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演进与启示

2021-12-31宋玉冰

南方论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幸福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宋玉冰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89)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幸福思想,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无数令人感动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理论指导和思想启迪,在此基础上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深刻内涵、极具中国特色的幸福观思想。本文探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演进过程,总结出经验启示,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梳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党在新时代继续坚守初心和使命,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根基和实践基础。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直接理论来源。从纵向来看,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幸福的重要性,追求幸福家庭、幸福中国,中国人民讲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种传统幸福思想一直延续数千年,影响近代以至当代。这是滋养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文化根基。不论从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分析,党的人民幸福思想始终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人民幸福的奋斗与实践。

(一)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内涵上是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从幸福观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也就是意味着只有全人类幸福,才有个人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著作中得到体现。通过查阅资料可知,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有着对幸福的初步见解,他提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可见,马克思在人生的早期就追求幸福和自身的提升。之后,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他通过对人的自由的探讨上升到对全人类幸福的期盼。除此之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他提出的“人民现实的幸福”是其人民幸福思想成熟的体现;在《论犹太人》中,马克思通过对犹太人命运的关注,表示人类只有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所有制”,才能获得解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研究异化劳动和私有制,剖析出人们陷入不幸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实现劳动者的幸福必须使他们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幸福思想的侧重点明显出现了转向,“从对人的幸福本身关注转为对人自由全面发展幸福目标实现条件的探索。”[2];直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恩格斯代表无产阶级发出了“解放全人类”的号召,并找到了人类幸福生活的社会基础——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观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终身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的需求出发,永远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继续前进,接续奋斗。

(二)文化之源:中华传统幸福思想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对幸福的追求与渴望,这些幸福的向往逐步形成了中华传统幸福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幸福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幸福思想,以及一些历来被中国人推崇与向往的幸福观点成为滋养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文化土壤。

首先,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幸福思想主要表现为“修身立德”“民本思想”“大同社会”三个方面。“修身立德”表现为一种道德完善,儒家将其作为通往幸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如“自天子以至于废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养心和修德两个方面论述修身,“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从君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彰显德性的作用。“民本思想”表现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智慧,儒家将其放在国家层面去探讨,被历代帝王广泛应用,如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受到历代一些明君的青睐与践行。“大同社会”表现为一种“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是中国人思想传统中最为向往的幸福境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中描述的美好情景便是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这与西方的“乌托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体现了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与寄托。

其次,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幸福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及朴素辩证法方面。道家认为,世间事物保持原生状态是最好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幸福的体现。不仅如此,道家还提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观点,强调福祸相依,暗示人们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方可由苦变甜,体验幸福。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有益于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提升人的思辨能力,这些都可以成为获得幸福的重要方面。

(三)实践根据:中国共产党参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宏伟实践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四分五裂、战乱频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处在列强侵略、封建压迫、官僚欺辱的恶劣环境中,他们为寻求国家解放、人民幸福与敌对势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与斗争,但均已失败告终。黑暗的中国社会需要一股新生的力量打开通往光明世界的大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黑暗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的曙光。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展开了致力于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奋斗史。从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到和平发展的当代年华,中国共产党在通往人民幸福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奋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百年的奋斗历程,造就了坚韧不拔、人民至上的伟大政党,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实践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演进过程

幸福,是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努力拼搏出来的。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争取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伟大奋斗史,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体现,在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努力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实现幸福的思想指南。

(一)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

作为革命领导人、伟大的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同志用一生践行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早在青年时期,毛泽东看到农民辛勤耕作以及劳苦大众的贫苦生活,便产生了“为他人谋幸福”的想法,后来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逐步形成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3]可见,毛泽东“为人民谋幸福”的幸福思想是以人民大众为幸福主体,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衡量标准的。这种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的思想,体现于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物质基础。毛主席深知生产力是最具革命性的因素,采取措施调整生产关系,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增加物质资料的积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带领根据地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在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倡导一种集体主义幸福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领导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相统一的典范,为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奠定了基础。

其次,实现民族独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维护人民幸福的政治保障。政治民主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建设的积极性,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扫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大羁绊,迎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建立新中国以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对于稳定人民生活、维护人民幸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发展新文化、培育新文明是丰富人民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因此,发展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在黑暗的旧社会,文化多存在于地主阶层,人民大众极少能够体验文化的魅力。毛泽东剖析了旧社会的文化现状,围绕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明确提出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指出了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他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4]不仅如此,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工作要坚持人民的立场,鼓励文化创作者积极投身到人民中去,文化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一定要把握住“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

