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助力人才培养研究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21-12-31成小芬
成小芬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党政办, 江苏 南通 226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1]。档案作为文化存储的载体,是记忆文化的仓库。高校档案承载着高校的文化精神,是高校精神的寄托,是高校文化积淀和传承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各项工作尤其是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育人中的作用,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档案文化建设的路径,以及以档案文化建设助力人才培养的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1 档案的文化属性
早在1987 年,张昌山就提出了“档案是一种文化现象”[2]的论断。由于档案是对社会历史和意识活动的记忆,与文化的内涵特征不谋而合,因而档案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3]。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记忆的基石,真实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史,是学校建校以来历代历届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师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具有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4],是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深厚学术底蕴的积淀。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赋予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的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高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校园精神的总和。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的软实力,它在展示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知名度、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对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2 高校档案的育人作用
胡鸿杰在《再论档案文化及其建构》一文中指出,档案作为一种资源,并不止步于对历史的记载和固化,还具有“建构”的意义,即“改变世界”的作用[5]。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弘扬、陶冶和激励、榜样与警示等作用,可以为全方位育人营造优良环境。
2.1 传承与弘扬作用
高校档案尤其是校史档案积淀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是大学精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凭证。高校档案馆、博物馆收藏有记录了学校建设发展情况的文字、图表和声像资料,是广大师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尤其是重大事件的重要渠道;往往还收录有当地名人志士的活动事迹或成就,是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一些专业性博物馆收藏有专业性的藏品,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打开他们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总体而言,高校档案凝聚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使大学的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
2.2 陶冶与激励作用
高校档案中收藏有许多先贤、名人的人生经历、成长故事,校友、专家留下的手迹、照片、音像、书画、著作,以及雕塑、标志背后的特殊历史渊源等。这些资源有的体现了前辈们辛勤耕耘、严谨治学的精神,有的体现了他们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品质,是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和激励广大师生不断奋发向上、培养坚韧不拔科学精神的极好素材。
2.3 榜样与警示作用
靳鹏认为,要倡导“大档案教育”的理念,将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引入高校教学管理等各个领域[6]。高校档案中记载的学者、名人事迹可启迪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记载的学生身边优秀人物,例如省级以上技能比赛获奖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创新创业活动先进分子、优秀毕业生等的事迹,可直接为在校生的成长提供示范。高校档案收集有各类规章制度,也记载有典型违纪案例,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3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利用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发挥其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应有作用,就必须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档案实体建设、档案编研和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其本质是在文化的视角下对高校档案进行建设、管理和利用,以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
3.1 各类场馆馆藏的建设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是各类档案馆或博物馆的建设及馆藏资源的不断丰富。2020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 号)提出,要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7]。高校档案馆、博物馆的建设应当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例如,上海海洋大学的水生生物科技馆、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数字博物馆、南阳师范学院的南阳独山玉展览馆和恐龙蛋化石馆等[8]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已成为各自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开展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馆藏资源的收集上,要提高质和量,保证馆藏资源的齐全,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突出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9]。
3.2 不同专题档案的编研
档案的编研指对档案资源进行再加工,以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是促进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编研的内容主要包括校史、校志、校鉴、大事记、杰出校友名录、重大活动史料汇编等。还可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招生等实际工作需求,编纂出具有特定服务价值的专题档案,如名师档案、身边的榜样人物等集中反映某一领域杰出人物的档案资料。编研的媒介形式除传统的纸质媒介,还可以是图片、音频、录像等。编研成果的传播,除依托传统的馆藏展览外,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互动的档案资源利用平台。
3.3 各类文创产品的开发
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是近年来档案文化建设的新兴内容,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薛芳认为,高校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是利用高校档案,通过象征性、创意性设计表现高校的文化内涵,传承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10]。文创产品有旅游纪念品、办公用品、家居日用品等。开发的文创产品应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并富有创意,让人在耳目一新的同时,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含义,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这些产品可由相关部门根据学校工作需求,联合档案部门共同开发,还可由教师建立项目组,带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共同设计,依托项目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
