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贞吉诗中的“刘怡溪”考订

2021-12-3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县志刘氏内江

毛 建 威

(内江市政协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四川 内江 641100)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罢官回内江的赵贞吉除讲学桂湖外,尝与高公韶、刘养直、刘怡溪等老友结伴畅游,日暮始归,留下不少唱酬诗作。户部侍郎高公韶、刘养直名载青史,为后世知晓,而与赵贞吉少年就结发从游的“刘怡溪”却默默无闻,连他的名字都成为后世未能厘正清楚的一个数百年悬疑。

古人对尊长、同辈一般不直呼其名,在诗文交往中也大多书其字或别号。赵贞吉诗中的“怡溪”就是刘姓好友的别号,但刘怡溪到底是明代哪位内江文化名人?目前存在三种说法,指向三个不同的人:一是《(民国)内江县志》记载刘怡溪即明代山东按察司佥事刘时敩[1];二是内江师范学院官长驰教授认为刘怡溪为明代南京礼部侍郎、赠尚书刘瑞[2];三是地方文史爱好者罗达认为刘怡溪是明代浙江布政司参政刘翾[3]。

笔者认为刘时敩、刘瑞、刘翾都不是赵贞吉诗中的“刘怡溪”,而是另有其人。这从明代尚书、大学士吕本为内江东乡刘氏写的《尚书刘氏族谱序》即可看出端倪。现节录如下:

内江多著姓,而莫盛于刘。刘氏至礼部侍郎、赠尚书谥文肃五清公而大显,以故人称为“尚书刘氏”云。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因以为姓。历夏、商、周、汉、唐、宋、元支分派别,散处海内者,其丽不亿,非不可考而知也,然亲随服尽,岁与代移,欲合数千年之昭穆于一家,势亦难矣。于是见嵩公之作谱也,断自迁内江祖仁可公始,大概依仿欧、苏例而以己意参焉,发凡举要,绘图至九世,世系、履历、阃范、宅里、茔兆、著述、恩命,一展册而秩然具见,庶几完典矣。……自予所睹记,五清公以宪副督学,至吐辞为训,立行可模,至今言文宗者必推焉。其后有一厓公以佥宪至方伯,再至,综覈精裁,徽猷弘远,至今言藩臬者必推焉。今见嵩公又以宪副驻节东海之上,风采振扬,威惠宣畅,数郡方倚为安,而万民式歌其德。夫三公者,一厓公在五清公为侄,见嵩公在一厓公为子,世济其美,弘二八之高谟,数十年间相继显名于两浙,既贤且贵,兼闵郭而有之,苟得一焉,足以光映简编而垂裕万叶矣。他如素庵公、怡溪公亦由科甲扬历中外,更仆数之未可终。[4]

从吕本序文可知,内江东乡刘氏自正德以来先后有刘瑞(字德夫,号五清)、刘望之(字商霖,号一厓)、刘翾(字元翰,号见嵩)“数十年间相继显名于两浙”,同时也有“他如素庵公、怡溪公亦由科甲扬历中外”。“素庵公”,即刘瑞父亲刘时敩(字用行,号素庵);文中同时提到的“怡溪公”,显然不是刘时敩父子,也不是刘望之父子,当为刘氏家族中另一位有科甲出身的人。

内江东乡刘氏家族中,这位“怡溪公”到底是谁呢?

