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池塘健康养殖各因素的管理与展望
2021-12-30作者巩华陈总会赖迎迢赵长臣
◆作者:巩华 陈总会 赖迎迢 赵长臣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多样性丰富,水产养殖水面广阔,山塘水库、养殖池塘星罗棋布,养殖品种繁多,养殖历史悠久,技术经验丰富,生产产值高。2020 年,广东渔业经济总产值3840.71 亿元,渔业产值1608.79 亿元,均占全国近12%以上(表1),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养殖过程中病害的频发、暴发,影响严重,特别是在气候温暖的华南地区,如草鱼在包括广东在内的主要养殖地区,年养殖成活率仅为30%。病害问题,一直以来就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水产健康养殖,特别是池塘健康养殖在广东省意义重大。
水产健康养殖(healthful aquaculture),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目的,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运用水域生态学、营养生理学、病原微生物学等学科原理来指导水产养殖生产,建立数量、质量、效益和生态和谐发展的现代养殖业。健康养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是动物健康、环境健康、产品健康、人类健康和产业链健康共五个健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于2000年初就对动物养殖提出“同一个健康”的概念,用以强调人和动物的健康相互影响,并与整体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密不可分。水产病害的三大元素(宿主、病原、环境)中,病原已经被归入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方式,其产量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43.17%,其中淡水池塘占淡水养殖面积的一半以上(52.09%)(表2)。而一些山塘小水库,还承担了抗旱保水、涵养水土等重要生态功能,特别是在粤北、粤西等广大山区,发展池塘养殖可以有效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当地收入,稳步脱贫,预防返贫。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和设施渔业的发展,池塘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养殖密度和产量不断增大,水产养殖病害频发,养殖风险倍增。因此在广东重新审视池塘健康养殖,意义重大。
表1 2020 年渔业产值分布与投入品产值统计分析表(数据自《渔业统计年鉴2021》)
表2 养殖池塘面积统计分析表(数据自《渔业统计年鉴2021》)
1 池塘的生态、生产特征
池塘作为养殖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与整个大环境有相对的独特性,又受到区域内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分布等条件的制约。区域内的气候、水文是池塘存在的基础,池塘是养殖动物生活生长场所,是天然饵料生产场所,还是代谢终产物的代谢场所,因此池塘要满足养殖动物生存、生长的最佳条件,需要提高天然生产力水平,还必须最大化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池塘的土壤,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底泥,是包括池塘底部土壤、沉淀物的统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池塘水体中许多溶解和悬浮的物质,除了风、动物、投入品等少量外源携带外,绝大部分来自于土壤。底泥是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仓库,很大程度上缓冲水体中的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变化,这些过程大大影响着水质和养殖产量。
池塘养殖还受到生产习惯、消费文化和社会生产等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最典型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桑基鱼塘”为标志的淡水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养殖鱼类生态习性中栖息空间及生长所需饵料不同,实行科学合理的多品种立体交叉混养。在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地区,实行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混养,而珠三角地区实行底层放养鲮、鲫、虾等品种,中下层放养草鱼等品种,中上层放养鲢、鳙鱼等品种,配以杂食性的鱼类,诸如罗非鱼、鲂等鱼类品种,充分利用各层次的生物饵料和营养,通过食物链网实现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满足生产需要。每一种生产习惯的养成,背后都是科学理论的支撑。
池塘养殖还要受到生产规划和管理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养殖布局不合理,池塘密度过高,富含营养物质及碎屑的养殖废水如果经简单处理直接外排,会造成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氮、磷化合物排入外界环境,增加养殖区及其附近水域自净负荷,导致养殖区域病害及赤潮的频繁发生,对整个水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特别是沿海一带的对虾养殖池污水排放,如果没经过尾水处理,会造成近岸水体污染,也会造成自身污染,危及对虾养殖业本身。同时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物、环境消毒剂等残留,也会排放到附近海域,不仅能影响海洋生物,而且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危害消费者健康。
