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以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为例

2021-12-31李凯莉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高针织实训室

李凯莉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达利女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针织实训室简介

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共存的专业,实训基地的建立是产教融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 〔2019〕5 号)(以下简称“双高”)的这一要求,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着必要的改革,专业实训室作为“协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培养工匠涵育型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杭职院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作为浙江省特色专业,从2006年开设专业至今,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专业理论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操作学习条件,在设施建设中也有一定的建设基础,目前,达利女装学院针织实训教学设备上现有电脑横机9 台、手摇横机50 台,电脑横机实训室1 个、手摇横机实训室1 个、多媒体教室多个,针织实训室已具备基本的实训设施。

2 专业实训基地面临“双高”建设的困境

2.1 难以支撑专业(群)建设要求

创建高水平专业(群)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新标杆”,也是“双高”建设的核心之一。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协同育人往往是先确立一个或两个核心任务,再根据产业需求和岗位定位修订培养模式。具体工作需涉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师资、教学、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等多个项目协同建设[1]。就针织实训室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出现没有紧随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的工作任务(课程)、升级或淘汰陈旧的项目内容的情况。同时,由二级分院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训室,很难实现资源建设集约化、共享最大化,这显然难以支撑“双高”背景下专业(群)的建设要求。

2.2 难以支撑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教学模式探索中,鼓励专业多与企业合作,建立高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协同育人,以便专业精准服务产业。在教学模式上,“产教融合”取得了较多成效,但尽管如此,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仍感到企业合作乏力、缺乏热情等问题。服装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不断对产品和设备转型升级,这也对学校的设计开发和产品能力的研究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针织专业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双高”背景下高端产教融合基地对自我开发能力的要求。

2.3 难以支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国家颁布的“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此类人才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所需具备“技术”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针织专业实训基地采用基础操作型设备,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的“技术”品质则有赖于理论与实验教学。

受传统观念影响,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其教学内容更多是对课程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却缺乏一些用于开发学生潜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用于操作的设备,大多都是直接采购校外产品,仅使用操作教学中所需功能,对其挖掘新功能的二次开发却比较少,教师自主开发的实验设备更少,尤其是对具有设计性质创作的专业来说,更加局限了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

综上,当前针织实训的操作设备和内容,显然难以匹配“双高”背景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3 改革实施

3.1 突破传统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理念的限制

目前针织专业实训基地主要的工作职能仅体现在辅助本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实践部分,而与相关的服装专业资源配置和建设都是较为分散的,没有达到专业实训资源共享,并且出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可以尝试根据专业相应企业岗位要求以及产业技术要求,建立资源共享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专业实训基地群。并能够依据基础实训实验相似性和专业实训差异性,取得基础共享、专业分离和拓展互选的教学体系。

鉴于上述共享最大化的教学资源建设新思路,结合当前实训室建管困境和需求,首先要突破传统建设理念的桎梏,即由传统的“产业链—专业群—实训基地群”调至“产业链—实训基地群—专业群”[2]。同时借鉴其他院校成功的高水平实训室建设经验,尝试突破传统实训室模式。与服装专业共同搭建专业实训基地群。从设备来看:缝纫机、手摇横机、熨烫机和套口机可作为课程需求辅助共享资源;从学生教学任务来看:服装专业与针织专业学习任务的交叉内容可作为共享资源;从师资配备上来看,两门专业课任课教师技能技术的培育与发展能够作为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共享资源。

3.2 建立特色针织专业实训基地

3.2.1 升级实训基地设备

检查实训室设备老旧情况,配合行业发展需求,更替部分太过落后的设备机器,添置部分满足新工艺、新技术的先进设备,以满足“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基础需求,重点加大新专业方向所需的基础实训设备。升级原有实训设备,如老旧的手摇横机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升级的需求。除此之外,在建设硬件条件的基础之上,应倡导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研究实力与特长,融入自身的技术,建立特色实训室,根据针织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量身改良实训环境。并通过实地走访相关院校,进行文字材料学习,实地考察观摩,做到实际落实改革细节。学习相关院校实训基地的硬件设置配套情况,对比学校针织实训基地目前的配套实际,做出改善调整。

3.2.2 推进针织专业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根据针织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赢发展”的原则,与针织相关企业探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建立产教融合企业认证制度,导入企业文化和企业标准,共建共享校企合作实训基地[3]。以具体化标准为目标,实际落地到实训基地。使得学校实训基地有任务、明确教学目的,并能够与企业做到项目制合作,段落化地完成企业下达到实训基地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工作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2.3 重视教师实践经历培养

在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不仅要进一步搭建实训基地教学体系,还需要重视教师能力的全面培养,可采取强化“引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大多针织专业实训教师并不是针织专业毕业,而是服装专业,同时还缺乏企业工作经历,专业技能掌握不够深透。并且有很多青年教师长年在校从事教学工作,难以与行业企业的实际及时接轨,导致教学实训环节与企业需求分离。在此情况下,要多鼓励教师走出学校,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或到企业工作。这样才能够进一步达到“双高”环境下的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

3.3 加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3.3.1 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通病

重建设、轻管理是我国高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通病[4]。有些高职院校常因实验设备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与技术过时和陈旧而被过早淘汰。针织专业实训基地作为协同育人的方式之一,在实训基地的使用过程中也经常出现设备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报废及设备因技术过时而被过早淘汰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因尽早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保证学生在理论基础的学习之上最大化地完成实践学习。在基本满足“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对实训基地管理考核方法做出细则制定,达到“责任到人、制度清晰”的考核目的,确保在完成基础建设之后,能够有效地运行实训基地,达到预期方案的效果。

3.3.2 加速管理机制更新迭代并趋向标准化

针织行业发展迅速,体现在产量增加,技术的革新也很快。除了更换老旧机器设备外,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在管理和实施中需要由传统封闭管理转化为开放式管理[5],让每个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管理制度中来。管理机制也需要根据市场、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及时更替,建立有针对性、时效性的管理机制,细化到责任分配和设置时间节点,与时俱进,让学校的实训基地能够顺利地与市场环境接轨。

4 结语

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不仅要紧密围绕“双高”建设标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产教深度融合和提升综合能力三个重要方面,而且要在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基地硬件配置和教学标准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和优化。要保证在促进高职院校针织专业发展的同时,着重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才是改革实训基地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双高针织实训室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