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学校教育模式探析
2021-12-31范广秀
范广秀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 江苏 南通 226007)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他提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他还特别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因此,将南通非遗项目融入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特别是融入南通教育和区域文化发展战略,推进非遗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是推进南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保护南通文化传统,守住南通文化根脉的有效途径和硬核举措。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工作,南通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亦把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析非遗保护传承的学校教育途径,形成高品质、高质量、高水平的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创造有特色、有温度、有高度的“南通经验”,对繁荣南通江海文化有重要价值。
1 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南通非遗传承往往采取传统的师徒结对模式。传统的“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师带徒、传内不传外的“世袭”制等形式,一般都以小作坊或口授的传统学徒制方式进行,较为封闭,收徒较少,传播路径狭窄,例如制扎板鹞、印染蓝印花布等众多技艺的传授,如同木工活、瓦工活的传授一样,受众仅一两个徒弟等少数人。1914 年,张謇创办、沈寿主持并担任教习的女红传习所是开风气之先的成功范例。沈寿独创的仿真绣绝技,通过女红传习所开设的速成班、普通班、美术班、研究班等进行传授,培养了许多苏绣人才,使沈绣的“神针”技艺有了一批批传人。2007 年始,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时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学院研究所与大师工作室的一体化平台,贯彻“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思路,开辟了通过高职教育传承与发展仿真绣的新路[2];目前,又通过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方式进行培育和训练,受众规模迅速扩大,影响力更为深远。在通高校包括南通大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等均有通过学校教育传授非遗技艺的成功尝试和典型案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践表明,非遗项目虽属“独门绝活”,却也可以而且有必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加以传承,学校教育应成为非遗现代传承的有效形式。
相关理论研究也对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南通非遗爱好者、传习者的路径进行了探索。王笑梅《在传统的地域文化中感受美——江苏省南通市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赵安《非遗视域下南通高职院校艺术传承教育研究》等研究初步提出了非遗学校教育及非遗课程开发的理念。马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职教育的使命——以南通仿真绣为例》一文中则提出,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关于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启蒙教育,确立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传承者既具备广泛汲取世界文明营养的广阔胸襟,又拥有珍爱优化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既有新时期的现代气息和创新视角,又能有坚守传统的历史纵深感;既掌握一定的工艺技术,又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现行教学体系中体现非遗文化教育传承的实践性、丰富性,并落实到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中,使传承人在继承前人技术和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精进[3]。这些探索有一定高度,为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路径的构建、完善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南通学界鲜有从方略制定、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的价值向度,进行非遗融入整个学校教育及其实施路径的学理和实证研究,这为探讨南通非遗传承的学校教育模式留下了较大空间。
2 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的内涵与价值
学校作为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是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便捷有效的传承场[4]。非遗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有着多条路径可供选择,而学校教育和培养是有效的路径之一,是非遗作为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的重要途径之一。
2.1 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的涵义
所谓非遗传承,指的是作为传统文化的非遗传授与承接,是非遗文化的历史延续,是通过声口相传和技艺相授使非遗产品、项目及附丽于其中的信息和意蕴得以赓续血脉、生生不息。非遗传承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形态和技艺为表现手段,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在活态流变中延续其文化之链。简单地说,就是非遗传统的代代相传。所谓非遗传承的学校教育,指的是通过学校的教学讲授和实操训练,培育非遗爱好者、传播者和传承人的形式。它与传统的“一对一”和“一对几”师带徒或者传内不传外“世袭”的形式相比,具有受众广泛、教学相长、创新性强、传播力大等特点。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指的是南通所创设的,通过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或校内工作室开展基于非遗项目的教学实训等实践活动的方式。该模式旨在通过学校的教学及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使大中小学生群体了解南通的非遗产品、项目及地域文化、特色工艺、经典艺术等,拓宽广大学生的视野和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审美情趣、工程素养、创新意识及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动手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激情,增强文化自信。
2.2 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的价值
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的价值植根于悠久历史文化。如何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南通江海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非遗需要植根土壤,才能开枝散叶,它讲究以人气激荡灵气、以灵气集聚人气。因此,需要寻求更有效的传播和传承方式,使非遗醒过来、活起来和火起来。非遗只有在最广大受众的欣赏、接受、使用、分享中才能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近年来,南通通过“非遗+文创”“非遗+会展”“非遗+研学”“非遗+养生”“非遗+传媒”“非遗+数字”等系列活动,使广大市民和大中小学生对非遗不再陌生。但非遗仅靠几次这种活动还不能实现“花常开、树常青、水长流”的实际效果。将非遗有机融入学校教育,开展分级分层的学校非遗教育,是一条具有必要性、可行性、示范性、长效性及可复制性的非遗传承现实路径,值得认真进行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只有练起来、用起来、“玩起来”,才能使非遗醒过来、活起来、火起来。
