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周汝登的书院讲学实践
2021-12-31兰军
兰 军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浙江阳明学书院讲会最早兴于绍兴。嘉靖年间,稽山﹑阳明两书院是王守仁绍兴讲学主要场所,云集于此的门人弟子达数百人,成为全国范围内阳明学讲论之中心。阳明去世后,绍兴讲学活动渐趋衰落,然越中既为阳明故里及晚年讲学活动中心,良知学说已悄然浸入当地士人骨髓,几经潜滋暗长,伴随周汝登学术思想的成熟再度崛起,成为左派阳明学讲学活动中心。海门之学借助鹿山书院、海门书院最先传布于家乡嵊县,经陶望龄、陶奭龄倡导,由阳明书院、证修社传布于绍兴,终成晚明越中显学。刘宗周评价到,“吾越阳明子以良知之说启天下。及门之士,于吾越最著者为龙溪先生;又百年,龙溪之门于吾越最著者为先生。先生于阳明之学,笃信而谨守之。由祢而祖,一嫡相承”。[1](P1060)
一、周氏家族与嵊县阳明讲学活动的兴起
周汝登(1547—1629),字继元,别号海门,绍兴嵊县人,其周氏家族在当地由朱趋王的学术转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嵊县曾为朱熹过化之地,当地士人以传承朱子理学为主。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过嵊县,登鹿山,题写“溪山第一”[2]。当地儒生单崇道﹑单庚金﹑许瑾从学朱子,以阐明理学为任。嵊县周氏家族却与阳明学渊源颇深,正嘉之际周晟任山东齐河县令,“尝从王文成游,以所学授生徒”[3]。海门从叔周震是阳明心学的积极倡导者。周震,字居安,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致仕归乡后致力于讲论阳明学说,携二子周梦秀﹑周梦科拜王畿为师,并邀其赴慈湖书院讲学,对当地士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周梦秀,字继实,嵊县生员。嘉靖四十四年与周汝登等结文社,砥砺共学。海门称其“少自不群。十五六岁时,瑞泉叔率拜龙溪师,故其向学特早,操砺严谨,所至目不一斜视。友朋虽极昵狎,但无一谑语。不肖幼时对之,竦然慕焉。乃兄亦谓我直肠,才弱冠即进,而与友乙丑结文社相砥砺”。[4](P110)嘉靖四十五年(1566),周梦秀随王畿赴杭州天真精舍讲学,后与陆光宅、丁宾等创建天心精舍讲会,以龙溪为盟主,定天心盟约。周汝登家族传播阳明心学之举,带动了剡地学风的转变。“剡之以理学名也,始宋单君范,而溯其源则得之朱子。至明季海门周子以私淑于王文成者教乡人,一时彬彬称盛,顾理有指归,而学无尽境,使循是而绍洙泗之传,接羲皇之统,即濂洛关闽犹其后焉者。”[2](卷十一)
