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2021-12-31林明珠邵显都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活动

林明珠,邵显都

(丽水学院图书与信息服务中心,浙江 丽水 323000)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绵延5000多年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根基在于长期实践中培育出来的独具特色又博大深远的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首次明确我国将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传承[2],经典著作是历史文化资源的根脉所在,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升华。经典阅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与挖掘。高校读者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以高校读者为经典阅读推广对象,优化经典阅读推广过程,提升经典阅读推广实效,培养高校读者经典阅读素养,增强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议题。

1 文化自信与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关系

1.1 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强大文化自信

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能够在一个国家危机关头展现出强大的推动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无论是面对武汉封城还是新疆乌鲁木齐防疫、青岛全民核酸检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守望相助,社区干部同心协力、同心同德,无数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保卫人民健康安全,充分体现了我国的体制优势,展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中国抗疫精神的深厚土壤,是中国抗疫行动的动力源泉。

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文化自信表现出全新内涵。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化自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解读,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契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坚定信念和心理归属,是一种强烈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

1.2 文化自信赋予经典阅读新的历史使命

要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以“经典现象”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创新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文化自信,新时代文化自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成长的文化自信心使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明在传承、文化在进步,也赋予历史进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新使命。

阅读经典就是学习、认识和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高校读者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个人成长的过程,是家国情怀教育过程和责任担当意识培养过程,也是创新型人才之崇高人格和高尚品德铸就过程。

1.3 经典阅读推广有助于筑牢文化自信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是高校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的主力军,也是教书育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场所。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4]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高校主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心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其职责所在。在建设文化强国目标下,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经典阅读推广,依托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专业的信息服务功能,主动融入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引领读者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现状

2.1 文化自信与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以“文化自信”+“经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底,共得到相关期刊学术论文236篇、学位论文59篇、会议论文5篇。其中,2017年以前的学术论文仅23篇(包括学位论文);大部分学术论文发表于最近两年,其中与大学生(或者高校)相关的研究为65篇,占比21.7%。同时,以“经典阅读”为主题检索得到相关学术论文2 727篇,以“文化自信”为主题检索得到相关学术论文16 544篇。可以看出,最近几年不论是经典阅读还是文化自信相关研究都是学术热点,而以“文化自信”+“经典阅读”交叉研究为视角的课题方兴未艾,其中以大学生(高校读者)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许多学者对于高校图书馆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经典阅读推广作了探讨。李卫红[5]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核心,与大学的传承创新功能相联系,指出经典阅读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杜安平、周期玉[6]在分析文化自信内涵后引出经典阅读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来源和实践要求;王家莲[7]重点分析了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经典阅读推广的意义在于为文化自信提供智力支持,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人才支持;杜永华[8]在分析高校图书馆实施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经典阅读推广现实背景基础上,阐述其价值意义在于为文化自信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以及为经典阅读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李杏丽等[9]对河北省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开展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调研,得出河北省高校图书馆积极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着力于增强、提升高校生这一阅读群体的文化自信心。

2.2 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20全民阅读报告》[10]显示,经典名著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图书类型,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对选择阅读内容偏好不同,90后、00后(覆盖了大学及以上学历青年)更偏好网络文学等流行文化阅读。据人民论坛课题组策划的“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结果,中国公众对传统文化理解处于“认同高、认知低”的困境[11],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高度自豪感,然而对具体经典著作缺少深入了解。这与某些高校经典阅读现状调查结果类似,即绝大部分高校读者对经典阅读重要性相当认同,但是阅读的经典著作数量不容乐观,能够坚持长期阅读、花大段时间进行专门阅读的不多[12]。

很多学者都对高校经典阅读推广的困境进行过探讨。朱凤丽[13]分析高校经典阅读推广深受网络时代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电子浅阅读带来的挑战影响;刘升[14]提出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存在对“经典”理解过度狭隘、对经典资源认识及利用度不高等问题;刘玉勇等[15]认为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承及文学素养上的不足阻碍了经典阅读推广。据文献调查结果分析,多数学者都提到影响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读者素养不足以支持经典阅读;其二是“动力”不足,过分重视升学或就业,功利性阅读目的使经典阅读难以获得充足时间;其三是引导不足,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碎片化阅读方式必然导致浅阅读流行,更为精深的经典阅读则缺乏引导,难以进行深入阅读,随性、盲从阅读使更多读者对经典阅读敬而远之。

