向,在保证学习质量的情况下,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2]

五、人才的培养措施

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讲座与实践,专业的讲座能够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生对未来发展产生强烈的憧憬,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并且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多方面的,学校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验证,让学生展开思维的创新。施行学分制度。对学生的理论以及实践进行打分和考核,只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合格的实际行动能力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学生的专业性进行严格的把关。只有各方面能力都合格的学生才能输出给社会。

六、复合型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对几种复合型人才的综合概述,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

(一)改革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类课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明显已经不能够满足整个现代化的教学了,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专业实践类的课程较多,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出发,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在课程的安排上,需要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加大实践课程的学习,专业课和实践课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和“课题过关制”等新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学习分为几个阶段,包括高职院校知识的学习、相关产品的学习、机械原理以及基本的类型学习等等,每一个阶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后面可以适当地进行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完成实践类课程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解一些专业知识,比如知识产权、电子合同的具体书写方式,以及相关的高职院校类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深对于专业的学习和认知。教师还可以涉及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专业的商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设置创业培训课程,包含计划工作以及学习、实习、培养所需人才的新兴服务行业。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适应能力拓展专业面的前提下,有能力以灵活的方向培养人才,提高全面优化的素质(知识、能力和质量结构、课程结构优化等),培养两方面的专业人才,了解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规律,主要通过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等。[3]

(二)精选教材突出重点,自由选择选修课

时代的进步需要老师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先进的教学课程能够极大地符合市场的需要。消费市场是一个更换周期比较快的行业,传统的很多教材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需要适当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集工学、理学、营销学以及市场理论等课程于一体的应用型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精选教材,比如教学生突出重点知识,简化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课程的重复和繁琐。高职院校专业本身就是众多专业的结合体,在上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内容的重复,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讲解,对于一些重复出现的内容需要进行及时地改变,简化课程,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及培养方案,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学习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市场营销、公用事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学习和研究可以按照方向自由选择个人喜好和课程。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多学科渗透

考试形式需要多样化。在高职院校专业考试过程中,单一的纸面考试已经不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考试过程中需要把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出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创新的前提,考试的形式也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和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加强他们的基本技能掌握。例如,参加在校内外工作学习一年后,通过了实践和培训专业培训,学校和企业讨论,制定人员培训计划,人员培训企业参与的全过程。学校以新兴服务业为基础,根据发展与市场需求制定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实现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公司使用三者结合。积极推行专业课程标准专业标准中介、教育、职业技术标准和鉴定标准。

(四)提供实习平台,实现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学校需要跟相关单位签订一些合作协议,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学校和上班的区别,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有一个基本的实践认知。通过和相关企业的合作,让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学员利用周末和假期,到合作企业各门店、销售点,亲身参与维修、营销等教学部门实践,与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一起学习毕业前的知识和服务技能,关注新员工的综合实习,引导学生体验企业愿景和文化。这种培训体系,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前高职院校缺陷培训模式,也改进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高职院校企业具备技术设备和场馆,解决学校培训设施不足的困难,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实力,实现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七、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高职院校双专科专业的开设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其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开设专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受到了企业和家长的肯定。双专科专业的发展既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复合型人才,又为广大的学生解决了择业和就业方向问题。通过双专科专业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现了多方面发展,并将其所学进行结合和应用,开拓出了一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捷径。随着各高职院校该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的双专科专业必定能发展出其特色,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为促进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同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