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工作重要论述的孕育形成过程与特征分析
2021-12-31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民生幸福不仅关系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更是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民生工作是“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围绕民生发展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着我国新时代民生事业的发展。这些“接地气”的民生工作论述,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和务实性。习近平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扎根于长期的地方实践,来源于深厚的人民情怀,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生动实践经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习近平民生工作重要论述孕育形成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在汲取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内核的基础上,既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基础,又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民生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是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解决新时代中国民生问题的科学解答。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
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关于民生概念的直接表述,但关注民生始终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条内在主线,民生问题是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渗透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将满足人们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需要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其次,人的本质不是孤立、静止的,“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是具体的、历史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4],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和发展条件的学说。再次,马克思恩格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平等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现代资本家,也象奴隶主或剥削农奴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偿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偿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5],虽然资本主义的剥削披上“自由、平等”的外衣,使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马克思恩格斯清晰认识到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平等,只有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才能实现政治上的平等,将人民的权利还给人民。
(二)中国历代共产党人的为民思想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6]。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民生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毛泽东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早期阶段的主要领导人,对民生的理解随着革命形势和任务的改变而不断演变。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中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他指出,“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7],“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自己小集体或自己的个人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8]。正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重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毛泽东在继承前期民生思想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把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纳入到民生的范围内。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百年梦想。改善民生是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最大事情,这也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生思想最根本、最直接的动因。邓小平民生思想更多的是和发展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态度,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好发展是为了谁的问题,进行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并形成共同富裕的思想,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提供战略布局和全新思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理论命题,本质在于执政为民,核心在于民生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加注重民生建设,指出应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从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方针,将民生建设的理论付诸实践,使一些重大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富含丰厚的治国理政精华思想,包括富民裕民利民的经济主张、教民化民的教育思想以及民为政本、执政为民的重民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内涵。早在商周时期,《尚书·盘庚》中就有“重我民”之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爱民、保民、惠民、富民的思想,孟子则进一步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荀子用“水舟之喻”形象表达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到了汉唐时期,西汉贾谊明确提出了“国、君、吏“三者之本。到了明清时期,张居正、黄宗羲等人,无不强调人心向背是关系政权生死存亡的核心因素。由此可见,“民本”“民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资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就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问题进行了阐发,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10]。他立足实际,注重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学习与借鉴,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总结治国理政的方法,并深入结合当前实际,在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功效。
二、习近平民生工作重要论述孕育形成的福建实践探索
习近平多年来坚持基层走访与实地调研,注重民生实践经验的积累,长期的地方从政经历更是为其关于民生重要论述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其中,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以自己特有的工作风格跑遍了福建的每个角落,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市情省情,他心系群众利益、记挂民生所求,致力于找到能够为群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推动多项着眼长远的创新举措落地,真正做到时刻将“人民”摆在最重要位置。在福建的工作期间,习近平的许多讲话和著述,记录了他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所进行的关于民生工作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是其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的孕育形成的重要实践基础。
(一)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
上世纪80 年代的宁德,经济总量排全省最末,大部分人都存在温饱问题无法解决。习近平认为,“闽东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闽东经济的整体战略”[11],贫困地区的发展所依靠的“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12]。从面对贫困到摆脱贫困,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紧紧抓住“摆脱贫困”这个最主要的任务,把帮助老百姓扶贫、脱贫作为工作的重点,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宁德脱贫之路”。从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开启宁德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到2013 年在湖南考察时提出扶贫“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从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再到2020 年3 月6 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宁德在扶贫开发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和探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宁德模式”,“宁德模式”也成为中国扶贫开发实现历史性变革的一个缩影,是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在基层伟大实践的生动反映。尽管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并未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但是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都与今日的精准扶贫思想一脉相承。他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继承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思想体系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其内涵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孕育和催生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