首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南通已有众多如仿真绣、色织土布技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等列入非遗名录的项目,如何将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南通文化传统与时代气息相对接、相融合,赢得广大市民群众和青少年的喜爱,其契合的内在机理、依据缘由和要素要件、要义要旨、环境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学理和学术研究。
其次,具有较高的实践创新价值。南通非遗项目如何有机植入校园和课堂,有序渗透青少年学生课内及课余生活,有效生成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情感及技艺,有待且必须探索其实现路径,值得在摸索中创新实现方式,在创新方式中总结有效方法,形成“一校一品”“一技多能”的格局,进而凝练成具有南通特色的路子和法子,使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成为南通的经典案例。
最后,具有较高的典范引领价值。把传统文化精髓演变为现代青少年的爱好兴趣与技能技艺,从小涵育青少年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可形成蝴蝶效应,影响和引领全社会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生活。总结和提炼南通在学校非遗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增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南通模式”的品牌影响力,可以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发挥重要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价值。
3 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的内容、目标与制度安排
立足于学校教育特点,要充分发挥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模式的价值,就不能仅通过简单的、零星的几次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也不能仅停留于沉浸式体验,而要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最终目的,在南通形成非遗产品家喻户晓、非遗项目人人津津乐道的氛围,培养一大批非遗爱好者、宣传者和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利于以其浓郁的传统优秀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但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及文化性合而为一的特性,不能将其简单地纳入学校教学资源,而要综合考量、量体裁衣、示范引领带动。如此,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展新颜,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保护[5]。
3.1 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的内容
南通非遗是传统江海文化的精髓。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授南通非遗,不只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其内容应该是丰富、丰满的。一是传统中华文化、江海文化熏染和创新精神的教育与传导。也就是说,要将非遗的魂魄所在,即江海文化之根与创新之要传授给学生,继承传统正是为了延续历史根脉而创造未来。二是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传导。南通非遗之所以历经岁月沧桑而存在,历久弥新,重要原因就是其精巧,彰显了江海大地能工巧匠的精益求精、专心致志和坚韧不拔。三是南通和中华非遗基本知识的普及与丰富。对学生进行南通和中华非遗知识的普及,能增进学生对中华数千年文明史和南通江海文化发展史的了解,激发对勤劳智慧的江海儿女的深厚情愫和浓郁的家国情怀。四是对南通非遗基本技能与技艺的传授。南通较多非遗项目技艺精湛、技能高超、制作精美、方法考究,对爱好者、习练者进行认真传授,是非遗传承的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也是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
3.2 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的目标
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当然是为了更高质量、更广范围和更为持久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和发展好非遗。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是培养一大批非遗技艺和精神的推广宣传者,使南通非遗之声传遍千家万户;二是培养一批又一批非遗爱好者、非遗项目习练者,使南通非遗为许多人所钟情和热爱;三是培养数以百计的非遗项目拔尖人才,使他们在南通非遗的守正创新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四是培养数十位非遗项目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且在省内外和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此外,还要大力培养南通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的经营者,让南通非遗产品走出深院老宅,融入现代生活等。让南通非遗走进学校、课堂和学校工作室,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南通非遗走出“幽巷、深闺”,也走出学校,从而真正走进市场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探索非遗学校教育的有效实现方式方法,把握教育及认知、习得规律,用情、用心、用力打造非遗传承的学校教育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南通范例”,这是南通非遗学校教育的旨趣和根本任务。
3.3 南通非遗传承学校教育的制度安排
南通非遗学校教育最为根本的是要有顶层设计、发展规划,重在制度设计与安排。各学校要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学校且为学生所喜爱的非遗项目,脚踏实地、扎实笃行,形成宏观的长远规划、中观的具体部署、微观的行动步骤,除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外,还要有相配套的硬核举措。市委市政府可制订南通市学校非遗“三进”实施意见及行动方案,并指导在通各级各类学校制订实施细则予以贯彻落实。“三进”即一进学校,建立工作室或传习馆;二进课堂,开设课程,编写教材(学材);三进头脑,用非遗传统武装青少年学生,使他们成为南通非遗的忠实爱好者、热情传播者、积极见习者和卓越传承者。因此,应将南通非遗学校教育作为南通“十四五”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支点和项目、“文化强市”的制度设计加以科学安排。在学校非遗教育制度设计中,应实行分级分层教育,即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建立非遗启蒙与兴趣小组,让非遗丰富中小学生的减负生活;职业院校构建必修课或选修课机制、成立工作室或传习馆,引导学生践行工匠精神,成为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普通本科院校将之纳入课程和课题(项目),强化非遗项目的课题研究和学术探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根据这一意见,构建富有南通特色的非遗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十分重要和必要,而出版富有江风海韵气息的非遗文化通识教育读本及代表性项目教材,是当下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4 结 语
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就蕴藏在人们的看见、了解与热爱中[1]。非遗学校教育模式的内涵和特质需要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彰显,运行的实效如何、质量怎样,可借鉴ISO9001 质量认证体系进行第三方评估。非遗传承学校教育既是南通文化发展的光荣传统,又是全新的极具开拓性的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工程,唯有敢于担当和探索,才能使非遗之树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