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

2021-12-31张盼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白蛋白例数直肠癌

张盼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病联合微创病区,河南 郑州 475000)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一类常见恶性肿瘤,该病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多,同时男女发病比是1.65∶1,已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以往多选择开放术式进行治疗,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伴随医疗技术飞速发展,腔镜手术逐渐被普及到临床,有着创伤低、术野清晰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2]。但腹腔镜手术仍属于应激源,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术后极易产生各类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因认知能力较差,缺乏关于疾病与手术的相关知识,容易引起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负性心态,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并延缓术后康复。另外腹腔镜手术对于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前术后需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才可确保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综合护理干预属于一种系统性、整体性护理模式,能给患者提供出全方位护理干预。据有关研究显示[4],对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开展综合护理能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出现。为此,本文现对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总共78 例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总共7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有39 例,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9∶10、28∶11;年龄分别为30 ~72 岁、31 ~70 岁,均值分别为(52.05±4.68) 岁、(52.10±4.45) 岁;疾病类型:结肠癌、直肠癌比例分别为25∶14、26∶13;Dukes分期:A 期、B 期、C 期比例分别为14∶15∶10、15∶16∶8。两组各项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对分析。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批。

纳入标准[5]:(1) 均结合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2) 胃肠道无任何手术史。(3) 无完全性的肠梗阻。(4) 无放化疗史。

排除标准:(1) 伴严重精神病者。(2) 存在其他难以控制的内科疾病者。(3) 持续采取类固醇激素者。(4)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两组均由相同一组手术医师开展腹腔镜手术,其中对照组依据常规方案开展护理,包含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工作,常规禁饮禁食,妥善留置引流管及导尿管,做好体温测量和病情观察工作等。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内容涉及以下方面:(1) 术前护理:①综合评估:入院后护士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与病情对其个体情况开展评估,掌握其是否存在过敏史和吸烟史,是否存在冠心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协助其完善有关检查,结合其个体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②心理护理:受自身疾病影响,确诊后患者常产生程度不一恐慌、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其疗效和预后。对该类患者需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普及疾病有关知识,说明手术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腹腔镜术式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并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及鼓励,以缓解或者消除其负面情绪。③胃肠道护理:术前3 d 予以甲硝唑或者红霉素口服,以降低肠道中的细菌量;术前1 d 开展灌肠,减少术中腹胀和感染等并发症出现。④术前准备:对手术中需要的器械以及药品等进行检查与核对,并保证仪器设备可正常运行,同时选择高温高压蒸汽对器械实施灭菌操作,并仔细调试。(2) 术中护理:入室后,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耐心询问其感受,并予以心理安慰,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于不影响手术情况下放置患者在最佳舒适卧位。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结束麻醉诱导后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等指标,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滴速。提前备好术中需要的器械并按顺序摆放,手术过程中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与医师的各项操作进行配合,为其传递手术器械时应做到准确无误以及稳准快,避免重复操作,同时做好手术时的各项护理记录。(3) 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术后返回病室协助患者采用去枕平卧位,将头部偏往一侧,等到血压复常、体征平稳后采用半坐位。②并发症护理:术后做好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等指标监测,观察到异常及时通报医师予以处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并注意观察切口是否存在渗血和感染,同时积极开展护理。③饮食护理:肛门排气之前需禁食和禁饮,能采取静脉补液或者肠外营养。等到肛门排气之后,能摄入少量流质食物,后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食物,坚持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少食多餐,避免摄入产气、辛辣和油炸食物以及暴饮暴食。④引流管护理:术后持续胃肠减压,留置胃管及导尿管,结合患者情况固定好各类引流管,维持引流管通畅。并注意观察引流物性状、引流量及颜色。定时关闭导尿管,做好消毒和尿袋更换。等到尿液复常同时能自主排尿后将导尿管拔出,肛门排气后能将胃管拔出。开展引流管护理期间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3 观察指标

术后恢复指标:包含留置胃管、留置尿管、进食、肛门排气、下地活动及住院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包含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内容涉及护理方法、护理技术以及护患沟通等项目,总分100分,>90 分为满意,80 ~90 分为一般,<80 分为不满意,对总满意度进行统计。总满意度= 满意及一般例数/ 总例数×100%。

护理前后评价两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疼痛(VAS) 评分,①SDS、SAS 评分:<50 分无抑郁、抑郁,50 ~60 分轻度;61 ~70 分中度;>70 分严重[6]。②VAS 评分:0 分无痛;0 ~3 分轻度,能忍受;4 ~6 分中度,尚可忍受;7 ~10 分剧烈,无法忍受,甚至影响生活[7]。

营养指标:护理前后测定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

护理前后评价两组生活质量(SF-36) 评分:包含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四大方面,每项总分100 分,得分越低生活质量越差[8]。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代表,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代表,行t检验,将P<0.05 作为评定存在差异的标准。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留置胃管、留置尿管、进食、肛门排气、下地活动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对比结果(± s ,d)Table 1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icators (± s , d)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对比结果(± s ,d)Table 1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dicators (± s , d)

