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12-30单路路张梦汝

科学咨询 2021年40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学生能力

罗 娟 单路路 张梦汝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

目前,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都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工具,各种新的技术与方法与大学生的新思想形成激烈碰撞,使高校成为创新创业发展的新阵地,同时也是重点发展的支持方向,国家高度重视高新科技和创新项目的发展,这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政策的支持。[1]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了校园阵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且以树立高标准、高质量、高能力的“三高”人才为己任,承担起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重大培养责任。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的概念,由于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具备当今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环境下所应有的管理能力、社会交往协作能力。由于被各种信息和网络冲击着,大学生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需要新的发展规划,因此,在新工科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我国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都顺应国家的大形势,以培养想法多、技术多、能力多、交流多的“四多”人才为核心,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新氛围。[2]高校都已建立综合的师资队伍,做到实践与理论、创新与技术、管理与协作、社会交往与个人专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仅设置课程的培养方案,而且大胆引入社会各界的企业家做外聘老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进行剖析与检验,发展较好的就是各高校的产学研基地。另外,高校与政府合作,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我国各高校都已建立大学生众创基地、产业园区等,各种关于创新创业的比赛也大量举办,全面扩展学生的认知角度。[3]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程的“一成不变”与师资队伍的结构失衡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或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很少了解计算机的深入应用,大学课程的计算机课程也只讲了简单的数据操作,这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像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大学普遍不会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就出现了学生的创新思想较差的现象[4]。另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的结构出现失衡,大部分老师都一直从事理论和学术教育的,并没有实际的创新创业经验,所教授的创新创业知识也只是自己学到的理论课程,严重缺乏市场经验,很少有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具有创业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如果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不足,是无法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的,这是所有高校都出现的普遍问题和难题。所以,各大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二)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管理机制失调

尽管各高校都均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中心,然而各高校的人才培养仍然依托各学院单一的培养为主,高校的各个机构没有协同合作起来,在学校缺乏比较完善的应用体系,无法有效地营造出创新创业发展良好氛围。简单来说,在教学实践方面,无统一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行为规范,创新经验只能靠学生自己积累或者向前辈请教。[5]另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意识培养过程中缺少专门的管理规范,现有的管理条例多具有指导性,强制力不足,并且不清晰、不系统,没有短期或者长期的创新创业实施规划和准则,更重要的是缺少考核评估机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上缺少合理有效的衡量标准,对创新项目后续的跟踪、实践等活动往往草草了事,大多数情况下创新项目结束也伴随着创新意识的结束,缺乏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三)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高校却无法提供大量优质的复合型人才,没有形成精细化、模式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现在许多高校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纷纷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课程,但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不显著。许多高校也建设了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但是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管理,合作基地的学生创新的信心不足。[6]因此,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一个“政府主导、权力推进、资源驱动”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从整体着眼、平衡联动发展的能力培养,迫切需要扭转当前碎片化、边缘化、松散性等一系列问题,亟须形成一套专业化、高水平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7]。

三、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斯坦福大学“创新三维架构”

被称为“硅谷心脏”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其中有很多学生都进行高新技术行业进行创新创业,比如有Apple,Google,Pratt&Whitney,Yahoo等等。因此,该大学的创新教学架构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推动高等教学整体水平的改革与进步。

斯坦福大学一直以来都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每个教育环节中,认为学校的学科教育应该对接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创新教学体系改革、平台的搭建以及服务体系和校社联合多方面的推动,形成了一体式的三维创业创新教育机制。

