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义和对策

2021-12-31高晓东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品种改良畜牧业畜牧

高晓东

(宁武县凤凰镇综合服务便民中心 山西忻州 036700)

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畜牧经济进步具有显著价值作用,为创设和谐良好的畜牧业市场环境,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现代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及宣传。

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意义

(一)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就我国农业与经济发展形势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相较于种植业,畜牧业有着注入回报效率快、资金投入少、技术容易掌握以及受自然因素限制小等特点,发展现代畜牧业能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助力,这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极为有利。

(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新时期,我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可持续发展道路愈发清晰。我国农产品供给也由最初的生产不足,发展到现在的供需平衡,这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模块,其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与剩余农产品之间的转化、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巨大推动作用[1]。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策

(一)扶植龙头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分散小户种植不利于新型饲料与养殖技术的普及,需要扶植龙头企业,其往往拥有更先进的合作模式、科研实力和管理方式以及更严格品质管理,其产业链是标准程序化和模式化的,对于小型畜牧企业而言,选择生产合并或者选择企业标准更易降低风险并被市场接纳,可以快速投入市场获得利润。因此实现规模养殖集群,更新养殖方式、加工方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改变养殖模式

在现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全面分析现有畜牧养殖方式的不足及缺陷,以优化畜牧养殖模式为切入点,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突出综合发展、各有特色、你我不同及集中连片的特点,进一步持续拓展单元养殖的规模,逐步向工厂化、规模化及集约化方向转变。此外,不得脱离现代畜牧业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气候条件,从根源上改变原有潜力不足及收入结构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走出一条贴合实际且增产增收的生态型、效益型畜牧养殖道路。

(三)发展商品有机肥及绿色(有机)食品等相关行业

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促进秸秆、粪便等有机肥资源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的节本提效、提升农产品质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市场,是能够直接提高农户改变施肥制度后的经济收益的有效方式。将有机肥资源合理消纳利用,不仅能增加养殖企业的收入,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2]。

(四)加快转型升级

畜牧业不同于其他类型产业,其产业链条相对较长,能满足“前拉后带”的要求,畜牧产品由生产至上市包含种养加销等多个环节,甚至无法脱离兽药及饲料等其他行业的支持。因此,建设现代化畜牧行业需要贯彻落实“前伸后延”的工作理念,以社会化服务及流通加工为切入点,予以综合性发力。不断健全利益联结的工作机制,利用带动、联营、合资及兼并龙头企业的手段,提倡企业向加工、种植及养殖等方向进行纵深化发展,有助于打造全产业链条,极大提升其附加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性品牌。

(五)发展产业化经营,建立全产业链

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规模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同时,建立畜禽交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养殖效益。

(六)重视防控,强化标准

现代畜牧业的建设受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影响很大,我们应认真贯彻疫情防控条例,打造“养、防、检、治”一体化的防控体系,不但做到免疫与扑杀相结合,而且也要处理动物疫病检测、强制性免疫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工作,要做好重点病种防治计划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保证现代畜牧业得以良好发展。与此同时,应加大对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相关畜牧投入品的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并宣传投入品有害物质检测标准,使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得到有力提升。

(七)增加对家畜改良工作的支持

家畜改良工作具有长期性和综合性特征,需要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支持,这意味着相关单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在畜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可以鼓励开展家畜改良工作,因为这些地区畜牧资源丰富,种源十分多,更容易挑选出优质种源,同时资金充足,人才较多,可以支撑良种培育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家畜改良技术的成熟,水平不断提升,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不断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家畜改良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不仅要立足于当前,还需要考虑未来市场发展需求,借助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开展这项工作[3]。

(八)强化队伍建设

构建完善的畜禽品种改良方面的教育培训体系,有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教育培训内容应以解决当前畜禽品种改良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重心,可以选择短期、脱产、专业技术以及综合能力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并且合理利用“校企合作”“送出去、请进来”等模式,提升畜禽品种改良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还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与留住,才可以优化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团队的结构,最终提高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的成效。

三、结束语

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占据“保供给、惠民生、促稳定”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受改革开放进程持续深化的影响,促使畜牧业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早已由传统的单一化畜牧养殖业向多元化的现代畜牧业转变。加速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进程,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性举措。

猜你喜欢

品种改良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提高基层畜禽品种改良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