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及其文化归因
——基于民间武术群体的调查
2021-12-31李杨
李 杨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中牟450451)
1 前言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1],是武者习武、用武的道德要求。“未曾习武先习德”是民间武者传授武术的原则,师父在收徒时不仅将弟子的品行考察作为首要考核目标,在其后的习武生涯中,更是将武德教育作为重要教授内容。
纵览各门派条目纷繁的武德内容,其核心内容实质上是一种对习武者的制约机制[2],即要求武者“能不用武则不用武”,做道德模范。然而,武家习练拳功,都企盼自己功深武高且受人拥戴[3]。由此观之,武德与习武目的似有矛盾之处,即武者一方面追求无上的技击,另一方面又要以武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使大众对武德有更清楚的认识,有必要回答武德“是什么?怎样形成?”等问题。
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探索民间武德内容及其成因,以期阐释武德的意义,并为学校武德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约束民间武术群体行为的武德为研究对象,并进一步分析民间武德的成因。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以“武德”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得到相关论文4000余篇,以其中相关度较高的23篇论文为核心,归纳出武德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而搜集相关专著十余本,进一步掌握了核心概念——武德的具体内涵。
2.2.2 访谈法
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在2020年4月~2020年7月期间,对河南省安阳市、开封市和郑州市的12位民间资深武术传人进行访谈。访谈以武德为主题,围绕武德的重要性、武德的具体表现及武德的由来等问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进一步掌握了武德的相关内容及背后因素。
3 武德在民间武术群体中的体现
3.1 “尊师重教”与“尊师重道”下的谨遵师命之德
作为传道授艺的武术历来将尊师放在武德的首位。
在武术人看来,尊师是个体拥有最基本良知和正确价值取向的体现。即便在今日,虽不如过去那样,弟子对师父“言听计从”,而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观念影响下,师父于弟子依然有着“令行禁止”的权威性。尊师不仅表现为恭顺的态度和礼节,更要在习武、施武的过程中敬重师父的权威地位。
尊师贯穿于习武、用武的全过程。
首先,习武时的谨遵师命。弟子在得到“师父的东西”前应按照师父的要求练武,怎样练、练多少、练多久都要听从师父的安排。在武者看来,不遵师父教诲则会妨碍其功夫的提升,是无德的表现。
其次,比试时的谨遵师命。弟子能否与人试手、与谁试手、怎样试手,都要经过师父的许可。一是避免弟子功夫不到家而丢了本门的脸面;二是规避青年人争强好胜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三是弟子应勇于担当比试的责任。尽管众多民间武师有着丰富的交手经历,但一旦年老时仍难以应对少壮之力。当有人对师父提出切磋或挑战法术时,弟子应首先应对挑战,以确保师父不会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威胁。弟子的应战在于维护师父的权威,亦是尊师的体现。
尊师还表现在尊敬他人之师。武术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比试时你可以把徒弟全撂倒,但不能动其师父。要是动了对方师父就是没有武德的表现,且此类事件很快会在武术圈内传开。”L先生认为,尊重他人之师已成为民间武林的共识,是武德的内容之一。这不仅是一种敬老行为,也是武者求艺的渴望的表现。
从现场考察来看,年轻人之间的切磋武艺,彼此对抗通常较为激烈,而当他们与老年人玩拳时,则会变得十分规矩,甚至呈现出完全一副逆来顺受的景象。
如D先生所说:“年轻人到这里来就是给老年人‘打’的,他们岁数大了不能激烈对抗,但内在的东西还是有的。年轻人通过挨打才能学到他们的东西,他们看你性格好才会更乐意教你。”
在异域武技不断进入的背景下,诸多拳种共同归化到中国武术之下。身怀技艺的师父成为了武术的化身,尊敬师父就是尊重武术。
由此,尊师重教体现为尊重己师,是对师父传道授业的恩情报答;由尊己之师到尊他人之师则是尊重武术的另一种体现,是由“尊师重教”到“尊师重道”的升华。尊师之德的体现形式便是“谨遵师命”。
3.2 “德艺双馨”下的“精艺”追求之德
