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

2021-12-31刘向达

科学咨询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思政课程

刘向达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里不仅是成千上万革命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更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人才因它而成长,赖它而成材,是托起民族复兴重任、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理念,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有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它和专业课程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知识传授,对学生适时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1]聚焦课堂,放野时代和社会责任。课程思政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才成长的精神食粮,构架人才成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四梁八柱”,为青年的价值人生领航。课程思政要“聚合”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一体,形成“承业解惑”“铸魂培基”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一、课程思政要将文化传承和责任担当相结合

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课程中赋予树人的宗旨和任务。用高校课堂这一“主阵地”“主渠道”,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灿烂的发展历史及发展中创造的博大精深文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培养时代精英。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完美汲取和融入了多种哲学思想和文化心理,汇集成底蕴丰厚、特色鲜明、醇酽浓郁的中华文化,润泽本土,远播世界,对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爱默生说“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美的感知在世界文化史的长廊里熠熠生辉,滋养了祖祖辈辈的中华儿女。这种纯美体现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观念之中,体现在价值取舍之中,体现在行为习惯和是非曲直之中;也体现在中华民族讲仁爱、守道义、崇信义、尚礼节的核心价值观之中;体现在中华民族对外平等交流、对内和睦相处的合和文化之中。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巨大内力,也是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文化自信底气[3]。“中华文化虽历经朝代更迭、外族入侵而绵延数千年不绝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传统文化是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食粮,犹如基因和血液,早已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民族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有朝气、最能创新、最富开拓进取精神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教育培养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民族的兴衰存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一代,是国之大计、民族之大计。高校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就是播种科学和真理,就是播种文明和进步。将这些科学和真理、文明和进步通过高校课堂有效传承给民族复兴大业的新时代、主力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时代责任和历史重任的最好担当。

二、课程思政要将人文教育和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相结合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4]。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他还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因其不可或缺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在不断地呼吁加强人文教育。对于应该强调什么样的人文教育,我们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和定位。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5]。教育的人文性体现在教育对文明和进步的精神财富及物质财富的传承之中;体现在知识传授、生命领悟、意志培养、行为规范的文化传递过程之中;体现在文化引导、灵魂觉醒的过程之中。它是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断进步、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使个体完成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完善,顿悟灵魂,启迪生命。

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方位,开启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纪元,也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建设事业需要大批有志之士、有用之才。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定位教育的责任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民族振兴伟伟业的“逐梦人”。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作为时代新人,我们也要面对新时代这个“出卷人”,答好我们的答卷。作为党和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用“三全育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批具有品德修养,具有知识才干,具有奋斗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给时代递交的“答卷”。

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将崇高的社会理想、严明的道德行为规范、懂法依法守法的行为尺度,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仰和行为自觉。培养青年学生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时代之才。使“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时代的青年一定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笃学精术、知行合一,不负历史重托,不负时代担当,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放飞青春梦想,赋予生命价值[6]。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不怕艰辛、砥砺前行的不朽精神,就是广大青年学生培根铸魂、启迪心智的精神食粮。有它的丰厚滋养,才有广大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曲直的自我定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让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绽放精彩。

三、课程思政要将理论认知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从生产劳动这一最基本社会实践活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发展规律,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提出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著名论断。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科学论断的实践支撑。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践出发已经成为我党革命和建设时期保证党内思想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用实事求是的方法研究新情况,制定新策略,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1978年《光明日报》刊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青年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要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又要学习社会知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努力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求真知、悟真谛,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勉励青年学生坚持把学习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明确担当、肩负重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鼓励高校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人才、锻造人才、举荐人才。把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勇挑重任、躬身践行、奉献进取的青年才俊聚集在党和国家的需要上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好人才储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实践育才、选才、铸才之路,把实践变成青年学生成才的潜在能力和竞争的底气。“业精于勤荒于嬉”,通过实践,实现人才培养和品德铸造相结合,实现技能传授和思想教育相融通。

四、课程思政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标准的变化,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同样需要革新。养成青年学生良好社会情感能力、高尚的社会情操和平静稳定的社会情绪,同样是高校教育的任务。教育学生专注既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学会危机管控和情绪管控,科学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教育青年学生学会应对困境和逆境,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摒弃消极、悲观、无为的人生态度,赢取积极、乐观、有为的人生态度。对自己负责,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准备;对家庭负责,对家庭、对亲人有所担当;对社会、国家负责,尽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教育青年学生传递良好的社会情感,懂得体谅宽容、同情尊重,懂得调适自己,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巧于安排,用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建构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知识网络,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用中国特色、中国情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及内涵的思政元素,培养青年学生向上向善的社会情感,让“铸魂培基”教育为“立德树人”培养目标服务,形成点点贯通、点面结合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尚贤者,政之本也”。治国之要,重在人才培养。高校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地方,是千千万万祖国建设者的孵育基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应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课程思政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思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