(二)邓小平的人民幸福思想

根据文献调查,邓小平同志并没有关于人民幸福思想的系统论述,但是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生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就足以证明邓小平同志对实现我国人民幸福所作出的贡献与努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可见,邓小平倡导一种全体人民共富的幸福思想,以人民幸福为原则,以生活富裕为目的。

经济是民生之本,政治是民生保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和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定,国家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人民享受到改革春风带来的各种机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城市,进行国企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推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成败的评定标准,将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改革的重要标准。不论是何种标准,最终都指向“人民”。总而言之,邓小平人民幸福思想紧紧围绕人民共富这个主题,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根本的落脚点。邓小平同志将人民的幸福生活寄托于“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体现的是一种幸福生活的理想状态,表现为一种美好且较为富裕的生活状态。

(三)江泽民的人民幸福思想

自20世纪进入21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人民幸福,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秉承毛泽东、邓小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精髓,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实际,更加注重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人民幸福思想。这一幸福思想,要求保持和谐的党群关系,要求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其本质体现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先进生产力”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物质财富,为人民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发展“先进文化”可以建设精神文明,丰富文化生活,为人民寻求幸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代表着“先进”,自始至终把握“人民幸福”这一主线,将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还强调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尽最大可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四)胡锦涛的人民幸福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根据时代特征,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致力于实现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新发展,体现出无限的人文关怀与为民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胡锦涛把眼光放到整个社会,认为社会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良好体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倡导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人民幸福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的幸福,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的发展。

(五)习近平的人民幸福思想

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社会矛盾的转化,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睿智的目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做到多方考虑、统筹兼顾、补齐短板、攻其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6]的观点,强调新时代奋斗的主体是广大人民,人民只有不懈奋斗,才能走上通往幸福生活与美好人生的征程。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观,成功回答了新时代“人民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最新成果。奋斗幸福观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它是以实践为原则、以劳动为基础、以人民为主体、以价值为要义,其中包含的哲学意蕴为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民追求与实现幸福提供了一条脚踏实地、合情合理的现实路径。[7]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当知青的岁月,就是带着老百姓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岁月。正是有这样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才能够自信地阐释“奋斗幸福观”的真正内涵,以“奋斗幸福观”教育全党、教育人民,使中国梦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下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在国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世界大同,人类和谐相处。我国历来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渴望国际社会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共同构建一个幸福的地球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提出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中国方案”,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奋斗,共谋世界发展蓝图,实现人类幸福生活。

三、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经验启示

百年历程,百年风雨,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人民幸福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幸福思想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理论升华与实践经验的结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时代内涵,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强化共产党人使命担当,培育青年人艰苦奋斗精神、提供有助于世界人民共同幸福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一)完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以及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幸福思想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三个有机统一,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化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新观点,如毛泽东“为人民而战”的幸福观,邓小平的共富幸福观,江泽民的“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幸福观,胡锦涛的和谐幸福观,习近平的奋斗幸福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幸福观在不同的时代体现为不同的具体内涵,但最根本的是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一贯坚持的奋斗方向,在现阶段如此,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

(二)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人民的幸福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决心。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从各个方面着力抓住平民百姓的现实幸福。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各方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将人民的期盼融入到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方方面面,将人民的需求在我国各项建设和发展事业中充分体现出来,力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同时,鼓励人们要积极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潮,用奋斗开创幸福人生,为实现国家富足强盛、民族振兴发达、人人幸福安康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三)强化共产党人使命担当,为人民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幸福贯穿党的思想路线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价值指向。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幸福思想,强化了党的使命担当,始终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的正确方向。在新时代,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复杂,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强化责任担当,就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为人民造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精神支撑;强化责任担当,就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固本开源,不断创新。

(四)培育青年艰苦奋斗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8]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幸福的奋斗史与青年运动密切相关,上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广大青年学子心怀爱国热情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用行动印证了中国青年的力量之所在。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时刻关注青年的发展,一批批有志有为青年成为党的事业的忠实继任者和使命担当者。新时代,要鼓励青年积极投身党的建设事业、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培养青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积蓄强大力量。

(五)坚持共同幸福基本观点,为全人类幸福提供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快速发展的世界。处在一个地球村的我们拥有共同的利益基础,那就是实现幸福。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追求幸福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国度。马克思谋求全人类的解放并为之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个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回答了时代问题,能够真正解决当今世界的一些问题。全球性的问题,如环境问题,各国经济的发展致使全球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空气污浊、海洋污染、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实现幸福,就必须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共谋未来世界发展蓝图。

猜你喜欢

幸福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