民间武术界一直遵循师徒传承的方式,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实现武术血脉的延续。弟子被寄予传承衣钵的厚望,承担着光大门户的重任。尽管“德艺双馨”指向品德和技艺两方面内容,但在民间武者看来,孜孜不倦的追求技艺本身就是一种必要的武德行为。武者需要打熬筋骨、打磨精神以取得技艺的提升,即追求“精艺”。
不追求“精艺”的弟子是不讲武德的体现。
首先,不追求“精艺”的武者有愧于师父的栽培。师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授艺,要经过示范、领做、拆招喂招等多层程序,且每道程序又需要无数次的练习。三心二意的弟子对不起师父的辛勤付出,也伤害师父对于武术的情感。
其次,不追求“精艺”的弟子有愧于先贤创拳之艰辛。数代先贤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创拳,拳理的建构、技术的塑造、以“武”服人的经历等都是先贤心血的结晶,不追求“精艺”即可视作不敬之行为。
再次,不追求“精艺”的武者使武林蒙羞。武者不追求“精艺”不但无功夫傍身,且给人留下武者意志不坚的形象。使大众对武术育人的功能产生质疑,进而无法领会武术的真正价值。
“德艺双磬”使德与艺处于同一位置,武者时时刻刻都在严格要求自己,以实现技艺上的突破。武技精湛是习武者在武术事业上高尚武德的反映,也是习武者敬业精神的表现[4]。在民间武术发展的过程中,技艺本身已被提到德的高度,追求“精艺”即是武者讲武德的重要表现。
3.3 “功夫”与“拳理”匹配下的求真之德
“功夫”与“拳理”匹配则要求武者实事求是,正视自身的功夫而不妄言。与其相对的是耍“嘴功夫”,耍“嘴功夫”因弄虚作假而被民间武者所唾弃。
首先,耍“嘴功夫”欺骗大众情感而被贴“骗子”标签。善于耍“嘴功夫”者使武术披上玄幻色彩,理性“观众”视其为假;感性“观众”受其迷惑而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发现追求为虚而视武者为骗子。
其次,惯于耍“嘴功夫”者使拳理威信降低。众多民间武者认识到:武者只有达到相应的功夫水平才能理解拳理的内涵,也唯有如此才能指导他人习武。擅长“嘴功夫”者缺乏对拳理的正确理解,其以自身错误的认知指导他人习练武术,致使他人对拳理愈加困惑。
再次,善耍“嘴功夫”者毁坏武术声誉。夸大功夫的结果是进一步走向虚假,由起初的真假参半而走向完全的虚假。在众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技击效果,耍“嘴功夫”者反而自认为是功力深厚的表现,标榜自身的正宗地位和武术的玄奥博大。正是这种行为,导致大众对武术的嗤之以鼻,使先贤千百年来积攒的武道声誉毁于一旦。
民间的武德要求武者“功夫”与“拳理”相匹配,即要求武者实事求是,展现自身的功夫而非拳理所要追求的功夫。在推手切磋时,老年人常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要作假。在他们看来,实事求是、贴合实际是讲武德的表现。他们以言行一致约束自己,不做虚妄的夸张。“功夫”与“拳理”相匹配是武者求真的表现,亦是维护武术荣誉的手段。
3.4 “君子人格”为特征的守约之德
武者的守约是指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民间武术虽没有明文的比试规则,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默认的规矩。遵守施武规矩即是遵守大众道德规范,体现的是武者的“君子人格”[5]。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忌偷袭。据L先生回忆:“有次一个人想试我的功夫,在后面偷袭我,幸好被我发现。当时就告诫偷袭者说:下次不要这样了,假如我没反应过来,我就会受伤;假如我反应过来了,予以反击,你就会受伤。这样做很危险的。”尽管民间武者追求技击并期望能够应对突发情况,但也尽力规避可能发生的危险,不必要的伤害被视为无意义的行为。
其次,切磋技艺应在共识下进行。武者切磋技艺时不可突然变换模式,如在“角力”时突然发力、用脚勾绊、忽然转向等,这些都不被允许,其目的是能够“安全格斗”。
再次,比试切磋时,要“点到为止”。民间武者的比试切磋没有显性规则,众人都在君子协议下进行,如何分出胜负便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试中应做到点到为止,即对方表示“承让”或自己感到双方差距后,便要停止进攻。如果一味坚持分出高下而“胡搅蛮缠”抑或是“死缠烂打”,则是不守规矩,亦被视为不讲武德的表现。
守约是用武的规则,也是民间武者对安全切磋的追求。除去武者的身份,他们是拥有普通生活和家庭的普通市民。在这一背景下,武者必然选择“不受伤”和“不伤人”为用武原则。由此,守约成为民间武者共同的默契,其主旨是保障武者比试中的安全。不守约者则有致人受伤之嫌,是不讲武德的体现。守约进一步形成了武者切磋技艺、不分输赢的理念,从而避免了因一争高低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它是武者的自我克制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表现,是光明磊落施武的做法,体现的是武者的“君子人格”。
