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及治理路径研究
2021-12-31姜利波
姜利波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 252059)
网络道德,是以个人价值观为标准,通过现实舆论舆情、日常习惯与主观认知来评价公民网络行为的内在规范。网络道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步应运而生,其实质在于约束与规范人之行为,进而形成稳而有序的网络生活秩序。随着虚拟技术世界的充盈和丰富,网络道德与互联网齐头并进,形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已经成为一种隐而有形的新型社会伦理价值。
网络是把双刃剑,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在引导人们疾驰在信息的康庄大道的同时,也引发了信息污染、网络诈骗及网络暴力等负面效应。大学生是标准的“网络原住民”及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由于他们对网上混杂不一的信息甄别能力欠缺加之心智发展不成熟,网络言行、价值取向甚至人格发展皆易被良莠不齐的信息冲击,价值观扭曲甚至缺失成为“常见之态”,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是他们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
柯尔伯格根据人的认知发展阶段,为道德发展划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第一、二阶段为前世俗水平,第三、四阶段为世俗水平,第五、六阶段为后世俗水平。[2]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过程,从在意自己是否得到相应利益转变为开始关注外界或他人对自己的支持或反感。由于当前网络道德规范较之现实道德规范稍显落后,所以大学生线上线下常因缺乏统而有序的价值引导和条件规范,陷入执行双重道德标准而自我无意识的误区,致使网络秩序失序、失度、失衡。
网络道德失范,是指在互联网上因违反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而表现出来的在认知、情感、信念等方面的越轨行为,主要有迷恋、诈骗、谩骂、侵权、低俗和黑客六种类型。在虚拟、多元的网络世界中,各种道德思潮、人生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陷入困境。道德规范的缺位与错位渗透在大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使大学生频频发生无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法律边界的行为,造成网上诸如行为异化、“键盘侠”频现等乱象。与此同时,因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模糊,道德认知不足以及道德自控力较低,他们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蛊惑和诱引,主要表现在:
(一)网络成瘾严重
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享乐主义,在网络游戏中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到的满足感与快感,成为他们心驰神往的追求和目标。他们过于沉浸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并以不受现实规则的约束为乐,将网络当做逃避现实、宣泄自我的平台,在无尽的幻想中迷失自我乃至断送未来。大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首先,长时间沉浸于电脑必然诱发身体器官病变异化,如屏幕长期刺激对视力和脊柱造成不良影响。其次,虚拟与现实对青年是存在绝对冲突的两个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会消解青年人的心理控制力,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者甚至人格异化,人格扭曲。另外,青年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往往是以占用学习与睡眠时间为代价的,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注意力涣散,面对问题时思维僵化,面对疑难时经验浅薄,思维反应能力钝化。最后,大学生群体沉迷于个人移动终端,缺乏必要沟通交流,导致人际关系障碍,造成人与社会间的疏离。
(二)网络暴力滋长
网络暴力又称为网络欺凌,是诞生于网络虚拟平台上的一种行为表现。现如今,网络虽然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发表并传播言论的场所,但同时也助长了网络语言暴力的滋长和蔓延。一些大学生在摆脱道德约束的状态下对他人肆意谩骂和攻击,恶意诋毁当事人,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精神面貌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另有一些大学生沉迷于以战为主要元素的血腥暴力网络游戏,这一行为不仅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背道而驰,同时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及性情养成有负面影响,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大学生审美观扭曲,缺乏正确的价值意识,面对问题时会用消极的心态和恶意的眼光去评判。
(三)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实时、共享的虚拟社会,它游离于现实管控之外,造成诸多信息的来源与内容缺乏可控性和指导性。与此同时,网络法律的不健全,大学生网络道德与安全教育的不同步,导致不良行为时有发生。许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在利益的驱使与“猎奇”心理的影响下,做出诸如盗取他人信息并侵犯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不道德甚至不法行为。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自我法律意识弱、诚信意识淡薄造成的网络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代写或抄袭论文现象严重,不良学术风气蔓延,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现象频发,且屡禁不止;另有一些大学生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出现一定的偏差,由于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怂恿,加入谣言传播的行列,导致社会风气恶化;还有一些大学生,没有用掌握的高科技造福人类,反而利用病毒攻击的方法进行窃听,或对窃听者的计算机强制破解,或在窃听者的电脑中植入木马等方式窥探他人的隐私,进而引发网络偷盗等网络犯罪行为。更有甚者对国家利益与安全熟视无睹,漠视法律法规,泄露国家机密,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影响,成为国家安全的蛀虫。
(四)网络低俗泛滥
