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传炉壶”的方圆之美

2021-12-30吴志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7期
关键词:整器圆器壶嘴

吴志平

紫砂方器相对于圆器来说会更显端庄大气、刚正冷静,方器的外观造型与圆器就会有鲜明的对比,一刚一柔,块面与线条都有着不一样的特点,方壶有棱有角,比圆器更有欣赏价值与艺术内涵。就像这一件紫砂“传炉壶”,它结合了方器与圆器,方圆相济,刚柔并济,线条与块面之间过渡自然,勾勒有力,整器光彩照人,让人爱不释手,是紫砂传统式中经典的传炉佳作。整器的线条刚劲有力,造型方中带圆,点线面的配合恰到好处,骨肉匀亭,刚柔并济。这把壶方中带圆,圆中喻方,是方圆结合的典范之器,比例恰当,珠圆玉润,简练的造型中蕴藏着深奥的韵味,在把玩中尽显无穷的气韵。

紫砂“传炉壶”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器型,“传炉”从取名上看顾名思义外观造型取材于青铜器,青铜器整器是以方为基本造型形态,这件紫砂“传炉壶”也是以方器为基础,但是又结合了圆器,比方器多了几分圆润之美,尤其是在面与面的转角处,运用了柔和的圆面与线条作为过渡,让整件作品都方中带圆,圆中喻方。整体给人一种敦厚朴实,简洁大气的造型美,再细细观察这件作品的壶嘴、壶把、壶盖与壶钮,它们的造型难度也非常考验技艺功力。壶嘴造型也是与壶身一样采用了方中带圆的造型,壶嘴采用了二弯流样式,角度与线条的搭配堪称完美,曲折有致,出水爽利流畅,不堵茶渣;壶把与壶嘴相互呼应,方中带圆的耳形壶把大气端庄,端握趁手;壶盖与壶钮也是方圆型,整体造型与细节处处都互相呼应,造型统一,整体压盖设计,气密性佳,壶盖设计成可以四面通转的形式,面面俱到,尽显紫砂匠人精湛的制作技艺,把壶韵表现到极致,也把整器的形态结构、轮廓比例、整体细节都安排得自然得当,恰到好处,把整把紫砂“传炉壶”的悠然自得、宁静典雅的静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文化中方圆之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内涵,方与圆也许就是一种互相转化的过程,互相结合才得到了方中有圆的造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说伏羲女娲的图像之中需要手持规与矩,“规”就是以圆为规;“矩”顾名思义就是以方为矩。这都是在古代文化中早就显现出来了,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被人们牢牢地记了下来。古代传说中也有“天为圆,地为方,天圆地方”的说法。圆,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则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意思就是文言文中所说的那样:“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也就是说方圆是互相融合的,是道家与儒家的互补,这也就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从造型上看,方与圆是最基本的几何形状,方形有着工整方正的造型美感,而圆形则有着柔和圆润之美,方与圆即是完美体现出了刚柔并济。

方与圆从古至今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内涵与蕴意,作者通过这件紫砂“传炉壶”中造型的方圆,来表达紫砂匠人所理解的方圆之道,借用这一把小小的紫砂壶来告诉欣赏与喜爱这把壶的人其中的奥妙与真理。匠人通过方圆也是想要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方圆理念,想要让我们在行为处事与智慧思考上,也可以化圆为方和化方为圆,能够灵活转变自己的想法与行动,不要一味追求死板的方式,思维要灵活变通,为人处世方中寓圆、和谐理智。通过这一把壶,把中国传统的“方圆之道”阐述得更加透彻,也把东方文化中的严谨与尊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民族精神所流传出来的审美艺术与观点,在精神、情感两个层面可以与紫砂匠人有所共鸣,引人深思其中的内涵与韵味。

猜你喜欢

整器圆器壶嘴
浅谈紫砂壶“美人肩”的艺术审美和传统工艺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当代手工圆器的价值
——以景德镇手工圆器为例
大型航天器结构离线组合加工误差分析及控制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
医用直线加速器主要部件对X射线能谱的影响
历 练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设计医用加速器均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