3.5 “弃输赢”理念下的“捧场”之德
现实环境使民间武者不再致力于输赢之争,捧场也成为武者的武德体现。
民间武者为促进“同脉血缘”的联系及自身宣传,门户之内通常会举办带有仪式性的活动,如收徒仪式、新馆开业、年会等。此时往往武林人士齐聚,较技切磋也是必然。较技时客方应“谦虚”以保存主方颜面,不能拼尽全力地一味争赢,更不能“胡搅蛮缠”地乱打一通。客方则需要有所牺牲以取得良好效果,使主方的武术技法得以展示。
“一次我被邀请去参加年会。其间进行推手切磋,我是逆来顺受,他‘打’得也很开心。事后他跟我说:‘侬真是武术界的模子。’”(L先生)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民间武者的切磋实现了由“暴力”到“文明”的转变,不能“竭尽全力”地比试难以分出胜负,致使输赢不再重要。
民间武者的比试切磋也失去了“生命相搏”的必要性,甚至“尽力而为”使身心受累也被视为不当行为。时代背景使民间武者形成了情感上的共同体,相互捧场也就被视为讲武德的行为。
武德是适于武者行为的规范,体现的是社会对武者的诉求,也是民间武者的道德共识。武德成为师父管理徒弟、武术文化改造武术人的一双“看不见的手”[7]。这双“看不见的手”之所以拥有神奇效应,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层次的关联。
4 武德在民间形成的文化归因
4.1 “中华孝道”促成了武者尊师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8]。
民间武术在师徒传承过程中,拟制了类似父子关系的师徒关系。对弟子而言,师父有等同甚至超越父亲的情感和权威。师父通过授艺,打造弟子的立世资本,并传授其在世间行动的伦理。这一改造也使得弟子信赖师父、依赖师父,对于许多弟子而言,师父所传授的武技使弟子成为“完人”。
“我父母共有九个孩子,只成了我和哥哥两个。小时候体弱,脖子上长了很多瘤,你看,现在还有疤痕。那时穷,把所有的钱都给我看病了也没治好。后来跟师父练了拳,才慢慢好了。”(L先生)对于许多武术人而言,正是练拳给了他们正常的生活。
郑曼青先生曾言:“则以为德于我者,莫过于拳。”[9]除获得身体的康健,弟子还获得了“门内人”的身份,弟子以师父的名号化解与别人的冲突,师父在此便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此外,旧社会的普通阶层通过习武而获得对抗恶势力的资本,进而从内心走向强大并能够“抬头做人”。
中华孝道为弟子报恩提供了一条路径,使弟子能够“事师如父”。谨遵师命是弟子讲武德的表现,也是中华孝道的表达方式。
4.2 “勇者不惧”支撑了武者的“精艺”理念
勇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品格。面对列强“中华民族,不武之民族”的曲解,梁启超先生愤而写下《中国之武士道》,列举七十多位先贤以证实中华民族“勇于涉险”“勇于承担”的精神品质。勇德与临危不惧、泰然处困联系在一起[10]。
图4所示为平面液膜近反对称波形表面波增长率随欧拉数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随着液流欧拉数 E ul的增大,表面波增长率增大,而且支配表面波增长率支配波数都增大,说明液流欧拉数也是液体的不稳定因素。
勇作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而深入人心,勇者往往名留青史。项羽“破釜沉舟”、关云长“单刀赴宴”、谭嗣同“英勇就义”及“狭路相逢勇者胜”等英勇事迹,塑造了国人对勇武的崇尚。
勇德使民间武者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在勇的推动下,武者致力于对“精艺”的追求,从而形成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的良性循环。在武术人看来,不具备勇之品格的人不能称为武术人。在面对不得不战的场面时,武者要有敢于应战的勇气。在旧社会遇到类似情况,不敢应战,就会被别人视为胆小无能,可能连饭碗也端不成了[11]。
“勇者不惧”的教义,使武者抛却胆怯而习练拳艺。“勇”使武者敢于主持正义,驱赶恶势力,进而成为仁者。
4.3 “知行合一”思想使武者以真为“善”
在孔子看来,一个“君子”应当是言行一致,所言不能夸大其辞[12]。王阳明将“知行合一”作为道德根本,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人的学识、智慧只有通过付诸实践才具有价值。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未有学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为学”[13]等都强调了“行”的根本性,只有经过“行”之检验才是真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重要的哲学家大都认为“知”和“行”必须是统一的,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善”[14]。在“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以“言行一致”为美德。