慈湖书院是隆庆至万历年间嵊县第一所阳明学讲会书院,周汝登即在此受王畿影响初步接触良知学说。慈湖书院位于县城北门内,嘉靖三十三年提学副使阮鹗令知县吴三畏为祭祀杨简而建,以慈湖为号。周震归乡后召集嵊县诸生于书院内讲论阳明学,邀请王畿做主讲习。“隆万间王天和﹑周震等聚徒为慈湖书院讲学会,而畿南向坐师席,谈说开示,能令人人憬省”[3](卷九)。龙溪祖籍嵊县,后迁居山阴,故时常往来剡中。隆庆四年(1570),嵊县令邀请王畿入剡讲学,率诸生拜谒,周汝登时为县学生员得以与闻良知学说。“予少年不知学,隆庆庚午邑令君请先生入剡,率诸生旅拜,不肖与焉。”[5](P514)此时海门虽然主要精力在于举业,对龙溪之学尚未有所领悟,但此次受学经历对其日后承继阳明心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忆在庚午之年,相与共游龙溪夫子之门。当时不肖尚未足领略其微言,近稍有所窥,始能笃信此事至急且重。”[4](P182)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将周汝登归入泰州学派罗汝芳门下,如今大多数研究者根据海门学术传承经历,更倾向视其为王畿之学传人。
钱德洪与王天和对阳明心学在嵊县的传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隆庆五年至万历七年(1571—1579),江右王门儒者王天和任嵊县教谕。王氏为阳明高足邹守益﹑聂豹弟子,与浙中王门张元忭友善。据张氏记载,王天和在嵊县积极鼓励诸生汲纳阳明心学。“君既有会于良知之旨,而痛挽末流之弊,其始司教于嵊也,辄慨然曰:‘学莫先于礼,舍是则何以为教?’故首为《礼书》以示之,而躬敦行以为诸士先。凡君之所以为教者,有一不由于礼者乎?”[6](P519)钱德洪也曾入剡讲学,进一步推动了嵊县士人讲论阳明学之风。方志载绪山尝“入剡以所学授人,裘仕濂﹑钱思邦辈皆游其门。”[2](卷十一)裘仕濂﹑钱思棠﹑钱思邦为德洪门人,袁榜﹑王应昌是王畿门生,他们与周汝登﹑吴伯化等相互讲习切磋,带动了剡地阳明讲学风气的兴盛,为后来兴建新的讲会书院奠定了基础。
创建讲会书院,聚集弟子阐发良知无善无恶之旨,是周汝登讲学的重要方式。海门较早便承袭了王阳明﹑王畿以书院讲会作为宣讲昌大己说之阵地做法,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书院观。万历十六年(1588),周汝登编纂《嵊县志》,为书院条所作小序可视为其书院观的具体表现。
嵊止慈湖书院一所,而近更有鹿山书院。语以学不讲为吾忧,知吾忧则必讲学,务讲学则必联群,欲联群则必有止,而书院设焉。人家父兄于子弟教之读书则为之舍,读书之子弟多而舍亦广,故其家之昌明炽大,用是卜焉,不然子孙愚,门祚薄矣。为世道计,何以异此,故书院惟恐其不繁兴,而修举时饬,非末务也。古称杏坛即书院之别名,而后来白鹿﹑鹅湖益以称盛,吾辈法孔从朱,当何仿耶。曩有甘心毁废之者,几于坑焚之惨,而卒以自坑自焚亦足监矣。[7](P1979-1980)
周汝登不仅阐发了创建书院的目的、意义,而且从源流上论证其合理性,对当朝者禁毁书院之举进行严厉批判。从嵊县书院发展史出发,海门认为剡地之前仅有慈湖书院,另辟鹿山书院,是为了集聚士人,讲明学术,进而挽救世道人心。将创建书院与维系人伦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其为国之大政的地位。周汝登将书院起源与孔子杏坛讲学联系在一起,意在提升书院在儒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以白鹿洞书院﹑鹅湖之会相标榜,指出书院之建正是法孔从朱的体现。海门将废毁书院行为比作焚书坑儒,矛头直指张居正禁毁之举。
