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的标准
2021-12-31北京四中刘长铭
● 北京四中 刘长铭
从事教育的人,时时会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崇拜的时代。这种崇拜使得今天的教育有太多的铅华,太多的表面文章,常使我们看不清教育中最重要和最本真的因素。有时看到五花八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常常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我不止一次被人问道:你认为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最简洁的概括是四个字:触动心灵。我总认为,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从未受到过心灵的震撼,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从未感到过激动不已,如果教学从不曾使学生对生活产生深刻思考而难以释怀,如果教学从不曾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那就绝不是成功的教学。如果你认同了这样的评价标准,你就会明白,任何形式和手段都不应该是最终的目的。
在北京四中,与李家声先生接触过的人,无不佩服他学养的厚实。家声先生的课堂是少有热闹场景的,但我不止一次听到学生对他讲课情景的激动的回忆,几乎每个学生都曾被他的激昂、豪放、悲愤和忧思深深打动过。我想,这就是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可能难以用文字写进教材,难以用语言进行说教。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其说是教师教的,不如说是学生从师生共同生活中感悟的。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学生发育成长的沃土。
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好教师的标准的思考。
好教师是大气的。 教师之大气是做人的大气,教师的大气应当表现为一种处世的坦荡,待人的宽容。大气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教育者应当具有的远见与胸怀。教师的大气还表现为不期望自己从学生那里立刻得到回报,不计较教育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大气的教育是一个播种的过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文化的种子,播下做人的种子,耐心守候并等待着种子的萌发。
好教师是有智慧的。教师的智慧来自于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养,它表现为教师独到的思想见解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方法和手段。方法和手段固然重要,但方法和手段却不能代替教师的文化功底,更不能弥补教师知识的浅薄,学养厚重是教师的根本。这就好比建房,教学方法如同图纸,教师学养如同建材。没有建材就无法建房,再好的设计也不过是纸上的一幅画而已;没有上好的材料,房子即使建成了,也免不了成为“豆腐渣工程”。
好教师是传道之师,而非传书之师。在中国的文化中,“道”的含义极为丰富。尽管我不能对“道”做出准确的注解,但我认为,“道”应当是教师“吃草变成的奶”,应当是书本知识与人生体验搀兑在一起,在教师大脑中发生“化学反应”后的生成物,而不仅仅是切碎的“草”,不是耳食之物。“道”本质上是教师的情感和价值观。好教师对学生成功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不是来自于肤浅的表面热闹,相反,是来自于他情感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以及对美好的向往、对神圣的敬畏、对庸俗的鄙视和对未来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