美国斯坦福大学2012年课程变革后用大脑思考代替学术导论,2013年以思维行动方法替代了学术必修课,2014年用口语交流代替语言。这三次连续的教育发展体现出从“注重知识”向“能力为先”所倾向,着重发展学生的思考和语言沟通能力。工学院通利用STVP模式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创新教育课程,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斯坦福大学社会发展中心为来自全世界的申请者提供社会创业执 行 计 划(Executive Program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EPSE)和非营利组织领导者执行计划(Executive Program for Nonprofit Leaders,EPNL)。美国各大高校学校职工、学生创新以及双方一起开办公司的现象十分常见,在硅谷有大概80%的企业都是Stanford University的学生及职工的成果。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德国历史悠久的理工科名牌大学,1995年起实行了一连串的创新教育变革并正式实施“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规划。清华x-lab与德国Unternehmer TUM Center for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Creation进行合作签约,这也成为本次两国签约合作的项目之一。

德国创新教育课程很早就出现在大学甚至中小学课堂中。近年来,德国开设创新教育从原先的十几所逐渐普及发展到几近覆盖所有高校。创业支持政策已成为德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德国经济与能源部2020年预计拨款5.55亿欧元专门扶持中小微型企业,主要帮助自主创办企业的学生,鼓励其传播拼搏精神和创业知识。联邦政府成立“未来基金” “Me Inc.规划”以及启动“基本补贴规划”以及“过渡津贴计划”等一系列的政策为优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资助。

(三)新加坡国立大学的“NOC创业课程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任校长为该校建立了“跻身全球知识企业行列”的期望,认识到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精准提出向创新型大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向。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具有鲜明的组织结构特点,是对企业组群的高度探究和开发。企业组群是由国立大学的创新中心CEO进行统一安排,下面设置有国立大学的海外分学院等。国立大学新创办的附属企业意在于激励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契约精神。通过亲身实验教学、业界互联、社会发展支持等,为国立大学达到丰富资源的目的。

随着新加坡企业家精神的崛起和发展,NEC于2008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本土企业创新发展规划(iLEAD),给予该校学生在当地创业公司见习并接触创业挑战的机会。iLEAD规划随后于2010年纳入NOC中心办公室,并于2015年改名为NOC新加坡。整年的实习计划安排是将学生归入每个具有积极创新精神的企业中心,可以全程感受企业是如何建立、运行和发展的。

四、对策建议

(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是一种非客观的精神活动,这样就需要大学教育将创新创业与学术研究、工业应用等各类人才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把树立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学习的特殊使命其一。[8]要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如今艰难的社会形势下仍然保持自我正确的工作观念。激发创新性思考、培养创新性意识,提高整体就业创业素质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参与社会工作非常具有意义,同时又增强了学生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的抗压能力。

(二)强调学生创新教育的连续

我国需要借助目前高校全面化的教育结构建立多维度的社会创新实践课程系统。依托学校举办的国家级科技园作为创新教育实践园地,以校外形式举办各式各样的创新大赛,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创意灵感,扩大投资及政府扶持。[9]在学校中同样也要重视教师的想法,循序渐进地将创新意识深入到日常教学课堂中去,并为有能力和条件的老师提供创业的便利途径,把教育与教育系统的建立作为增强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健全学生创新教育的保障

首先,积极争取多元化资金支持。高等学校设置专项基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加比赛、调研、创业等活动;多渠道引入社会企业投资,例如各类基金组织等,为那些成绩优秀且具备较强科研精神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进行创新性研究。其次,完善创业科研实践平台的建设。统一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例如政府、学校和社会企业方面,通过三者结合,建立企业孵化基地等创业支持园区,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同时还可以依靠知名校友力量、先进企业,为学生创新教育发展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促进学生提前感受社会,增强实践经验。

(四)营造鼓励创新发展的环境

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台、校园宣讲等方法传扬我国及地方政府出台鼓励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等,同时学校大力推动创新培养,保障该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10]举办各式各样的学术研讨、科技交流及主题分享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术讲座报告的积极性,从演讲者那里得到启发,提高学术境界,扩展学术视角,调动创新主动性。安排学生学习游览社会知名成功企业,邀请创业者传授创业经验、分享创业历程,使学生能够得到创业启发及引发创业思考。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读人工智能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下一幕,人工智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