(二)从为政清廉到全面从严治党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13]。习近平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为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清除“摆在马路边的腐败”开始,在他领导下,宁德治标同时治本,通过建立一整套系统、全面的制度以制约和监督权力的使用,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在福州,他强调要抓好党风和廉政的三个环节:“一是加强教育,增强自我免疫和约束力;二是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三是强化建章立制的工作,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赖以生存的土壤”[14]。他要求市委班子成员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牢记党的宗旨。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他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清正廉洁,勤政廉政[15]。2012 年12 月,制定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 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 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6 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再到2019 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一系列举措,使我们党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不断丰富和拓展,实现了党的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从“马上就办”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就要首先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把工作重心聚焦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建立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化实现和最优化发展。”[16]为了能够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同志在2000 年、2001 年、2002 年三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要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在全国率先倡导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从在厦门提出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到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亲身实践并加以概括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到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到担任福建省省长时提出的“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更多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习近平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和发展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对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三、习近平民生工作重要论述的特征分析
从“抓贫到村、到户”到扶贫工作的“注重抓六个精准”,从“四下基层”到全面从严治党,从“把心贴近人民”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倡导服务型政府到国家治理现代化,从福建实践到中国实践,从地方实践到国家战略……从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民生工作论述中,我们能清晰看到习近平的民生理念都表现出很强的超前意识和预见能力,民生实践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与务实性。在实践中总结新思想和新论断,又将其置于实践中去检验,习近平民生工作重要论述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特点不断发展,又始终具有一以贯之的鲜明特点。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理念
在习近平的政治哲学视阈中,人民始终处于核心价值地位,这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民生建设实践的集体智慧结晶,更是长期地方从政经历的实践体悟。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不遗余力地推动福建民生工作的开展,这段工作经历也成为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理念得以形成的重要实践来源和鲜活素材。习近平认为,“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他始终坚持将为民办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要求“要持之以恒,防止短期行为,使办实事成为一种风气”[17]。在宁德时期,习近平就说过:“廉政建设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就会失去民心。”在福州,他规定市委、市政府将每年给福州市民做20 件实事作为政府工作的首位而抓紧快办,这些实事没有过名不副实的项目,事事件件都抓在民生上,抓在老百姓的困难诉求上,抓在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上[18]。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改善民生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开创性实践,在造福福建人民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理念,与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根本要求一脉相承、高度统一。
(二)始终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
1989 年1 月,习近平在《摆脱贫困》的《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指出:“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是他从地方到中央始终坚持的。他坚持“走透基层”的工作方式,强调,“我们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我们一切工作,基层最重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19],要求广大干部“要提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服务意识,提振工作的精气神”。他倡导开展“四下基层”,强调:“下基层要少搞‘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要多跑‘冷门’,到问题多、困难太、条件苦的地方和群众中去送温暖、办实事”。他大力推动“四个万家”,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回答“马上就办”为了谁的基本问题。他要求要深入扎实,不搞形式主义,到最困难的地方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急”“难”问题[20]。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解决了诸如船民住房难、下岗职工安置等一系列关乎基层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问题。他把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对人民的深沉热爱,都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中。
(三)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
福建是全国较早实施扶贫开发的省份。《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的核心要义均可以在《摆脱贫困》中找到相关论述以及理论萌芽。为改变宁德贫穷落后面貌,习近平在到任后通过调研最快时间把握闽东的发展现状,扣紧“摆脱贫困”宁德这一时代任务开始了在宁德的实践探索。“宁德模式”是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范例,它从正面回答了欠发达地区只要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照样可以取得成功,因此,“宁德模式”为全国贫困地区推动扶贫工作提供可借鉴、可沿用的有效方法。习近平在宁德地区的扶贫工作历程,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把准发展脉搏的精准扶贫思想,对当下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四)始终坚持狠抓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
铁腕反腐是习近平从政以来的一贯作风。他在宁德工作时就强调“为政清廉与从严治党是相联系的,党员干部要带头,这是国之前途,党之存亡,我们的宗旨所在”[21]。他要求要做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廉洁的政府、清明的政风”[22],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从宁德清查党政干部违规私建住宅到十八大后提出的“老虎苍蝇一起打”,从宁德的“十二项规定”再到十八大后的“八项规定”,他的反腐倡廉决心和实践力度不断加强。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其反腐倡廉思想的成熟和完善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重要积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反腐利剑,全面从严治党,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新高度,反腐败斗争做到了标本兼治,不断推进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科学化进程。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民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观点和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孕育形成的重要实践来源,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民生实践不仅为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更为全国民生建设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福建“样本”,并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确保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重要的行动指南。
注释: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367 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78-79 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第7 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649 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43 页。
[6]人民出版社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第479 页。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 卷1959.2-1975.7)》,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78 页。
[8]田家英:《学习“为人民服务”》,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年,第56 页。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1 页。
[1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9页。
[11][12][22]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20 页。
[13]吴海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第88 页。
[14]桂君、柳欣:《全市纪检工作会议强调切实加强纪检工作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建设》,《福州晚报》,1990 年09 月03 日。
[15]《习近平在省政府召开今年首次全体会议上要求树公仆意识,挤时间学习,迎困难而上》,《福建日报》,2000 年02 月25日。
[16]习近平:《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求是》2001 年第19 期。
[17]程天庭、施宗:《市委市府召开检查促进会确保20 件实事如期全面兑现》,《福州晚报》,1991 年03 月28 日。
[18][20]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部:《习近平在福州》,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年,第37、60 页。
[19]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部:《习近平在厦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年,第23 页。
[21]学习大军:《习近平在寿宁县谈为政清廉与从严治党》,http://pinglun.youth.cn/ll/201505/t20150508_6622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