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31孙玉琦刘超赵亚娟卢吉灿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尘肺咪定血气

孙玉琦,刘超,赵亚娟,卢吉灿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0620)

尘肺是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严重的职业病,属于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等,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治疗尘肺的有效方式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通过大量的灌洗液将肺部的粉尘、异物等灌洗出来,以达到改善肺部功能的效果[3-4]。相关研究表明[5],WLL 后,患者即可消除胸闷、气短等症状,且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关于最佳剂量的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用于WLL 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0.5 μg/kg 和1.0 μg/kg 两种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探究其联合乌司他丁在WLL 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 例WLL 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尘肺病诊断标准》[6]中尘肺的诊断标准;(2)患者行X 射线胸片检测;(3) 符合WLL 手术指征;(4)患者麻醉分级均为Ⅰ级、Ⅱ级;(5)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7]:(1) 患有其他严重肺部疾病;(2)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3) 合并恶性肿瘤;(4) 免疫功能低下;(5) 患有认知障碍和精神疾病;(6) 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均为男性,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5 ~65 岁,平均(41.86±6.38) 岁,尘肺Ⅰ期16例,Ⅱ期8 例,Ⅲ期6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 ~65 岁,平均(41.07±6.75) 岁,尘肺Ⅰ期14 例,Ⅱ期9 例,Ⅲ期7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该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静脉给予乌司他丁(国药准字H19990134,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万单位),用法:5000 U/kg,静脉滴注,1 h 内完成。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 给予1.0 μg/kg 盐酸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10086,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对照组给予0.5 μg/kg 盐酸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注射完给予0.5 μg/(kg·h)持续泵注。以舒芬太尼0.5 μg/mL、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丙泊酚1.5 mg/ml进行麻醉诱导,并行气管插管,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定位,插管完成后进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5 μg/(kg·h),输注丙泊酚4 ~8 mg/(kg·h),维持BIS45 ~55 根据患者麻醉情况,间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患者均双肺通气10 min,将肺泡内残余的氮气灌洗出。连接三通接头,接头另两端分别用于灌洗和引流,对肺进行单侧通气。通过灌洗装置,注入温生理盐水约1 L,停留3 ~5 min 后引流灌洗液,反复灌洗至灌洗液澄清透明。灌洗完毕后,继续机械通气至肺湿性啰音消失,15 min 后血气分析结果正常,手术完成。

1.3 观察指标

(1) 血气分析指标:采用罗氏血气分析仪( 型号:cobas b 123,上海艾力特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分别于手前,术后1 周检测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 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2)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患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 5 mL,离心(2000 r/min,15 min)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型号:BS-280,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LISA) 法对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 及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的水平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相应试剂盒( 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3) 肺部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 型号:S-980AI,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对患者术后12 h、24 h、36 h 及48 h 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 进行测量,每项测量5 次,取最大值。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尘肺患者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尘肺患者PaO2水平及SaO2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周,两组患者PaO2及SaO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PaO2及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尘肺患者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s )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 s )

表1 两组尘肺患者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s )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 s )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①P <0.05。

组别 例数 PaO2/mmHg SaO2/%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观察组 30 58.63±5.25 82.15±7.54① 76.86±6.89 91.10±7.69①对照组 30 59.07±5.38 73.68±6.36① 77.19±7.04 84.64±6.59①t 0.321 4.703 0.183 3.494 P 0.750 <0.001 0.855 0.001

2.2 两组尘肺患者不同时间点lL-6、lL-10、TNF-α 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在T0时IL-6、IL-10、TNF-α 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时检测IL-6、IL-10、TNF-α 的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T1、T2时的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尘肺患者不同时间点IL-6、IL-10、TNF-α 水平比较(± s ,pg/mL)Table 2 Comparison of IL-6, IL-10 and TNF-α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 s , pg/mL)

表2 两组尘肺患者不同时间点IL-6、IL-10、TNF-α 水平比较(± s ,pg/mL)Table 2 Comparison of IL-6, IL-10 and TNF-α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 s , pg/mL)