美国后现代文艺理论家杰姆逊曾指出因电视的普及导致表象与实质、能指与所指、真实与虚妄的界限日渐模糊。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对终极价值或人文关怀的冲击较电视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中各种戏说、滥情表演受到追捧;网络恶搞,低俗粗鄙的流行语诸如“撩妹”等肆意传播。网络软新闻肆意传播,良莠不齐,这些信息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认知与理解,造成整个社会文化趋向媚俗化与去理性化。此外,新型媒体逐渐成为影响青年群体文化程度及社会化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媒体本应是针砭时弊的舆论良心,但当下媒体为了赚足青年群体的眼球以获取更多收视率,媒体作品制造者所生产的众多低俗、色情、暴力、血腥的作品降低了大学生的审美水准,甚至拉低了他们的网络道德水平,使大学生群体中滋生利己主义、极端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追求低俗”的风气,最终影响大学生主体的行为选择与价值认同。
(五)大学生网络黑客出现
网络黑客是指那些采用不正当手段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法浏览、存取资料等活动的电脑专家或群体,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在网上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破坏和扰乱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与稳定。[3]在非法或违背道义的巨大利益驱动下,从事网络黑客的人员总是在网络中游荡并破除各种前进障碍,尽管他们所涉猎的范围不同,但总会对经济秩序及社会稳定造成威胁,严重危害社会发展,甚至波及国家安全。研究表明,黑客主体的低龄化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其中占比最多的便是高校出身的IT行业的佼佼者,平均年龄25岁,因为他们能够更为灵活熟练地使用网络资源。2019年,四川省公安厅破获了一起以大学生为主要犯罪成员的非法黑客组织,该团伙频频攻击大型网络公司,获取高额非法利益。因此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教育要及时到位,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的大学生误入歧途。
综上看来,网络社会中难免会掺杂着混淆视听的信息。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沉浸在网络中,由于网络法律意识淡薄,极易受到影响因而产生道德失范行为。有的学生网络成瘾严重,终日沉浸于网络小说的“泥潭”无法自拔,整天幻想身处理想社会,以致形成扭曲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有的学生被金钱迷惑,利用不当途径贷款,给家庭和本人带来经济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某些消息发布者为谋取经济利益,利用网络法律的漏洞,散布不实信息,夸大宣传商品价值,引诱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掉进“利益”的陷阱,部分大学生在深受其害的同时,也会模仿这种行为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网络暴力、恶搞戏弄他人名誉与肖像,乃至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也在大学生身上上演,情节严重者甚至触碰到国家法律。
二、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原因剖析
网络时代创造出与现实社会截然不同的信息多元化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减弱,影响了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背后,折射出的大学生道德情感淡漠、网络法律尚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一)网络杂芜思想充斥
网络具有超地域性的特征,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使人们交往的世界逐渐成为“地球村”。在网络中,没有国度、地域之分,人们可以轻松地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结识天南海北的朋友,不同的文化进行碰撞和融合,使得不同的思潮充斥网络,掀起了网络世界的大变革。这种思潮,可能先进开放,亦可能落后保守,可能积极向上,也可能消极腐朽。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差别甚大,文化形态呈现多元化,大学生受这种缺乏领先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念也逐渐呈现多样性。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夹击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忠奸善恶,是非美丑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偏差,容易被虚拟世界的负面影响引导,形成心理错位,甚至出现人格畸形。另外,虚拟世界中的某些规则,使得舆论导向难以把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大学生的道德精神和价值取向受到冲击,这些不利影响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滋生提供了沃土。
(二)网络道德情感冷漠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社交软件的繁荣,使得现阶段人际交往主要依赖于网络,面对面的交谈越来越少,这对传统人际关系提出了挑战。并且面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人们极易混淆欲望与需求、感性与理性的认知。加之大学生甄别信息能力不足,提取有效信息的技能匮乏,使得他们在网络交往、资讯交互等繁复的过程中迷失自我,造成网络情感淡漠,引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同时,大学生对生活标准的判断因主体的情感依托于网络交往载体形成而更倾向于一种技术化、数字化的规范,从而削弱了对传统价值取向的认知,进而导致怜悯、助人之心淡化,引发道德危机。在网络快餐的时代,大学生间心理与情感的距离在网络社交中被无限加大,致使他们长期沉湎于美好的虚拟世界,具体表现为人情淡漠、情绪失控,更有甚者心理失常,误入歧途。另一方面,人际关系从“人—人”关系异化为“物—物”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借助互联网终端,围绕消费塑造了一种网络化、虚拟化的交友场域,交友范围从血缘、地缘、业缘辐射至“淘友”。这类完全基于消费形成的交友模式冲击了传统的交友模式,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异化危机,不利于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使原本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变得冷漠世俗。
(三)网络需求动机过高