2 投入品管理
目前的投入品设计,基本都是以池塘为基础,进而推广到整个渔业生产中。从相关产业数据来看,广东省的水产养殖的产值在渔业总产值中的占比高于全国近10 个百分点(表1),广东省水产养殖的总体效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水产投入品的产值,饲料的产值远远大于水产药物,超过全国产值的1/5,显示了广东省一方面作为水产饲料大省的地位卓然,另一方面也是水产相关产业的头部带动者。据悉,水产养殖生产中超过50%的成本来自于苗种和饲料(图1),而饲料在其中占比更高。可见部分水产饲料还是向其它区域散布,是水产饲料的输出省份。
图1 2020 年全国渔民家庭经营渔业人均支出构成(数据自《渔业统计年鉴2021》)
2018 年中美贸易战以来,随着鱼粉资源的紧缺、大豆价格的不断上涨,水产饲料中应用替代蛋白原料越来越多,特别一些植物性蛋白原料,如含有抗营养因子棉籽粕、菜籽粕等,如果没经脱毒预处理,养殖动物会本能地拒食,通过添加诱食剂促进动物摄食,从而造成养殖动物体内的抗营养因子“慢性中毒”,大大增加了肝脏的解毒功能负担,降低了机体免疫力。目前,许多养殖动物易患肝胆综合征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水平有一定关系。因此研究替代蛋白原料,抗营养因子信息、营养信息和质量信息是其利用的关键。所以目前有提出建立国家水产饲料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饲料加工公司高度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政府、研究机构、学术界、产业界和国际组织密切合作,提高信息的流畅和透明度,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
当然水产药物方面的统计显示广东还是输入省份,这和市场一线的现状基本吻合。当然这也给生产管理带来新的状况。我国水产药物的管理基本从重视生产者开始抓起,如GMP、GCP管理都已经长期规范实施,目前都已经形成各级下放到各省级兽医药品管理部门;而长期以来轻市场管理,兽药GSP 等一直没有真正落地实施。
2019 年1 月,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等10 部委2019 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第十六条,提出“强化投入品管理”,“将水环境改良剂等制品依法纳入管理”。而2021 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渔发【2021】1 号文《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共有五条,说了三个内容:一是厘清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和含义;二是布置三年的专项整治计划;三是全国试行白名单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行业的大思考、大讨论。经过近一年的激扬沉淀,行业内生产者对于水产养殖过程中调节水质等投入品,不能归为药物的都归为饲料添加剂的做法还是有些异议。而且“一号文”还压实了各级执法责任,不少地方已经开始试点实施专项整治,执行过程中主要对不规范的兽药行为,如生产批准文号、保质期、假劣兽药等方面。水质调节的产品如何发展,可能还需要行业进一步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更加明确清晰的判断。当然,《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也重点提出了“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疫苗免疫、生态防控措施,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用兽药减量行动。”因此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近三年将会迎来巨大变化。
水产疫苗将迎来产业化的一波高潮。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水产疫苗研究种类达55种,涉及的病原有27 种:有10种病毒、14 种细菌 和3 种寄生虫;也进入了不同的阶段:有8种疫苗进入田间试验,23 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24 种疫苗处于基础构建阶段。在生产中,草鱼疫苗已替代相当部分化药的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经济效益显著。2006 年农业部渔业局在广东、江西组织开展草鱼免疫防治示范工作,养殖草鱼成活率平均80%以上,一些区域高达98.3%,平均成活率提高20%~40%。2016 年在山东济宁和山西永济对25 个免疫池塘和75 个非免疫池塘进行调查,通过对养殖户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草鱼放养苗种、免疫接种、拉网捕捞等不同阶段的经济数据。经过计算,25 个免疫池塘免疫效益成本比为5.5∶1,每亩减少用药177元。2019 年开始在广州、韶关、江门等地开展草鱼疫苗的推广中,浸泡免疫接种和注射免疫接种联用,已经将草鱼苗种期的培育成活率提高20%,成鱼养殖成活率在90%,大大提高了生产安全,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