组别 例数 留置胃管时间 留置尿管时间 进食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下地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39 1.30±0.42 1.14±0.32 2.72±0.66 1.65±0.38 3.54±1.10 7.58±1.85对照组 39 2.85±0.66 3.25±0.75 5.24±0.74 4.15±1.02 6.28±2.02 11.35±3.25 t 12.373 16.160 15.871 14.343 7.439 6.296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出现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结果[n(%)]Table 2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n(%)]Table 3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patient’s satisfaction [n(%)]

2.4 两组SDS、SAS、VAS 评分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SDS、SAS、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SDS、SAS、VAS 评分的对比(± s ,分)Table 4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SDS, SAS and VAS scores (± s , score)

表4 两组SDS、SAS、VAS 评分的对比(± s ,分)Table 4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SDS, SAS and VAS scores (± s , score)

组别 例数 SDS 评分 SAS 评分 VA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9 69.02±5.87 52.44±2.03 65.78±6.37 48.23±1.69 6.04±1.97 3.01±0.83对照组 39 66.86±5.34 60.15±3.25 66.04±6.55 56.77±2.08 5.96±1.96 4.42±1.37 t 1.700 12.565 0.178 19.900 0.180 5.497 P 0.093 <0.001 0.859 <0.001 0.858 <0.001

2.5 两组营养指标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营养指标的对比(± s )Table 5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nutritive index (± s )

表5 两组营养指标的对比(± s )Table 5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nutritive index (± s )

组别 例数 转铁蛋白/(mg/L) 白蛋白/(g/L) 前白蛋白/(m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9 2.03±0.66 2.64±0.87 36.35±8.27 49.20±3.51 265.58±20.44 336.24±35.17对照组 39 2.08±0.63 2.15±0.70 36.41±7.56 42.18±4.67 260.19±20.75 301.48±29.36 t 0.342 2.740 0.033 7.504 1.156 4.738 P 0.733 0.008 0.973 <0.001 0.251 <0.001

2.6 两组SF-36 评分的对比

护理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SF-36 评分的对比(± s ,分)Table 6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SF-36 scores (± s , score)

表6 两组SF-36 评分的对比(± s ,分)Table 6 Group contrast results of SF-36 scores (± s , score)

组别 例数 健康状况评分 情感职能评分 精力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9 46.59±5.25 83.17±1.36 49.37±6.31 85.92±1.04 52.34±5.77 89.27±1.18 60.34±4.57 92.01±0.76对照组 39 46.70±5.11 75.44±2.29 50.22±6.78 78.19±2.36 52.19±5.36 80.36±2.98 60.88±4.23 84.35±1.25 t 0.094 18.125 0.573 18.718 0.119 17.361 0.542 32.700 P 0.926 <0.001 0.568 <0.001 0.906 <0.001 0.590 <0.001

3 讨 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一类较为多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时多选择外科手术,以往采取开放术式虽有着良好根治效果,但会给机体造成较大损伤,且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与不变[9]。伴随微创技术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开始被应用到该病治疗中,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临床普遍认可[10]。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护理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以往,临床多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虽然能够满足患者基本需求,且取得过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效果较为局限,无法满足患者心理与精神要求,且护理内容较为单一、有限,难以获得预期效果[11]。伴随国内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各类新型的护理模式开始被应用到临床。综合护理作为一类新型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相比,其涉及的内容更为全面,更重视将患者当作工作中心,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重视基础资料,同时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异常问题,能防止各类并发症发生[12]。同时从生理、精神、心理等各个方面出发,为患者提供更为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为预后提供保障。朱琪凡[13]对行腹腔镜手术的110 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当作对照组,一组予以综合护理当作观察组,最终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出现比例为1.80%比对照组10.90%低,同时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说明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患者尽快排气,缩短住院天数,使病情快速恢复。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56%低于对照组17.95%,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这和朱琪凡研究所得结果有着良好一致性,且观察组留置胃管、留置尿管、进食及下地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经综合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各类并发症出现。分析原因是观察组经总结和分析近年来工作经验和护理特点,最终整理出一套适用于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从手术前至手术后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其中入院后的综合评估能全面深入掌握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此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为护理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心理护理中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价,并提供针对性疏导,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使其以积极心态面对手术,并提升其治疗配合度;胃肠道护理能降低肠道中的细菌量,防止术中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术后做好体位护理能避免误吸出现,加快切口愈合;做好各类并发症护理能防止有关并发症出现,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饮食护理能确保患者饮食的合理性,防止饮食导致的不适,同时对胃肠功能进行刺激,使其快速恢复正常,并保证患者每日营养摄入均衡,改善营养状况;做好引流管护理能协助胃肠减压,加快膀胱功能恢复[14-15]。因此从上述表格中看到:护理前两组SDS、SAS、VAS、SF-36 评分以及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DS、SAS、VAS、SF-36 评分以及转铁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上述护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增强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此外,观察组留置胃管、留置尿管、进食、肛门排气、下地活动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出现比对照组更少(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说明综合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考虑原因可能和观察组并发症更少、康复效果更佳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效果确切,能促进其术后恢复,减少各类并发症出现,促进负性情绪缓解,并降低疼痛,改善营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升其满意度。但本次研究中依旧有一定不足,如纳入的样本总数不多,且研究时间不长,未对两组进行深入远期随访等,这些均需在日后研究中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白蛋白例数直肠癌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