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储存库,同时又是信息传播的中转站,它以发扬人性的时代特点得到了大学生的关注与认可,逐渐变成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工具。需求人人皆有,获取个人需求即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初衷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网络以文字、图画以及音频的形式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供他们研学。但随着网络乃至软件的发展与普及,多数大学生的目的变为追求多样化的需求:观影或是看短视频是为了充分利用休闲的时间;听音乐、玩游戏是为了得到些许放松;聊天是为了弥补空缺的友谊和期待已久的归属感。然而,如若观看电影需求过于强烈,则会沉迷电影或是短视频的世界,忽略了学习,导致上进心理动机的弱化。再者,网络上部分信息充斥着色情与恐怖,此类信息欠缺实质性价值且会引发网络诈骗等众多道德甚至违法问题。网络对需求动机正确的大学生来说是宝库,但对需求动机过高的大学生来说就变成了“毒苹果”。
(四)网络法律尚不健全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没有健全、成熟的约束网络主体的文明公约、政策法规,网络约束基本都是依靠传统的法律规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政策在虚拟的世界中的不完全适用性,导致网络社会成为失去约束的“真空地带”,一旦大学生习惯了在虚拟世界享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又不能迅速实现角色转换,便容易在现实世界中触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与此同时,大学生在“无人在场”的心理状态下,会不经意淡化内心的道德观念,使得道德文明意识下降。再者,网络道德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科技发展而引发的人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需要网络法规的监管。然而,虽然法律法规的制定随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与修订,但是其与时俱进性相较于网络的迅猛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因此,网络法律的不健全和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不切实际性,往往会使大学生的道德约束力与心理压力大幅下降,削弱了大学生等网络主体的自我认同感,引发了形式不一的网络道德危机。
(五)网络信仰尚不明确
信仰是人类对事物、精神等发自内心的情感的统称,是一种价值行为准则,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网络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在漫长的教育体系中片面强化“自我意识”,因而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缺乏理性认识,使得从众行为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网络信仰不明确,对待网络事物缺乏辩证的思维,价值导向的天平也渐渐朝“实用主义”倾斜。造成网络信仰不明确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过于单调,教育方法不够科学,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力度不够,学生群体中思想政治无用论盛行,大学生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态度冷淡甚至不认可。另一方面,某些大学生受家庭的影响,“自我意识”无限膨胀,这部分大学生盲目认同个人权益,凡事以利己为核心,对社会中出现的人与人、人与事间的矛盾缺乏辩证的眼光,无法分清是非曲直、正邪对错。
(六)网络享乐主义盛行
泛娱乐化是指以享受、物欲为核心,以现代化媒介为主要载体,以感官刺激为最终追求的一股思潮。[4]“泛”可解读为“泛化”,它所强调的是“过度”。而正是这种过度的享乐,使网络媒体对点击率疯狂追求而陷入网络“误区”,这不仅会导致传播内容肤浅化、低俗化,也会降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网络的娱乐功能被过分重视和强调,作为网络更为珍贵的价值诸如促进文化协调、引领文化传承等功能被弱化。网络主体异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判断因主流舆论引导而渐渐走偏,学生更加倾向和迷恋娱乐明星和毫无营养的八卦新闻,丧失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损坏。另外,网络上宣扬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有可能会将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成长扼杀在摇篮之中,以致出现网络恶搞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三、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治理路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5]面对这个机遇,我们需在全媒体时代多个部门协同发力、重拳出击,打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根据当前网络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必须发展网络技术,健全网络法律,注重网络之力的双向互动,荡涤污泥浊水,走综合治理道路。
(一)培养网络自律,提升网络素养
自律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管下做到慎独,能动且严格地要求自己,把被动变为能动,对个体的一言一行给予理性控制的自我调控能力。网络世界是一个由广大网民参与的资源共享的空间,不可避免地充斥着诱导大学生感性欲求的不道德信息,因此,大学生应提高抵御网络诱惑的自制力,增强网络慎独精神,减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遏制网络道德不端行为的关键在于自我,正如习总书记曾提及的“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网上行为主体的文明自律是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应清醒认识和深刻了解自我责任和网络的双面性,正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一方面,应注意认识是行为的向导,充分认识网络本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发扬自律精神,坚决远离不良网站,杜绝网络沉迷和网络成瘾,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另一方面,合理筛选和巧妙运用网络文化与信息,提高辨别事物是非曲直的能力,自觉维护网络道德的良性运行,推动文明网络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网络技术,净化网络环境
