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创新教育回归理性与落到实处的若干思考
2021-12-31吴长贵
吴长贵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 机电工程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6)
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和输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与传统的操作技能相比较,高技能中的“高”究竟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在这些方面应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是新时代高职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移动互联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推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未来产业大军的新生主力,高职学生必将是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和经济利益的重要纽带。如果能在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中植入创新的种子,积聚其庞大的数量优势,爆发出的创新能量将是难以估量的。因此,主动创新的意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应当成为高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目标。为此,本文从创新的内涵出发,根据高职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企业对高职学生在创新层面的需求,对高职创新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高职创新教育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 高职创新教育的现状
创新通常被理解为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现,是专属天才人物灵光一闪的传奇,所以创新教育被视为精英中的精英教育,与属于大众教育的高职关系不大。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目标定位和具体操作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创新的内涵加以分析,以明确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侧重面,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1 高职创新教育的定位
从古至今,创新这件事从未停止过[1]。创新有颠覆式的,也有渐进式的;有物化发明的,也有理念变革的;有技术领域的,也有生产方式的;有引领的,更有推广普及的……所以创新的概念有多种描述。自工业革命后,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获取了财富。当利益的增值成为创新的价值评判标准,创新被熊彼特赋予了经济学意义。随着时代变迁,创新的概念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工业创新,甚至金融创新的交织中不断演化,但技术创新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进一步细化,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结构产物。
明确具象且切合实际的创新教育目标才有可能达成。我国学者彭玉冰等定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其语境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环境较为吻合。
诚然,高端技术的创新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家和专门的研发人员,这也是社会各界最为期待、最为关注的成果。但是,这类创新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转化成产品,并形成量产进入市场,才能给企业、给社会带来财富的增值,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高职毕业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们人数众多,分布于生产制造、销售管理各个环节,他们是创新成果落地、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在产业转型升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迭代周期缩短的大趋势下,将高职创新教育定位在应用创新层面较为合适。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学习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学生开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对应用创新有所认识、有所准备、有所收获,植下未来参与创新的火种。
1.2 高职创新教育的要点
不论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还是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创新归纳起来有三个共性要素:一是“异”,即异于传统、异于当下、异于常规;二是“新”,即新发现、新思想、新事物;三是“矛盾”,即对常规的否定过程,这是再创造的根本动力和引发创新的内在机理。
因此,无论是位于哪个层次上的创新,首先在主观和客观上都要有起点。一是主动的意愿,即所谓的创新“冲动”,目前是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的;二是知识的基础,即所谓的创新“立足点”,这也是高职学生的薄弱之处。近现代科技创新的历程和事件无不证明了科学知识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18 世纪布莱克的潜热理论启发了瓦特“分离式冷凝器”灵感,成为其改良纽卡门蒸汽机的关键节点[2];1920 年明尼苏达大学巴伦的一篇论文点燃了加拿大班廷致力研发胰岛素根治糖尿病的创新火种[3];1958 年国际统计权威杂志《Biometrika》重新刊登了约200 年前贝叶斯的一篇论文,成为数据迭代分析的核心逻辑与底层算法,掀起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浪潮[4]。再比如维修元器件高度集成化的现代电器,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快速更换集成板块是基本要求,这说明即使是技能操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程序意识、因果判断和模型优化的基本科学素质。因此,当下高职院校过度强调实践技能而弱化理论传授的做法,对创新教育是不利的。
其次,创新要有逻辑。代表思维程序的形式逻辑和探寻因果关系的系统实验是现代科学体系形成、技术创新事件涌现的两大支柱。从常规出发,在常规中发现或者制造矛盾,进而在否定常规中创造出异于常规、优于常规的新事物,这是创新的基本逻辑,也是创新思维必须遵循的规律和规则。高职的创新课程大多是让人一时激情澎湃的成功创新案例介绍,而忽略了创新发现问题的逻辑前提、反复纠错的逻辑过程及取得成功的逻辑偶然。
再次,创新是长期积累和偶然机遇的耦合体,过程往往艰苦而漫长,甚至在巨大付出后也未必能获得预期的回报,因此,高职创新教育更要侧重于坚守既定目标、坦然接受挫折和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素质引导。
此外,当代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团队的协作、技术的组合,因此,让学生形成在集体中自我定位、在合作中相互配合、在困难中寻求帮助等意识也应是高职创新教育的关注点。
1.3 高职创新教育的问题
对照技术创新的上述主要特征,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普遍存在因目标偏高而偏离高职学生的实际,因与日常教学脱节而连贯性不够,因针对性不强而难以激发高职学生创新意愿等主要问题。
首先,对“创新”概念泛化,任何工作和活动都冠以“创新”之名,使得创新教育的目标过高过大、抽象而不清晰。例如,“双创”相关教育,以小众的创业成功案例激励创新,遮盖了创新背后的技术支撑和内在逻辑,也忽视了创新过程中由因寻果、由果索因的因果分析训练。无法落地的目标远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缺少分解的目标则失去了可操作性,空泛的口号也掩盖了创新背后的艰巨性,这样的教育往往只会让学生感到“创新”遥不可及,与己无关,难以形成参与创新的主观意愿。
其次,高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视野不够开阔,他们的起点与技术创新之间有巨大的沟壑,这更加需要循序渐进且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和逻辑养成来填补。而高职院校的常规教学与创新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较为普遍,加上以就业为导向下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更不利于这一局面的改善。同时,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是应试教育的失意者,在学习上成功的体验较少,对创新缺乏基本的自信和内生的动力,对此,高职创新教育大都没有相应的弥补举措。
再次,顶岗实习与校企合作是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社会、直面技术和体验创新的最佳机会,也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但问题是企业通常只会根据自身的用工需要,给学生安排简单重复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学生难以接触到与先进技术相关的核心要素。企业为维持自身正常生产秩序,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可以理解的,但学校在创新教育植入校企合作方面缺少统筹优化与先期协调,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
2 高职创新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