4 档案文化助力育人工作的建设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高校档案文化助力育人工作,应从机制建设、品牌塑造、内涵提升、档案编研、渠道拓展等路径推进。
4.1 完善档案建设机制,保障档案工作规范
高校要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应完善档案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确保档案工作顺利有序开展。高校档案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只有各方统一认识、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档案文化建设的成效。
应将档案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形成由档案室、各相关部门及二级学院组成的档案管理网络,将档案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项目。建立各级档案管理人员培养培训机制,引导各级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学校各项业务工作,尤其是重大事项和工程,为各项活动提供所需档案资料;同时,及时收集、整理、归档相关资料,以保证各类馆藏资源完备。
4.2 加强场馆硬件建设,打造品牌校园文化
场馆建设是开展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是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场馆建设要以记载历史、展示成就、教育后人为宗旨,在此基础上打造学校特有的品牌档案文化,弘扬和传承校园文化和精神。为此,高校一方面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要组建专门的团队。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该校以农业为特色,因此,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了总面积约2 200 平方米的农业教育博物馆,该馆包含一座主馆和五座分馆,形成“一体五翼”格局。分馆之一为刘瑞龙纪念馆,主题是纪念南通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农业部副部长刘瑞龙。分馆之二为生物标本馆,主要展出昆虫与水生生物标本。分馆之三为植物花卉馆,收藏有各类园林植物图片和标本。分馆之四为蓝印花布传承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传承基地之一,是展示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和工艺的场所。分馆之五为通派盆景园,是地市级非遗保护项目,设有配套温室、生产基地,常年养护并展示着一千余盆通派盆景,是校园内的一个特色景点。目前,该校的农业教育博物馆已被列入南通博物馆名录,是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及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3 完善特色馆藏资源,注重文化内涵提升
场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基础,馆藏资源的完善是关键。完善各类馆藏资源是档案部门加强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档案部门注意档案征集来源多样化,广泛发动师生、校友甚至名人家属等参与征集。在专业场馆的资源建设上,如植物花卉分馆馆藏资源的丰富,主要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带队,以专业实习的形式组织园艺等专业学生参与,这样既加快了资源收集速度,又让参与的学生系统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培育了学生的档案意识。
根据学校特色,规划农业教育博物馆,系统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全景式展现中国从远古到现代农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成果及大学生农业生态类科技创新作品等,有助于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乡土感情、专业认同和创新精神。
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规划植物花卉分馆,以江苏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园艺植物为主题,收集展示了园艺植物图片、压制标本、浸制标本和种子标本。很多稀有品种标本的补充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完成的,有助于展示专业教学成果,提升专业内涵,同时提升档案价值。
根据地域特色,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基地,保存了近万种蓝印花布的刻板和千余种历史悠久的蓝印花布藏品,可展示蓝印花布生产的各个工艺流程,使学生和社区居民能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规划通派盆景园,展示通派盆景上千种,建成园林园艺专业重要教学基地和校内外群众的科普宣传基地。
4.4 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提升资源利用价值
实践证明,要发挥档案资源在育人方面的价值,仅靠实物或史料的展示是远远不够的。档案工作人员根据档案的内容,结合育人的需要加以编研,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
在档案编研方面,应秉承将“静态”馆藏史料转化为“动态”史料、将“档案库”变成“思想库”这一理念,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求,通过档案编研,挖掘馆藏资源,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例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在建校70 周年之际,依托档案资源,制作宣传片“薪火传承 筑梦未来”,传播传承校史文化,弘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办学精神,激发学生爱国兴校的动力,并将该宣传片作为入学第一课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还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开展编研工作。例如,在技能比赛动员之前,对历届技能比赛获奖选手事例进行编研,宣传报道获奖选手刻苦训练、努力提升技能水平的匠心精神,以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动力;在重大考试来临之前,对考试诚信方面的规章及违纪事例进行编研,以教育警示学生,提醒学生遵守考试纪律。
4.5 创新档案利用渠道,拓展档案育人范围
学校档案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档案利用渠道,提高利用效果。同时可对接社区,拓展育人范围,扩大学校影响力。
在创新档案利用渠道方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档案部门与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结合办学历史和校园文化,成功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档案文创产品,如文化衫、文化帽、折叠扇等,用于科学普及、招生宣传、比赛竞技、校园庆典等场合,有效地展示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品牌和特色,增强活动的效果。
在拓展育人范围方面,应注意向校园外辐射,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例如,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博物馆免费面向学校所在社区居民开展科普宣传,每年接待参观者近3 万人次。把握学校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机会,开展档案文化教育和宣传,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与非遗项目及地方文化项目合作,开展创意盆景展、插花艺术培训、与非遗面对面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档案文化资源对学生和社区居民的教育作用。
5 结 语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在育人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它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档案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源,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也为高校馆藏档案的丰富提供了资源。高校档案文化助力人才培养大有可为,需要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