“知行合一”使民间武者以真为善。具体表现为“拳理”与“功夫”的匹配,即以“功夫”讲“拳理”而不妄言。诸多拳种将“不妄言”作为武德内容之一,正是习武者对言行一致的追求,也使他们唾弃“嘴功夫”。“嘴上一套又一套,口吐白沫还不停……”(X先生)“有些大师经常在背后说哪个哪个被他摔了,这有意思吗?”(Z先生)。这种行为深受“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思想下形成了民间武者以真为“善”的武德标准。
4.4 “移情”思维与“和谐”理念坚定了“守约”之德
移情是为了理解对方,设身处地体会对方的思想、感情和处境[15]。它暗含着“推己及人”和“推人及己”的思维。移情的思维方式自孔子而始,“子贡问孔子说:‘有一言可以终身性质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移情”思维,它箝制了冲突的发生,是一种和谐的思维理念。“和”文化在中华民族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成语都表明了国人对和的向往。与人和气、为人和善是优良品德的标志。
民间武者同样追求人际和谐,并通过移情的思维方式构建了“守约”的切磋原则。武者之间的冲突往往起因于比试,一方利益受损则会愤而反击,致使形成“冤冤相报”无休止的困局。在移情思维下,武者形成了摒弃输赢的理念,维持双方的颜面而达到和谐的结局。“孙露堂先生经常这样说:与人切磋试手,点到为止,给人家留个面子,就是给人家留一个饭碗。你让人家一败涂地,还让人家怎么收徒弟。不给人留面子,就等于不给人留活路,大家都拖家带口,都不容易。”(Y先生)隶属同一群体的民间武者并无深仇大恨,其比试也多为点到即止的方式。为避免矛盾的发生,大家都要在约定的规则下进行,即摒弃偷袭、突然发力等不道德行为。
正是在移情思维与和谐价值观下,民间武者形成了“守约”的比试原则,守约也成为了众人必须遵守的武德。
4.5 “面子文化”引导了武者的“捧场”行为
“面子文化”是理解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关键,鲁迅将其称为中国人的“精神纲领”,林语堂则谓之为统治中国人的女神[17]。
很难讲清面子究竟是什么,但武术界的共识是它与人的心理情绪联系在一起,通常涉及人的自尊、名声、权威、地位等方面。“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的民谚充分说明了脸面的重要性。中国人的“面子”就像是南洋岛民的塔布一样,是一种不可否认的潜在力量[18-26]。
“面子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民间武者,使其注重保存对方的颜面并生产出“点到为止”的比武方式。比武中的胜出者要拱手作揖称“承让”,落败者要回礼说“多谢赐教”[27-31]。传统武术群体将实战作为检验和提升功夫的手段,但很少能够见到他们比试的场面。因为出于保全武者脸面的考虑,比试时一般不允许外人进入,更禁止对比试过程进行录像。在追求技击的民间武者看来,败于他人无疑是一件丢面子的事,而“给面子”则要做到不使对方落败[32-34]。
正是在这种情景下,“捧场”被视为给对方最大的“面子”,是一种施予别人恩惠的表现。“捧场”维护了主方的名声,稳定了主方在武林中的地位。正是在“面子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民间武者的“捧场”行为,它被视为一种讲武德的表现。
5 结语
武德是约束武者行为的规范,它是武术群体道德共识的反映。对于武德内容、成因的清晰阐释,有助于习武者理解并遵守武德标准。
千百年来,民间武者在中华传统文化和现实训诫的作用下,形成了以“尊师”“精艺”“求真”“守约”“捧场”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体系,映射着“百善孝为先”“勇者不惧”“移情”“知行合一”“脸面”“贵和尚中”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
民间武德共识用以评价武者的善恶,也是武者行事的依据。民间武德的形成有其深层的含义,它以尊师为纲而维持了武林的秩序,“精艺”“求真”使民间武术得以有效传承,“守约”“捧场”使武者在追求功夫的同时也安定了社会。
民间武德共识是基于民间武者的生存状况而成,在很大程度上只适应于民间武者的行为要求。不同群体应依照中华文化和自身现实两方面因素构建武德体系,使武德教育得到有效开展以发挥武术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