注:与同组T0 对比,①P <0.05;与对照组T1、T2 比较,②P <0.05。

组别 IL-6 IL-10 TNF-α观察组(n=30)T0 12.96±3.66 30.96±3.66 12.48±3.62 T1 34.32±5.56①② 72.32±7.56①② 26.38±4.73①②T2 41.31±10.45①② 81.31±10.45①② 34.65±5.37①②对照组(n=30)T0 12.66±3.92 31.96±3.66 12.76±3.85 T1 61.68±7.84① 45.32±5.56① 44.16±5.76①T2 70.42±13.24① 52.31±8.45① 51.45±6.86①

2.3 两组尘肺患者术后不同时间FVC、FEV1 水平比较

两组尘肺患者术后24、36、48 h 的FVC、FEV1 值均高于术后12 h 的FVC、FEV1 值,且术后24、36、48 h 观察组FVC、FEV1 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FVC、FEV1水平比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FVC and FEV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surgery (± s , %)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FVC、FEV1水平比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FVC and FEV1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surgery (± s , %)

注:与同组术后12 h 比较,①P <0.05。

组别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 FVC术后12 h 54.96±8.16 50.26±8.66 2.163 0.035术后24 h 57.82±9.24① 53.312±8.78① 2.020 0.048术后36 h 60.83±7.75① 56.31±8.66① 2.130 0.037术后48 h 64.31±8.75① 59.15±8.56① 2.309 0.025 FEV1术后12 h 36.86±6.92 33.916±6.75 2.096 0.040术后24 h 46.68±8.84① 39.32±9.75① 3.063 0.003术后36 h 50.82±10.24① 45.31±9.59① 2.151 0.036术后48 h 57.31±10.45① 51.31±10.14① 2.261 0.027

3 讨 论

尘肺病是一种职业性的肺部疾病,主要是由于工作环境导致肺部吸入过量的粉尘等杂质,而肺部无法自行排出,最终在肺部沉积,最终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目前临床有效的治疗手段为WLL[8]。WLL 能够有效减少肺部吸入的粉尘、痰液等物质在肺泡中的残留,消除胸闷、气短等症状,并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9-10]。右美托咪是一种常用的麻醉药物,在全麻手术中较为常见,由于右美托咪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血压波动及心跳过缓,因此该药物最适剂量的选择至关重要。关于右美托咪最适剂量的的研究较多,但一般用于肺部切除术,而WLL 中关于右美托咪定最适剂量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于乌司他丁联合使用,旨在探究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尘肺WLL 中的治疗效果,为WLL 麻醉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PaO2、SaO2等血气分析指标,能够判断患者是否缺氧,间接反应了肾功能的状态,TNF-α、IL-6 及IL-10是炎性反应的常用指标,其中TNF-α、IL-6 为促炎因子,当集体受到外界物质入侵,或导致促炎因子分泌增多,而IL-10 是抗炎因子,可以激活巨噬细胞,抑制TNF-α、IL-6 等促炎因子的表达,从而降低机体炎症反应[11]。本研究对患者手术前后学期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术中不同时间点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PaO2、SaO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T1、T2时检测IL-6、IL-10、TNF-α的水平均升高,表明手术会增加机体炎性反应,观察组T1、T2时的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均能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同时提高机体抗炎因子水平,增强抗炎作用,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对肺部的损伤,其中1.0 μg/kg 的右美托咪,改善效果更明显。

两组患者术后24、36、48h 的FVC、FEV1 值均高于术后12 h,且术后各时间观察组FVC、FEV1 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术后肺部功能逐渐改善,1.0 μg/kg 的右美托咪定效果更明显,分析原因为:乌司他丁是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其主要从人的尿液中被提取,主要用于降低多种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有效抑制溶酶体酶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有效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引起的肺损伤,起到保护肺功能的作用[12-14]。右美托咪定是α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作为镇静、镇痛及全麻辅助用药,具有强效性和高选择性的特点,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具有一定的镇静、止痛的作用,可减轻促炎性介质释放,从而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对相关的疾病起到保护作用[15-17]。庄莹莹等[18]采用负荷量(1.0 μg/kg) 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用于肺叶切除术的结果显示,该剂量同样能够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肺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于本研究结果相似。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为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应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与常规0.5 μg/kg 剂量比较,术前采用1.0 μg/kg 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尘肺患者WLL 效果更明确,改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部功能更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尘肺咪定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影像科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中血清IL-6的检测意义研究
尘肺的影像学诊断要点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