3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路径

3.1 将经典阅读推广融入思政教育和素养教育课程

大学生涯是青年学生培养高水准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而经典著作是历史文化资源的精华体现,素有“第二课堂”之称的高校图书馆不应当忽略对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的引导培育。高校思政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本质是教育高校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6],引导经典阅读有利于思政教育深入开展,有利于高校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更有助于高校生对传统文化的审判性继承。目前高校“国学热”方兴未艾,推动了部分高校以“国学教育”为主导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兴起,“国学热”离不开浩瀚如海的经典著作,“国学教育”也离不开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高校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思政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将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与多学科交叉研究课程相融合,从而有助于高校生从多视角、多维度感悟经典著作意蕴,在不断学习中培养文化自信心。

3.2 跨界营销模式助力经典阅读立体化推广

当前跨界营销模式盛行于商业和泛娱乐业,比如将流行网络文学作为热门IP运作,使之成为现象级影视娱乐产品;将著名地标、地域文化宣传与商业活动完美嫁接,使商业营销更为火爆、广为人知。高校经典阅读推广也可以借鉴这种成熟于商业运行的营销模式,“跨界”开展活动,迎合年轻化受众的心理需求,使经典阅读推广更深入人心,更“接地气”。经典阅读不仅仅是“读”,还可以有“说”“做”“写”等行为,形成立体化阅读。比如同济大学开设的“闻学展堂”,不仅是古代书画展,还配套解说中国古代风俗人情;多校盛行的经典诵读比赛、誊写古籍活动、诗词大赛、“最美传承者”知识竞赛等;厦门大学图书馆连续举办的拓片修复与古籍装帧培训班,与该校人文学院历史系合作设立的“古籍修复实习基地”;浙江大学、安徽大学、沈阳大学等多所高校图书馆与外单位联合开展的“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等。

3.3 “线上”+“线下”多媒体全渠道推广

经典阅读是一种体验式阅读活动,它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不是瞬间性、一蹴而就的,是长年累月、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该重视提升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氛围。从阅读空间设置、书库布局到活动开展氛围都应当以人为本、以小见大,营造沉浸经典阅读的体验。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高校开展经典阅读推广不应仅仅限于“线上”宣传、“线下”活动的模式,而应该全渠道宣发、多媒体介入运转,共同营造吸引读者投入的经典阅读氛围。如官方微信号、微博号、移动APP、网站主页,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不应各设阵地、重复作战,而应该相互契合、深度融合到统一活动平台,灵活利用各自优势,推动经典阅读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3.4 运用新技术加强馆藏建设及保障资源开发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5G拓展应用定调。5G网络快速发展深刻影响文化传播速度与信息交流深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新技术逐渐成熟,推动智能应用的落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之势。高校图书馆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经典馆藏建设也应该依托新技术,实现数字资源与传统纸质资源的互补开发。比如利用超星、博看等基于数据库开发的APP,对传统经典馆藏进行数字化推广,通过高清视频、语音、图文等形式,让读者轻松获取资源;利用VR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建立虚拟图书馆,优化经典馆藏资源,通过大数据满足读者个性化多元化资源需求。又比如这次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读者需求变化助推了各个图书馆线上服务的升级,通过“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方式不间断推送各类数字资源服务。

3.5 重视活动品牌效应并构建评估反馈机制

丰富的馆藏经典文化资源为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品牌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应该打破同质化禁锢,秉承特色化、优质化、可持续化原则,结合经典打造精品活动,推动阅读推广品牌建设,以达到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效应最大化。比如天津大学图书馆已开展多期“知学沙龙”活动;东北大学图书馆已形成 “国学小课堂”等品牌,开展了“古书时光”讲座;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名为“古卷玉籍”的多期古籍书目推荐活动,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之路越走越宽。为了有效提升经典阅读推广质量,打造富有影响力的推广活动品牌,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加强构建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估反馈机制。评估反馈机制是评价、完善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借用线上平台和5G、大数据技术,拓展线上线下反馈渠道,对繁杂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跟踪评价,鼓励读者参与讨论,助力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朝更高目标迈进。

青年一代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强大宣传阵地和优秀传统文化输出阵地,理应转变理念,利用新技术、依托新媒体夯实高校读者的文化自信,通过经典阅读推广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让中国文化软实力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图书馆传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图书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去图书馆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