二、周汝登在嵊县的书院讲学活动
周汝登书院讲学活动经历了从家乡嵊县向绍兴府城的拓展过程。与之相伴,海门由剡地讲学士人领袖上升为继王畿之后浙中阳明学宗主。陶望龄评论道:“自阳明先生盛言理学,雷声电舌,雨云畅施,以著为文词之用。龙溪绍厥统,沛乎江河之既汇,于是天下闻二先生遗风,读其书者若饥得饱,热得濯,病得汗解,盖不独道术至是大明,而言语文字足以妙乎一世。明兴二百年,其皎然可耀前代,传来兹者,惟是而已。……海门子少闻道龙溪之门,晚而有诣焉。自信力,故尊其师说也益坚;其契也亲,故词不饰而甚辨。四方从之游者皆曰先生今龙溪也。”[2](卷十八)嵊县鹿山书院﹑海门书院,绍兴阳明书院构成周汝登越中讲学的主要基地。
鹿山书院建于万历十五年(1597),位于嵊县鹿山之巅,由八士会成员积赀创设,周汝登主持的第一所讲会书院。鹿山八士会创设于隆庆元年(1567),早由县学生员袁日新﹑袁日化﹑袁日靖﹑丁则绶﹑周汝登﹑宋应光﹑赵志伊﹑张希秩发起,后有王应昌﹑李春荣等加入。八士会倡导文行合一,以书写功过格方式,进行迁善改过的工夫实践。晚明以功过格作为道德修养方式,在士人阶层非常流行。周汝登《题重修八士会录》载:
八士会,昉自丁卯,故有录,以记功过。每月次掌岁,无虚日。录久纸尽,今复更置其款,约宜损益进退者,稍删定,称重修云。……旧录凡四十一张,张十行,支二十有二年[5](P595-596)。
八士会成立时,周汝登年仅二十一岁,还未将阳明心学应用于功过格具体实践。万历十五年(1587),在原八士会基础上兴建的鹿山书院已旨在阐发良知。
在鹿山书院讲学期间,周汝登注重选取山明水秀之地为生徒传授良知学说,以外在景物触动生徒体悟儒学奥旨。姜君献在《放生庵》诗并序中描述了海门师徒徜徉于山林泉涧,质疑问难的场景,“海门周先生开鹿山书院阐发良知奥旨,山之麓即剡溪也。尝放生于溪,因立石禁止网捕,颜曰放生池,随建庵曰放生庵,阁曰观生阁,使登临者畅然领鱼跃鸢飞之趣,谓非先王及物之仁乎。诗曰:直上危楼破大荒,括苍天姥两微茫。三春浪涌图南溟,六月潮平曝石梁。阐性鹿山山月白,弘仁剡水水云香。先生明德同河洛,今日登临颂一章”。[2](卷十七)嵊县方志有海门携及其门诸生于西门桥饮酒赋诗谈禅情景的记录:
周汝登携及门诸子饮桥上诗
西桥缓步踏沧浪,习习溪风洒葛裳。
狂发絶怜山影动,情闲不厌水声忙。
云开月满沙汀白,鱼散船依岸柳凉。
百盏交斟欢未极,归歌一曲调弥长。
丁美祖诗
双树桥头佛子徒,偶将清供坐跏趺。
声传丽阁千灯晚,影入沙汀一墖孤。
江静渔歌谁共答,云空鹤伴自相呼。
当秋夜月家家满,万事如闲几丈夫。
周孕淳诗
渺渺烟波一派新,层层石砌百花粼。
杖头速报携尊酒,归岸花飞正扑人。[2](卷17)
讲学授徒之外,周汝登还积极参与鹿山书院周边环境的改善活动。鹿山毗邻剡山,下有圆超寺,西为县儒学,至西岭为社稷坛,下为剡溪,跨山临城为剡城[8](P287)。剡山大面积荒芜,且紧邻县学,县令吴三畏﹑薛周曾致力于在山上普植松树,然效果不彰。周汝登主张仿绍兴府城卧龙山,种植适应性更强的竹子。