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人才金字塔“塔基”的高职学生,是将高新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育之路,才能取得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效。
2.1 科学统筹,使高职创新教育贯穿全程
首先,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高职学生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中应发挥的、能发挥的作用,确定高职创新教育的目标。创新的概念过于宽泛,高端技术的创新与高职学生的距离甚远,因此,需要将创新教育作为贯穿高职教育全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科学统筹。要注重结合专业的差异性,坚持融入教学的持久性,在纵向上构建从基础认知到专业提高,再到参与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横向上打造科学、科研及产教融合的创新孵化大平台。把握创新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要素,从高职各个专业的知识结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制订以专业发展为主线的有差别、有个性、能够落到实处的创新教育计划,使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高职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成为一种富有成效的常态化教育。
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资源,营造竞技竞争的氛围。如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大赛等,通过激励性的举措来激发高职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横向课题研究,带领他们观摩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的成果,让他们体验技术的进阶、感受创新的魅力、积聚创新的意愿、夯实创新的基础,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获得愉悦、树立自信,为将来参与技术、行业和企业的创新做好心理准备。
2.2 回归基础,使高职创新教育适合学生
信息化时代,创新的特征是以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引领,技术是创新理念的物化与载体。尽管高职的创新教育并不以技术突破为直接目标,但不以知识、专业和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最终只能沦为空谈。因此,高职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创新为理想,夯实高职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引导他们顺利完成从中学到高职的“赛道转换”。要通过帮助他们修补中小学学习的缺失,改变厌学和拒学的状态,使他们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逻辑思维的养成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推动他们的身心双双回归课堂,踏上通往创新的第一级台阶。
其次,是要让高职学生克服畏惧学习的心理和纠正知识无用的观点,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激发他们参与创新的主观意愿。有一个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上海和平饭店的案例,一位毕业于技工学校的电工在缺少高级检测仪器的条件下,利用初中数学建立并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简单方法,快速解决了连接20 层与地下控制室三根导线电阻无法直接检测的问题[5]。该案例启发我们,高职创新教育应当让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创新都需要高深的学问,关键是在遇到问题时要能够想到求助知识、运用知识,而前提则是要学知识、有知识,创新才有基础。
再次,是要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寻找关联、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及探索本质的能力,要树立创新虽遥远但非不可及、持之以恒终可抵达彼岸的信念,同时也要丢弃“一举成名”“一夜创新”的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2.3 落到实处,使高职创新教育富有成效
知识经济时代,岗位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技术更新频率的加快,技能熟练程度高、知识型、智慧型的岗位需求将不断扩大。作为新一代产业大军的主体,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高职创新教育是面向渐进式技术创新的启动教育,是一种专业知识递进与人文激励相交叉的综合教育,应将其贯穿学生在校三年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始终。
首先,创新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充分而细致的体现,要落实到各门课程的项目、任务和章节中,如知识的进阶、技术的迭代、技能的改进等都要融入创新的思想和元素。在实验实训的设计与教学中,更要结合专业知识点不失时机地展现新知识、新技术应用的新动态,重点突出其中的创新思想,关注产业发展新风口。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多种资源,结合专业教学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的微创意和小发明,甚至专利的申请,帮助他们将学习成果作品化、产品化,争取进入企业的孵化空间,尽早带领他们走到技术创新的前沿。此外,正确对待成败、勇于自我反省、学会纠错改错的创新心理成长教育,以及信息爆炸时代的考证信源、辨别真伪、捕捉关键等能力的培养,也应成为高职创新教育的新课题。
其次,要将挖掘和发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创新教育功能作为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原则,构建并完善从计划到实施的“学创融合”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学校要密切结合新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以自身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教科研优势扭转校企合作“一头热”的被动局面,要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提高和创新培养的发展需求,在企业的选择、岗位的选择、师傅的选择等方面取得主导地位。同时,要重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创新教育,要下决心改变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放羊”“散养”的“提前打工”状态,要围绕技能训练、知识运用、能力成长、素质提高等方面,建立顶岗实习的“巡视—反馈—整改”管理闭环,确保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关键的最后一年得到有效培养。
再次,新时代的高职创新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陶冶胸怀祖国、发奋学习的爱国情操,激发攀登高峰、追求真理和敢为人先的热情,培养团结协作、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态度,全面构建融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和创新育人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6]。将推动高职学生积极融入新时代创新的洪流作为高职创新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引领学生继承和弘扬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大国“工匠精神”。
3 结 语
高职创新教育是一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过程性教育,要紧扣“高职”和“创新”两个关键词展开。首先要体现面向全体高职学生的整体性,即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综合创新教育的理念、内容、环境、评价等要素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运作,以取得整体的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效益。其次要体现面向不同行业企业的差异性,即高职创新教育要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根基,细化并落实到不同专业、各门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中,特别是要在顶岗实习阶段建立创新教育的闭环,力求学以致用、创以致新。再次是要体现学、做、创相互结合的实践性,贴近职业岗位、贴近高科技应用,让学生在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中感受创新的艰难与快乐,在实践中培育应用创新的基因。还有就是要体现发展、超越甚至颠覆常规常识的先进性,注重因果分析、逻辑思辨、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再有就是要发挥高职学生创新的主体性,关注对他们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宽松环境,通过观察、讨论、启发、联想、竞赛、观摩、试验等形式,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新观点、新想法和新创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助推学生实现从单一劳动技能型岗位到专业知识型、技术复合型岗位的向上跃迁,并能在未来的应用创新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