明代刘翾编的《刘氏族谱》今已无存,亦未知有无续谱。求证“刘怡溪”名字,只能靠古文献。吕本序文虽未记载其名,但提示“怡溪公”系科举出身;赵贞吉赠诗称“刘怡溪佥宪”。佥宪是明代提刑按察使司佥事的别称,为正四品官员。明余庭壁《事物异名》卷上《君臣·按察使》云:“佥事:佥宪。”[5]这就为我们考证刘怡溪划定出一定范围:“刘怡溪”应当是一位生活在明代中期,既出身科举、官至佥事,又与刘时敩、刘瑞、刘望之、刘翾为同宗的刘姓人物。

据《(嘉庆)内江县志》“选举志”记载,明成化至隆庆107年间,先后考取举人的内江刘姓人物有刘博、刘珏(进士)、刘瑞(进士)、刘时、刘东、刘士元(进士)、刘望之(进士)、刘万祐、刘养仕、刘养直(进士)、刘三正、刘翲(进士)、刘翾(进士)、刘承祖共14人。其中,只有嘉靖五年进士刘望之和嘉靖十九年举人刘三正曾任过佥事。刘望之与刘怡溪为同宗,吕本序文已说明并非同一人。因此举人出身的刘三正会不会就是赵贞吉诗中的“刘怡溪”呢?。

明清方志中刘三正史料较少,也很简略。《(嘉庆)内江县志》“人物志”载:“刘三正,嘉靖庚子举人,负才磊落,遇例为兵部司务,历山西佥事。”[6]志仅记其最后任职,未详前期任职及生卒年、别号。倒是《(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和《(万历)常州府志》记载有刘三正嘉靖二十一年(1542)任教谕情况。《(光绪)武进阳湖县志》云:“刘三正,四川内江人,举人。(嘉靖)二十一年任,(嘉靖)二十五年行取。”[7]《(万历)常州府志》“名宦”云:“教谕刘三正,内江人,由乡荐任。气节刚峻,不为势屈,以高等内征。”[8]引文中的“行取”“高等内征”为外官内擢制度中的专用词,指的是地方下级官吏调任京官,需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通过考选,由吏部行文,才能引为京秩。

嘉靖二十五年(1546)后,刘三正以“行取”“高等内征”为“兵部司务”。其后十四年行迹不详,有可能一直在兵部任事,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调升山西按察使司佥事,“以佥事任北路兵备道。”[9]《(嘉靖)宣府镇志》记载其去职情况:“是年(笔者按:指嘉靖四十年)佥宪刘三正甫至,被劾。”[10]

嘉靖四十年(1561)后,刘三正与老友赵贞吉几乎同时被罢官回乡,再次相聚故里。他俩惺惺相惜,结伴相游,寄情山水。赵贞吉不禁在诗中感叹,昔日结发从游的少年玩伴,“今成两雪翁”,阅尽人世沧桑,“坐看秋潦水”[11]。

明代内江刘氏有两支,同为科举世家。一支世居东乡东兴老场,称为东乡刘氏,即吕本所称“尚书刘氏”;一支世居西乡虎丘山,称为西乡刘氏,以户部侍郎刘养直最为知名。刘三正即出自东乡刘氏,与刘望之为叔侄关系。《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进士登科录》《隆庆二年戊辰科进士登科录》刘翾、刘翲的家世情况都留有“兄三正,按察司佥事”的原始记录[12]310,表明刘三正与刘翾昆仲为堂兄弟关系。

通过上述文献考证,刘三正与赵贞吉诗中的“刘怡溪”虽然是同族同宗,且生活年代相同,又同是科举出身、有同样任职官名的人,但以此判定刘三正即“刘怡溪”,仍然缺少更直接的文献依据。最后,通过查阅明人别集,查到诗人邵经济留下的一首诗,厘正了内江史志中存在二百多年的悬疑。

邵经济(1493-1558),字仲才,浙江仁和县人(今属杭州)。嘉靖五年(1526)丙戌科进士。历任工部主事、郎中。嘉靖十五年(1536)春调任成都府知府。其人重视文教,善识人才,“由是蜀都甲榜独盛,占仕籍有声者多出所选”[13]。明代内江县属成都府管辖,邵知府常赴地方考察教育,提携后学,与内江刘氏、高氏族人多有交往,留下不少诗文。后“以外艰去,爰被诬释位。”晚年畅游苏浙间,拜访故旧,以诗会友。嘉靖三十七年(1558)病逝,张景贤(眉山人)、王询(成都人)、周孔徒(内江人)等门人为其整理刊刻有《泉厓诗集》存世。