县学负剡山,其山在城内者凡若干亩,苦无林木。夫山□屼无木,若人之立而裭其衣,其足为衣服之士乎哉。嘉靖间吴侯三畏令民家各栽松,不栽有罚,乃以迁去勿果。后十余年,侯家居,凡数致书,惓惓以栽木为嘱,侯之用心勤矣。迨隆庆间薛侯周丈量土田,以城内之山并不起科纳税,摊在概山,亦令栽松,又以调去勿果。夫二公惓惓而不得覩厥成功,岂一林木亦有数耶。余以为即不栽松,栽竹亦可。夫栽竹随月皆宜,且易成林。今府中卧龙山皆可睹矣,谁为此者甘棠之咏,其宁有穷。[2](卷十五)
中国古代书院大多建于山水优美的形胜之地,重视改善周边环境,以自然美景陶冶生徒性情。鹿山书院讲学期间,周汝登弟子主要为嵊县本地士人,以见书院创设初衷在于“以待邑之凡有志于学者”[8](P566)。
海门之学最先传布于家乡嵊县,门人弟子以鹿山﹑海门书院为中心连同其他附属讲会,将师说传衍至明末清初。万历二十九年(1601)二月,周汝登与诸生举剡中之会,就与会者对良知理解上的偏差予以纠正与阐发。“辛丑二月,会于惠安僧寺。赵学训论良知未足尽学,须从不睹不闻上著力。先生谓诸士曰:‘赵师之言,或以救弊,恐人不知良知,而以情识为知,故指示个不睹不闻,使之认良知不错。若真谓良知不足以尽,而更求之不睹不闻,则是不虑之知尚有睹闻在,离良知之外,又有个不睹不闻。为病不小,大须善会。’”[5](P490)据刘浪《周汝登门人考略》统计,嵊县海门弟子有19人,占可考籍贯门人的42%。周汝登晚年感慨门人多英年而世时提及颇受其器重的几位,“予一生全赖友朋,弱年为会者八人,八士外更有四人,今尽沦亡,入仕后同参五六辈皆殁,然此犹年相若者,至晚年从游若吴国超、吴孟刚、丁中甫皆少年得力之徒,亦相继夭,念之心折。”[2](卷十一)吴振尹,字国超,初谒海门时与语不服,待反复辩论印证后始心折,执弟子礼。[2](卷十一)他在鹿山书院讲学期间,每月初三举大会,与会者近百人。大会之外,吴振尹与王三台别建小会,以便开展进一步探讨。“余昔宦留都,讲会盛行,一会人动百计。以人数多谓之大会,中有七八人者复自为会,以人数少称小会别之。小会视大会为期更密,辩证更详,催趋更紧。予与期间,深藉益焉。今予剡有每月初三之会,是所谓大会者己。思位、国超辈又欲联一小会,与留都事体适合。”[5](P593)吴钰,字孟刚,廪生,“殚心理学,不分志于功名”[8](P1239)。万历二十八年(1600)随海门赴西湖中秋讲会,参与校对﹑刊刻《周海门先生文录》。丁美祖,字中甫,举人,“博涉经史,每有所疑,必书版以待质,故闻道最早”[8](P1239)。曾参与校对﹑刊刻《周海门先生文录》。丁氏与海门关系密切,两人往来书信﹑诗词有十三之多。
海门之学在嵊县主要由王三台﹑王心纯﹑袁祖乾等弟子传承。王三台,字思位,弱冠补诸生,随即师事海门。为学注重随事体验,不遗余力。尝自署曰,“老年工夫务从简易,念虑一根紧要在是,凡有中萌法惟省制,凡属当行道惟勉致,静坐焚香,密密检视,循此为常,告之上帝”[2](卷十一)。崇祯二年(1629),周汝登去世后,王三台接续道脉,以师道不传为己罪,聚集同门大开讲会。“弟子执贽者亦日益进,示以文行合一之旨,多所造就,称为衡南先生”[2](卷十一)。袁祖乾,字清侯,贡生,与弟祖宪同受业于周汝登。崇祯八年(1635),嘉兴府推官文德翼与嵊知县刘永祚﹑训导叶祺胤及海门门生数十人在鹿山书院大开讲会,辨难终日。文氏独心折于祖乾,次日专程拜访。讲会吸引了众多士人参与,“一时从游者多知名士,婺之赵鸣钦﹑赵鸣峰,邑之卢鸣玉其尤也。”[8](P1237-1238)从讲会语录与倡和诗中还可见徐一鸣﹑王三台﹑尹志烻﹑袁祖宪﹑周应图﹑袁师孔﹑金之声﹑尹志廖﹑张拱薇﹑吴天璇﹑周有开﹑吴铉诗等十四人参与其中。诸人所作唱和诗主要颂扬从王阳明﹑王畿至周汝登传承不辍的心学学脉。