唯有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才能营造良好、绿色的和谐网络空间,净化网络环境。因此,要强化技术渠道,利用网络技术防范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失范情况。具体主要从四方面入手:第一,构建网络“防火墙”,加快加紧开发网络加密技术与反黑客技术,防止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种种负面影响。第二,加强网络管控技术,对于网络上已存在的虚假信息、存在谩骂与侮辱行径的帖子与网站,必须一律删除,并对发布者进行批评警告,另外通过过滤软件、记忆软件、敏感词设置等先进技术阻止和中断非法信息内容,进而防控网络诈骗及犯罪。近年来,不良信息与非法网站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为躲避网络审查和法律的制约,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因此网络信息的发布工作或信息的屏蔽与过滤技术也必须改进和完善。第三,拓宽文明表达通道,通过高新技术防止互联网上出现不文明言论,并借助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从源头上保证网络的纯净。第四,建立在线用户日志记录系统,建立网络自治机制,约束大学生网络言行。
(三)完善网络法律,端正网络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成文的法律。”因此,在重视网络道德建设的同时,网络法治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必须明确,法律是规范网络道德的有效途径,法律为网络道德提供保障。法律通过对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新时代背景下依法治国的具体任务之一便是依法治网,而依法办网与依法上网,则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到这三条,才能让互联网在规则约束下健康运行,才能修复和营造良好网络生态。随着“互联网+”时代与手机全网通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地确保我国互联网有序发展,加强网络道德的立法与执法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国家应完善网络法制建设,建立更加详细完备的有关网络道德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互联网环境下的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应加大执法力度,做好惩戒工作从而保证大学生养成依法上网的良好操行,确保我国网络安全、有序地运行。除完善法律与提高执法力度外,法制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同样起着关键性作用,用合法、专业及理性的言论,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有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对网络违法乱纪行为的判断力。
(四)培育网络文化,管理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多元性与偏差性等特点,是管控网络道德现象的有效手段,是有效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关键。第一,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引导网络论坛、微博等媒体恪守道德底线,创新管理体制,减少网络负能量,创新网络信息控制技术,对不符合价值观的信息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进行阻隔。第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勿让国家的政权从思想领域开始瓦解,增强“爱国”“敬业”等主流价值观的渗透融合,积极开展网络善恶论坛、在线道德讲座等活动,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第三,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趣味,加强网络文化批评机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扰,打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第四,创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精准迎合青年大学生的审美心理,采用双向互动、沟通有无的模式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网言网语”中,充分挖掘整合文化资源,鼓励制作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及短视频。
(五)优化网络教育,彰显网络价值
人的行为由个人的生理、心理与所处自然抑或社会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决定。因此,对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应以大学生本身为着眼点,着重加强大学生日常德育教育。网络时代信息的海量性和复杂性,拓宽了现代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手段。首先,大学生心理教育和网络道德宣传工作是引路灯,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姿态文明上网,以规范的言论依法上网。其次,积极实现线上指导与线下教育的互动融合,坚持线上教育常态化,教育者应积极参与线上活动,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规范性的教育活动;实现线下道德教育常态化,利用讨论、座谈或开展虚拟讲堂、德育讲座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再次,政府要建立健全网络规章制度,将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作为肩头重任,普及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建立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维护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最后,对于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再创造,摆脱现今网络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多开设一些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扩充符合主流技术发展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6]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之翘楚,民族进步之栋梁,他们都不该也不能沦为不良网络文化的牺牲品。道德和网络的博弈往往借助于人的力量,我们要坚守网络道德的底线,用网络道德塑造优秀的网民,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及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绘就线上线下德育新蓝图,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让广大大学生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和定夺个人操行,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大学生网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