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与路径探析
2021-12-31马潇祺
马潇祺
(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于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内容。高校担任着为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开展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近几年国内高等院校陆续开展劳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落后、管理机制缺乏、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进行劳动教育的场所有限。
(一)教育理念落后
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仍停留在以往的历史阶段,未能及时更新,认为劳动教育仅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与高校无关。在教育内容上,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教育、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方面,而一味强调社会实践而忽略劳动教育的思想教育的技能培养,使得劳动教育人才的培养只注重外在从而忽略了内在的精神品质。在教育目标上,部分高校的目标不明确,没有契合新时代要求去培养劳动素养。此外,与高校配合培养人才的家庭和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也有所偏差,家庭教育中忽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将劳动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而社会长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相对低下,认为智力培养高于劳动教育,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认知有待跟进[1]。
(二)管理机制缺乏
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高校管理机制缺乏不成体系。在教学管理上主要体现在,高校未设置完善的教育系统,课程设置不完善,未设置专门的指导教师来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正常开展,组织活动不成体系,没有计划性,也缺乏专门供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场地,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相应保障措施也非常缺乏。在机制建设上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后续的目标规划和落实也模糊不清,执行计划也不具备可行性,这就导致劳动教育成效甚微。在教学评价上主要体现在,高校对劳动教育没有设置完善的考核机制无法有效地评估劳动教育成效,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也要关注学生课程的完成度和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例如部分学校仅仅以期末的一份实践报告来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和考核,忽略了劳动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使得劳动教育流于表面且成效不明显[2]。
(三)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
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发现,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置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仅仅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劳动教育,这与劳动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符合的,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忽略了劳动教育的内在培养。而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对于课程缺乏系统规划性,负责劳动教育课程的指导教师缺乏系统地培训和指导,进而转化为无法科学系统的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技能,在进行社会实践时无法给予到位的指导和保障。此外,在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制定上也存在问题,部分高校由于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把握不到位,使得劳动教育的课程偏于传授某一项劳动技能或社会实践的开展,而忽略了劳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在劳动素养习惯和幸福感的培养[3]。
(四)劳动场所有限
各高校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劳动教育场所有限,无法容纳学生长期的劳动教育实践。现如今各高校后勤保障机制健全,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配置完善,有的则是外聘承包后勤公司一应包揽,校内的环境管理、食堂打扫、宿舍管理等都有专人专项负责。此外,很多学校没有自己的工厂、农场等,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活动安排上极具被动性,且无法系统地进行生产技术性的劳动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学校尝试多种形式来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活动,如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但场地仍然受限,岗位不足以满足现有大学生的实践,从而使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趋于单一与固定,进而影响到劳动教育成效[4]。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新时代下高校劳动教育发展势头猛进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高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过于单一
高校单一的评价机制促使学校忽视劳动教育,使得高校人才的培养出现了偏差。首先,现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相关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技能培养不受重视,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配置充足的专业指导老师,给予相应的基金扶持,并寻找可以实地操作的劳动教育场地,这些往往费力费神且有一定的风险,而目前劳动教育保障措施薄弱自然被高校边缘化。其次,高校也存在着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现象,因为招生指标及教育经费和高校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为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高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而劳动教育相对就会被放在比较边缘的地位。再次,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毕业率和就业率,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业考核成绩和升学考试,而与就业和升学无关的社会实践类活动被安排在大三、大四,但并不鼓励学生参加,即使开展了也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因此,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评价指标中的比重直接影响了学校的重视程度和落实成效[5]。
(二)家庭劳动教育不到位
首先,学生的家庭教育理念各不相同,对于劳动教育的认知不一,体现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差异大。有的家庭自小重视培养孩子勤劳的好习惯,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的家庭则是忽略劳动教育,更为重视其他文化教育,有的更是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匮乏,综合素质差。其次,家长受以往的应试教育影响深刻,认为“学而优则仕”,将升学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基本都花费在知识的学习上,而对于劳动教育则认为可有可无、并不重要,所以学生的劳动教育在进入大学前基本属于缺失的情况。再次,现在的家长不能及时更新劳动教育的理念,而家庭教育又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就不利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无法配合高校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三)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文化因素。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存在着重视智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认为读书者比劳作者拥有着更高的社会地位,也获得更好的生活待遇,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社会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力度薄弱。直至今日,部分社会人仍停留在过去的文化价值理念,未能准确地认识到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未能深刻地理解劳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而社会又是劳动教育有效进行和开展的重要一环,这使得高校进行劳动教育的效果不佳。二是科技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因技术的使用为工厂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营造了厚利,这就导致大量的体力劳动工作者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被技术取代,使得社会更倾向于高效精准的科学技术而忽视体力劳动,更注重人才的科技掌握水平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忽视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因此,社会受文化因素和科技因素的影响,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忽视了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4]。
三、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
为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高校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
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教学活动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指导者”,二者对劳动教育能否有效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针对“指导者”在设置教学考核标准的同时,应该建立奖惩制度,如可将劳动教育的教学成果纳入评优评先的相关标准,也可鼓励教师积极的开展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课题,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这将会大大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为劳动教育提供有效助力。其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是意义重大,在设置教学考核标准的同时,应该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主动性,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传授,也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感染,还可以利用高校的校园文化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劳动的价值。因此,只有教师学生双方一同努力,充分调动二者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获得劳动技能领悟劳动精神。
(二)家校社会一体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由于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强,不只是涉及到知识的传授,还涉及到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精神的培养,且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这就告诫我们进行劳动教育时,应当融合各方的助力,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但绝不是劳动教育中的唯一承担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高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努力。因此,在高校进行日常劳动教育的同时,可通过微信群等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家长更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能提高家长对学生劳动习惯和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可通过假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和精神的同时也能增进亲子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高校也可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助于高校及时了解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有助于学生及时接触社会,在进行劳动的同时了解自身不足积极地改进,进而激励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后,高校还可以让学生去企业农村等开展职业体验义务劳动等,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综上可知,建立家校社会一体化的协同劳动教育格局势在必行[6]。
(三)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课程设计
为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要确定高等院校的顶层设计负责人并进行相关培训,使之可以切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方向正确基础上有序开展劳动教育,落实责任也可以起到很强的督促推进作用。其次,高校提供尽可能完善保障措施,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配置优秀的指导老师,保证理论知识传授的科学合理性,了解并积极学习劳动精神,而针对劳动教育场所有限的问题,除了学校自建劳动场所之外,还可征用社会公共资源和企业的相关资源。再次,关乎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内容上应当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劳动教育的传授不在于某一门技能的培养,根据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在课程形式上应避免单一化,多种形式才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和传授者的热情,应结合学习者专业特色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课程的考核上,应针对劳动教育的教学者和学习者设置科学系统的考核机制,积极鼓励大家反馈相关意见,促使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进[7]。
(四)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基于劳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必须设置多元科学的评价体系。劳动分为生产和非生产的,所以劳动教育可分为生产和非生产的劳动教育,形式多样需要评价体系的设置多元化科学化。各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可将其作为学生德育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并设置完善的评价机制,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评价体系的设置需注意:一、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上可采取量表,访谈法、个人成长档案等形式的综合运用,评价主体可考虑自主评价、他人评价和群体性的评价相结合。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情感态度的外在表现进行调查做定量研究,结合多元主体的相关评价作定性研究。三、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学生设置成长档案,进行日常观察及时记录、评价和反馈等;总结性评价主要体现为收取实践报告、心得体会等。四、利用现代技术方法。可借助建设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处理和评估,线上评价体系可包括课程学习情况,劳动实践相关表现,个人成长变化等,更加全面系统地进行劳动教育的评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