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研究生多方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31陆建波孟一帆闭应洲
陆建波,孟一帆,闭应洲
南宁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新工科建设是对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国际竞争新形势及立德树人新要求[1]。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地方院校应该充分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紧密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协同创新导师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研究生多方协同创新培养新模式,从而为地方培养高质量、多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新型工科人才支撑。
地方院校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及规律性。本研究以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例,探讨多方合作、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突破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研究培养中所遇到的限制,探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规律性。
1 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1 导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培养手段单一
地方院校受限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学校薪资待遇水平、建设经费,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科研项目资源相对不足。研究生培养大都采用单一导师制为主的,双导师制为辅的模式。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研究生和导师的比例失调情况,一个导师甚至会带十多个研究生,单一导师或双导师都难以保障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组织学生进行学术研讨,难以结合研究生的个人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容易受导师个人学识与知识结构所限,难于指导研究生开展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研究课题;培养手段较为单一,研究生培养主要以完成学位论文或者协助导师开展一般性实践项目为主,未能充分突出探究性和创新性;加之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内生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2]。
1.2 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能力的挑战
计算机学科作为前沿学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国家战略部署背景下,需要与各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与应用,科研人员也不应局限于单一的学科领域。研究生作为未来科研中坚力量的主要培育对象,亟需在其培养环节中引入前沿性、交叉性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较为封闭。一般高校内部按学科、专业划分为不同的院系,相互独立,院系间的老师与学生交流有限,相互间缺乏长期有效的跨学科合作、交叉融合的协同人才培养实践。在高校的外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受自身发展与生存、驱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长期的、有效的协同机制,也难以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这些不足具体体现为:具体导师或单学科团队指导的学生创新能力易受导师的学科、研究方向限制,缺乏前沿性交叉性的课程、实践环节,行业应用实践与科研训练较为单一[3-4]。
1.3 建立“产学研用”研究生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长效机制的挑战
在国内,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在产学研合作的中后期,合作经费保障难以持续。目前协同培养大多是专项项目经费投入和管理,随着项目的人事调整,专项经费难以维续,企业、单位在协同培养中获益不明显情况下不会继续投入,合作中后期容易出现参与单位参与度、积极性不高,发挥作用不强,联合培养流于形式等问题。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大部分产学研协同培养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也明确了参与方的责、权、利,但缺乏持续可操作的投入、利益共享分享、评价等机制,难以保证协同培养长效运行[5-6]。
2 新工科背景下多方协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1 建立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突破单一、双导师制的限制
由不同知识背景和学术能力的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突破单一、双导师指导下带来的学科局限。研究生导师团队能够发挥专业互补、研究方向互补的优点,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研究内容、课程学习计划、论文的选题等[7],在培养过程中给予研究生充分的指导,可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效解决了单一导师或双导师时间保障问题和导师与与研究生交流沟通不便问题,也将团队资源发挥到极致。在导师团队协同培养下,学生科研过程中和多个导师交流,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获得更多的多元化学术指导机会,能够打破思维局限性,在不断地交流碰撞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无形中为导师间的学术交流搭建了交流平台,活跃学术研究氛围,对导师研究和指导水平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8]。
在实践中,我院组建由校内导师、其他院校导师、企业导师和行业导师相互协作的导师团队。20名导师团队中,校内导师11名,校外导师9名,校外导师所占比例接近一半,且来源于不同的院校、企业,导师团队成员具有各自的学科与技术优势,能为研究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方向的科研创新能力的指导。校内导师主要以自身或联合的科研课题为主要依托,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校外导师遴选于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能有效的指导研究生结合具体的研究领域与方向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具体实践中,导师团队根据研究方向划分为3个方向团队,学术活动平时以方向团队为主,研究生入学后,可根据主要导师的情况,加入对应方向的导师团队参与相关学术活动。为突破研究方向的限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参加不同方向的导师团队的相关学术活动,以拓宽学术视野。
2.2 建立多学科协同创新指导模式,突破单学科限制
为了突破学科壁垒,培养研究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以融合多学科的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培养载体,整合多学科科研、教学资源,进行项目技术攻关与成果共享,努力促进学科群共同发展,构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养环境,形成有效的研究生多学科协作培养模式,促进不同学科间师生有效专业合作与交流,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4]。
在实践中,我院以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级重大、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为实际载体,动态组建包含计算机、文化旅游、统计分析、电子信息、教育技术、地理信息多学科协同机制。以共同完成科研项目研究内容为基本目标,促进学科共同发展、培养跨学科人才为重要目标,整合与优化各学科的科研与教学资源,注重各学科知识结构协同,组织团队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开展学术沙龙,实现学科知识移植,在协作研究中实现各学科的有效融合,在各学科间充分吸收各自的长处与优势,构建知识协同的研究生培养环境,实现各学科的共同发展。
2.3 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合作育人,突破院校封闭式培养
创建以“互利多赢”为基石,校企合作为重点,产教深度融合,新型校企合作培养特色IT人才的机制。
多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多方合作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对接南宁高技术开发区IT企业并兼顾泛北部湾经济区的IT企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开发战略,不断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合作形式,形成校、企、政联动的人才培养渠道。通过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师资引进、教师进修、项目合作、信息共享等多个方面,与南宁、北海等多个城市的高新技术园区,以及中科院软件所、广西科学院、广西人工智能学会、广西电子学会、北京超图软件、广西慧云信息等区内外企业、行业开展深入的、灵活的、多方共赢的合作,多方参与、互利互补,方案共定、基地共建、文化互融。以热点社会问题、重要技术问题为导向,进行科研项目与产品的深度合作,推进省部级以上项目合作申报、联合攻关和构建知识产权、联合申报科技进步奖,实现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多赢。
3 改革实践效果
从2016年起,学科团队以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为载体,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对研究生指导模式进行改革实践。在科研任务驱动及多学科团队指导下,研究生多学科协同创新能力取得明显成效。
3.1 多学科团队不断融合,共同发展。
经过几年的建设,动态组建了一支涵盖信息工程、文化与旅游学、物联网、地理信息、物流工程等学科的多学科研究团队,研究领域涵盖智能物流信息化、数字文化旅游、智慧农业信息化、区域资源环境智能决策等。多学科团队建设中,以学科方向骨干为核心,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动态组建团队,为各类科研项目顺利实施和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队伍保障。
3.2 学科团队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形成良性发展。
近5年,学科团队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重点科技开发项目3项,科研经费达1300余万元。这一过程是逐步扩大的过程,体现了学科团队的能力持续提升,充分融入团队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也充分发挥团队作战,分工不分家的组织制度内生力量。团队在发展中壮大,科研能力在壮大中提升。
3.3 研究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从 2016 年至今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其中 SCI、EI、核心期刊论文 24 篇,发表的论文质量与数量逐年提升,在数据挖掘和智能决策、复杂数据建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每年均积极参加国内专题学术会议,如数据库学术会议、数据挖掘会议、云计算学术大会,并在一些大会上做论文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导师团队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申报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生团队每年均获得区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立项,有力带动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积极参与专利、软件著作权申请,共参与取得 20 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专利 8 项。
3.4 研究生竞争力初显
2016年以来,本团队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4人。毕业研究生选择读博深造率逐年提升到15%,其他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国企、事业单位,就业跟踪调查表明学生的能力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
4 结语
地方院校受限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学校薪资待遇水平、建设经费等条件,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效果上取得突破。在新工科建设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地方院校应该紧密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破自身资源限制,探索多导师、多学科、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培养机制,构建高校、院所、企业、行业协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与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提高研究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