当然,单靠疫苗不能解决所有的病害问题,水产病害很多通过改善水环境来调控。通常改善池塘养殖环境的方法是换水,已有研究表明,淡水池塘养殖每生产1kg 水产品需水1~8 吨,海水池塘养殖则需水1.5~199 吨。不同的模式,用水量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池塘精养是最节省水资源的办法,特别是无排水的绿色技术和池塘尾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减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符合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国情,也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
2016 年起,我们在生产实践中使用微生态制剂等作为生物屏障建设主要抓手,采用泼洒使用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芽孢杆菌调节池塘水质,使用初期3-5 天内水色不同程度地调节到传统要求的“肥、活、嫩、爽”状态。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使用,能够在养殖环境中有效存活,并发挥其生理功能,因此可以有效应用于养殖生产中,通过氧化、氨化、固氮、硝化和反硝化等作用,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以及其它的有害物质迅速地分解为CO2、硝酸盐、磷酸盐等无毒无害的营养物质。
3 优良种质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面对农业重点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良种质,在水产养殖业中更加突出。这是因为水产养殖的单位面积内养殖密度更高,如果没有良好种质,疾病暴发等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对养殖场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这类水产养殖物种的例子是对虾高度敏感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导致大量虾类死亡,从而影响了虾的生产。东南亚的斑节对虾行业已经利用基因组学等方法筛选到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机制的深入研究来培育抗EMS 的斑节对虾,并开始提供解决EMS 的技术方案。因此如果可以选择所需物种的更好的种质,这些苗种在遗传上适合或理想情况下优越,能够生长快速,无特定病原体,抗逆性强,营养良好,更好地维持和提高养殖场的产量和效益。
目前广东是中国水产养殖第一大省,也是水产种业第一大省。2020 年各类种苗产量超过1.4 万亿尾,其中淡水鱼苗年产量超过8000 亿尾,占全国60%以上,海水鱼苗占全国40%,虾苗产量超过全国1/5(表3)。这些年来,广东选育出20 多个优良品种;储备了四大家鱼、对虾、石斑鱼、珍珠贝、罗非鱼、鳜、鲈、龟、鳖等一批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当然对虾育苗等近年来下降到原来的50%左右,一方面因为环保等问题对老旧产能的淘汰;另一方面,山东、福建等省份的追超也显示了行业旺盛的竞争力。
表3 水产苗种统计数据分析表(数据自《渔业统计年鉴2021》)
在广东省因为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淡水鱼苗种很容易生产,因为它们在历史上已经被成功地圈养和养殖了很长时间,人工育苗技术也是在广东最早被突破,饲养规程已经很好地建立和优化。因此,广东淡水鱼种生产量超过全国的60%,投放量只占全国的4.65%,主要供应其他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淡水鱼苗输出省份。另一方面,海洋鱼类,特别是那些需要数年才能成熟和往往是通过激素诱导繁殖的鱼类,需要复杂的孵化设施以及生产技术,才能在池塘或网箱中养殖。海水养殖无脊椎动物,如蟹、虾和贝类是海洋水产养殖中具有商业价值的物种,海水养殖需要从饲料到养殖场操作和维护的更高投资投入。因此海水苗种不可避免地以更高的市场价格出售,这点上广东的水产苗种还与全国其他省份有差距。
2012 年,江西省农业厅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共同启动了江西无草鱼出血病区域建设,在对江西修水水系和信江水系开展流行病调查、病原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找出草鱼出血病风险控制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实施管理屏障、物理屏障、生物屏障等措施。经过三年探索,取得明显成效,并在2015 年通过了农业部的阶段性验收。区域内草鱼发病风险降低29%,草鱼死亡率由2%~17.6%下降到2%~7.7%;全面实施屏障措施的示范点未发生草鱼出血病,耐药率亦大幅降低,草鱼产品6 种药残抽检合格率100%,平均每亩增收600~800 元,效益提高20%~22%。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其中就有一方面的困难在于SPF 苗种的难以为继,只有使用优质苗种,养殖场才可以投资提供最佳养殖条件的育种、孵化、标粗、培育,从优质养殖水质到营养完整、具有成本效益的投入品,以确保盈利和可持续的产量,顺利开展健康养殖。
综合来看,水产健康养殖,是要为优质养殖动物提供生态优良、快速生长的水环境,提供营养充足的全价饲料,在养殖生产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达到OIE 提出的“一个健康”的标准。在广东省的水产养殖中,最可能实现现代水产健康养殖的,还是在于池塘这样的小生态单元,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搭建起面向产业一线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生态系统工程,为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