文德翼《事斯堂唱和诗》
吁嗟大道久荒芜,昼噑猩猩夜噑狐。十二轩辕光忽耀,伯安夫子起河图。
初传记得龙溪子,得来一生经万死。龙溪付托有何人,东海茫茫风涌水。
白洋黑洋龙螭奔,一朝汨汨天地昏。高峰坐啸心胸阔,手指洪涛是海门。
海门白练千重光,五色寒生万丈芒。化作危冠收岳秀,剡城顶上事斯堂。
余来堂下草漫漫,俯视山川镜里盘。琴瑟咏歌风似旧,感君此意一登坛。
信者何人疑者谁,不支离处又支离。江枫落叶山无事,晚坐天泉桥上时。[3](卷十三)
王心纯,字化远,弱冠补弟子员,后师事海门,父应昌是海门早年八士会之讲友,其主要致力于将海门之学传播于外地。崇祯元年(1628)中进士,补清江县令,建书院讲学,以海门心旨为提撕。十三年(1640),任扬州兵备佥事,下车即葺王心斋祠,集士子讲学环桥,一如海门先生之会滁阳。后因与执政者不和,调归卧龙山,日与二三老友讲学不辍[3](卷八)。
三、周汝登学说向绍兴传播
万历二十年(1592),周汝登与许孚远在南京展开“九谛”“九解”辩论后名声大著,越中士人争相从学。周汝登与许孚远之辩,主要围绕王畿“无善无恶”说展开。海门《九解引》记述到,“宦南都者,旧有讲学之会,而至万历二十年前后,一时会聚尤盛。不肖时得随诸公之后,盘桓印证。一日,偶拈举《天泉证道》一篇,重宣其密。而座上敬庵许先生未之首肯。明日,出《九谛》以示。不肖僭为《九解》复之。先生于不肖为先达,言宜顺受,而师门之旨不可不明,且学问亦不嫌于明辨,故敢冒昧如是。其或当或否,俟知者判焉”。[4]21周汝登在王畿四无说基础上,对良知所含本体工夫作了进一步阐释。海门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以“圆融妙悟”为特色的良知观,在深受佛教与心学思想熏染的绍兴,获得大批士人追从。南都辩论后周氏“弟子日益进,执贽者千余人”。[3](卷八)万历二十三年(1595)十月三日,会稽陶望龄慕名赴剡溪拜访。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陶氏曾多次入剡与周汝登会讲于鹿山书院,是海门最器重弟子。
万历二十七年(1599),周汝登致仕归乡后致力于书院讲学事业,在陶望龄协助下其学以阳明书院为平台由嵊县扩展至绍兴府城。九月十一日,在陶望龄组织下周汝登与绍兴讲学同志数十人聚会于阳明书院,在阳明祠内创立证修社,每月一会,以阐明良知遗教为己任。“己亥季秋,先生同石篑陶公及郡友数十人,共祭告阳明之祠,定为月会之期,务相与发明其遗教。”[5](P471)证修社的创立标志着绍兴阳明学书院讲会进入周汝登领衔的时代。《告阳明夫子文》表达了海门接续越中阳明学脉的志向:
万历己亥九月丁未朔十一日丁巳,后学周汝登等敢昭告于阳明夫子之灵。越有夫子,即鲁有仲尼,徐、王、钱先生及门于前,如回如伋,请事足发,以启后人。登等居幸同里,世未有百年,私淑有资,愿学良切,敬联同志,凡数十人,月会夫子之堂,用体夫子之教。呜呼!夫子之教,首揭良知。良知非口耳,敢蹈支离;良知无始终,永无作辍。共期心领,务以身明。夫子在上,其默相之。尚飨![5](P679)。