《泉厓诗集》收录有邵经济《饮怡溪刘邑博斋中话旧(丁酉科备卷,为一厓兄从弟,故云》诗:

弭棹菱溪揖故人,春风堂上转情亲。

十年知己瞻心切,万里通家入梦频。

笑对李桃曾着眼,醉怜花鸟若为邻。

何时揽辔湖西路,白日青天好具陈。[14]

此诗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几点重要信息:一是点明刘怡溪身份为“邑博”,“邑博”即县教谕的别称;二是点明刘怡溪与刘望之(号一厓)的亲属关系。诗人说刘怡溪“为一厓兄从弟”有误,应为“从侄”,或许是二人年岁相差不大而误记。三是说明刘怡溪曾参加丁酉科乡试。“丁酉科备卷”指嘉靖十六年(1537)丁酉科四川乡试,邵经济以成都知府身份参与阅卷。当年刘怡溪未能中举,仅列为“备卷”(即副榜),也点明邵经济与刘怡溪有师生之谊。

诗中,邵经济称与刘怡溪为“十年知己”,故此诗当作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诗人首先描写了经太湖乘船赴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与故友相聚的场景,“弭棹菱溪”,就看到来迎接自己的故友。这里的“菱溪”是指当地一条小溪,今已无存,仅保留菱溪街名,就像内江的玉溪路一样。接着诗人在刘怡溪书斋把酒话旧,畅叙离情,共叙师生之谊。因诗人与刘怡溪叔父刘望之(号一厓)为同榜进士,故又有“万里通家”之好。最后,诗人以“笑对李桃”“醉怜花鸟”比喻刘怡溪教学得法,爱惜人才,并对刘怡溪寄予厚望。

邵经济诗中的“怡溪刘邑博”与《(光绪)武进阳湖县志》记载的教谕刘三正在职务名称、任职时间、科举身份、宗亲关系上是完全吻合的,至此可以肯定二者为同一人,即赵贞吉诗中的“刘怡溪”就是常州府武进县教谕刘三正。

明代内江科举人物刘三正,号怡溪,约生活于正德至万历初年。少时“家极贫”,仍不废学。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不第,只得以塾师为业,“授徒于一村叟家”[15]。一日,主人怀抱襁褓孙对刘说,等小孩长大后就跟刘老师读书。未料此话却无意中伤到刘的自尊心,忿然曰:“我岂终于此乎?”遂于壁间题诗一首,拂袖而去,诗云:“饮马清河日已长,神机忽动月楼觞。卷怀道义山河重,出手经纶社稷康。陈蔡得天须孔法,会稽生伯敢吴忘。英雄转眼风光别,莫负乡人笑老狂。”此诗可看出刘三正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其后,刘三正益发奋攻书,学业日进。嘉靖十六年(1537)赴丁酉科四川乡试,仅列副榜。嘉靖十九年(1540)再次赴省城庚子科乡试,中第60名举人[16]4530,以其“负才磊落”(《(嘉庆)内江县志》赞语),荐举为常州府武进县教谕,又以其尊礼重教,善于管理著誉一时,列入“名宦”。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从九品教谕破格提拔为兵部司务,后经多年历练,作到四品佥事,足见其才力超群。刘三正仕途虽步步升迁,却“官况贫更贫”(赵贞吉诗句),可见其人不贪,最终因“气节刚峻,不为势屈”(《(万历)常州府志》赞语)而罢官还乡,终老故里。从赵贞吉、邵经济的赠诗中不难看出刘三正是一位颇有文才,清正廉洁的好官,值得后世纪念。

猜你喜欢

县志刘氏内江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县志里的乡贤
往顶上跑
后母
The Ine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between Minority Groups and Majority Group in China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
共同推动内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