邓志峰认为海门在告文中将王阳明比作孔子,徐爱、王畿、钱德洪被比作颜回、子思。因其本人处于私淑地位,自诩为孟轲,体现出周氏较强的师道自任意识[9](P336)。万历二十九年中秋,海门率门人弟子五十余人夜会于绍兴天泉桥。追忆嘉靖六年(1527)阳明出征思田前与弟子夜宴情景,作《中秋大会天泉桥诗》,欲肩负振兴越地阳明学讲会重任。“阳明﹑龙溪二师于此证道,亦曾以中秋饮此桥上。今会偶同此节,会几五十余人。昏时有云,后顿开,午夜月大明,若天假云。诗曰:天泉桥上集群英,风拂罗衣鼓瑟声。证道百年人未散,赓歌千古月常明。同逢令节应非偶,一扫浮云若有情。不到此中谙此兴,男儿几已负平生。”[5](P696)
绍兴天泉桥会后,周汝登在鹿山之前再建海门书院,以作为门人弟子讲会之所。“宗传书院,在鹿山书院前。万历二十九年周汝登建,凡十五间,又构海云菴于左,称海门书院。门人余懋孳令山阴,颜曰‘宗传’,会稽陶望龄额曰‘事斯’。”[8](P566)据刘浪《周汝登门人考略》统计,海门弟子共49人,籍贯可考者45人,山阴﹑会稽即有12人,约占26%。这批士人多在海门书院创建前后从学于周氏,尤以陶望龄﹑陶奭龄知名。
陶望龄是海门最为看重的门生,以之为传其衣钵者。他不仅将海门讲学活动扩展至绍兴府城,还为《周海门先生文集》《东越证学录》《王门宗旨》《圣学宗传》等著作撰写序言。海门对石篑也期望甚高,常以后学之表率严加要求。万历二十八年(1600)初,陶望龄应诏北上任官,海门作《送太史石篑陶公北上序》叮嘱在京应勤于聚集修讲、交游磨砺。“学问一着,自阳明、龙溪二先生而后聚集修讲,盖于今为畅矣。惟时主盟则太史石篑陶公,实究真参,为后学倡。”[5](P528)《与陶太史石篑》“京邸会聚,想时不乏人,荣途最堪取友,亦最易漂流”[5](P618)。陶望龄在京师与袁宗道、袁宏道、吴本如、黄慎轩等结社论学,相聚谈禅,发扬海门之学。在陶望龄推动下,绍兴士人纷纷赴剡拜周汝登为师。万历三十二年(1604),九月,越中数十名士子访剡,海门就佛家“断腥绝肉”和儒家士人“君子远庖厨”与湛然圆澄展开深入讨论。“甲辰闰九月十一日,郡中诸子郑世德、全若可、刘冲倩、范孟兼、王世韬、刘特倩、周聚之、王世弘、沈虞卿、余罗卿、王世文辈,同刘玉笥先生入剡,湛然和尚亦相与俱。先生设宴,具有鱼肉。湛然曰:‘此味何来?皆从宰杀而致。诸公诚不宜食。儒教说远庖厨,庖厨之远,亦何救于宰杀,岂远之将为食地耶?’先生曰:‘湛然之言,真仁人之论。此心儒释皆同,只因在家出家,因缘不同,故食肉断腥,教法稍异。”[5](P503-504)万历三十七年(1609),陶望龄去世,其弟奭龄继续在绍兴主持讲会活动,讲论海门“圆融妙悟”良知观。周汝登晚年就有意让陶奭龄接续越中阳明学脉。天启年间(1621—1627),余姚阳明学者沈国模赴嵊县拜谒周氏,欲请其赴半霖义学讲学。海门告之“吾老矣,越城陶石梁、刘念台今之学者也”[10](P653)。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海门去世,陶奭龄率绍兴门人赴嵊县料理后事。崇祯年间,陶奭龄﹑刘宗周发起证人社,担负起传承越中阳明学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