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合唱艺术中的声乐技巧
2021-12-30何群
何 群
(桂林市工人文化宫 广西桂林 541002)
对于音乐艺术而言,其涉及独唱、合唱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合唱有着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在风格方面更加突出,强调集体精神的展现,能为听众提供良好的精神享受。声乐技巧作为合唱艺术中的重要内容,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需要歌唱者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对演唱作品有深刻理解,从而灵活运用声乐技巧演绎作品,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1]
一、声乐技巧的特点分析
声乐技巧主要是指歌唱者在演唱表演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吐字咬字、发声方法、作品情感的把握、音色控制等,其特点主要体现为:一方面,通过对作品的体裁形式进行了解,巧妙选择作品基调[1]。就声乐的内容而言,其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抒情类的歌曲等,并且声乐作品的类型划分也是对作品体裁形式的划分。通常欣赏和品鉴音乐作品时,需要充分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创作背景等,以此为依据精心选取作品基调,[2]尤其是语速调整和高低音分配,这也表明声乐技巧对作品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了解作品后选择合适的技巧加以表现。声乐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有意义的歌词与有规律的节奏来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比如:宋祖英的歌声清脆动听、温柔婉转,带给人舒适、柔软之感;腾格尔的歌声细腻粗犷、悠远悠长,给人以辽阔之感。以《鸟儿在风中歌唱》的歌曲为例,通过倾听能感受到飞翔在风中的小鸟的孤独无助,进而产生保护鸟类、爱护环境的意识。宋祖英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展现出强大的唱功,用不同的语气歌唱出了小鸟飞翔在风中时内心的无助感和焦虑感。歌曲中有一段是感叹词“啊”,这也是该歌曲情感张力最强的部分,特别是最后的4个感叹词,音调逐渐减弱,表现出小鸟通过长时间的飞行和呐喊而虚弱力竭的状态,唱到最后只能轻声哼唱,借助极弱的声音表达小鸟垂死挣扎的心情。宋祖英在演唱过程中运用各种声乐技巧,带给听众美妙的享受。
二、合唱艺术中声乐技巧的重要作用
第一,传达作品的情感。音乐魅力的彰显多是以声乐技巧的表达为基础,即:借助声乐技巧的运用来呈现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魅力,尤其是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能从整体的角度呈现真实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2]。在声乐合唱表演活动中,歌唱者不仅需要与创作者之间进行心灵层面的交流,还需要加强与队友之间的情感互动,以此实现歌曲的共鸣。优秀的歌唱者多是用情感进行歌唱,唱出歌曲中的情感,进而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展现歌曲的魅力。可以说,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极为重要,是歌唱者进行情感演唱的前提条件。若歌唱者在合唱中缺乏声乐技巧,即便演唱的歌曲十分悦耳动听,依旧无法打动听众,不利于听众感知歌曲的艺术魅力。[3]
第二,引发听众的共鸣。对于声乐合唱表演而言,引发听众的共鸣极其重要,这也是对歌唱者提出的考验。在合唱过程中,要想打动听众,让听众对作品传递的思想情感加以感知,歌唱者必须要掌握高超的声乐技巧,将其恰当运用到合唱作品中,[4]促使听众更好地理解作品传递的内涵及情感,强化舞台效果。一般而言,鼻音作为声乐技巧中的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若一个人的鼻音过多,则在演唱环节会导致音质的变化,甚至改变整首歌曲的音调,所以需要在发声中适当减少嗓音的使用,利用柔和的嗓音进行清唱,确保歌曲的悦耳动听,让听众在观赏中产生共鸣。
第三,彰显歌曲的风格特点。不同歌曲的创作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意义,形成的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而声乐技巧在歌曲的风格表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合唱艺术中,歌唱者需要借助不同的声乐技巧来展现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情感内容。通常由于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的不同,不同民族的歌曲在风格特点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在声乐合唱表演中要用不同的声乐技巧来体现不同的风格,如借助语气、发声、语调、唱腔等的变化进行体现[3]。比如:对于北方歌曲而言,其在声音的呈现方面表现出干净利落的特征,有着粗犷和豪放的演唱风格,歌曲节奏有明显的波动,而南方歌曲甜美细腻、节奏变化平缓,在唱腔上能体现婉约美。除此之外,不同民族的歌曲在曲调方面有所差异,如:藏族歌曲的演唱,声线的摆动幅度大,嗓音嘹亮高亢;蒙古族歌曲的演唱,需要借助颤音进行拖腔。当然国外其他民族的音乐也具有自身的独特美,如印度歌曲动感欢快、意大利歌曲浑厚圆润等。
三、合唱艺术中声乐技巧的运用
(一)气息技巧
声乐技巧中的关键性内容就是气息技巧,良好的气息运用能确保歌唱者呼吸的稳定,促进合唱质量的提升。歌唱者对气息技巧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音乐作品的音色和音准,对吐字咬字的准确性与声音的稳定性产生决定性作用,甚至会对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带来影响[4]。对此,歌唱者在演唱中要详细了解不同的身体部位带给气息的不同影响,如:利用胸部、肩部、小腹、背部的力量提升气息。要想保证合唱时气息的稳定和绵长,歌唱者应该将气息控制在肋骨部、小腹部、腰部,对气息进行合理调节,适当放松身心或稳定情绪,并且在发力环节不能对喉部力量过度使用,也不要借用胸部和肩部进行发力,防止破音或出现杂音。
(二)行腔技巧
在合唱过程中,针对歌曲旋律的上升,歌唱者的舌根会不自觉抬起,继而形成窝沟形态,导致口腔与喉咙之间的空间关系出现变化,继而影响到音色和音质的变化。对此,歌唱者必须要准确掌握行腔技巧,行腔时巧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优化调控歌唱状态,找准位置,进而协调好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合唱表演的和谐性。
(三)共鸣行腔技巧
在合唱艺术中,歌唱者需要将声音持续置于头部,以便向听众呈现带有美感的声音,即声音高位置。这是因为在实际演唱活动中,针对旋律较高的部分,歌唱者将声音置于头腔,能达到共鸣的效果;针对旋律较低的部分,将声音置于胸腔与头腔的结合部位,能增强演唱效果。当然在声乐合唱表演活动中,即便是处于同一共鸣体,声音的高与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共鸣的效果。优秀的歌唱者在音乐作品演唱环节,往往会随机变换共鸣腔体的状态,用积极的状态和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唱,以此带给听众良好的听觉享受[5]。换言之,歌唱者只有科学控制声带的共鸣和振动,方可演唱出多变、动听、美妙的歌曲,如果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能保证声带振动的稳定性,无法将声带共鸣的作用加以有效发挥,往往会影响歌唱声音的完美呈现。由此可见,只有紧密连接身体的共鸣腔体与头腔,才能确保声音的清纯、集中、弹性、柔和。为了促进共鸣行腔技巧的提升,歌唱者可以在合唱练声环节采用哼唱的训练方式,通过对哼鸣法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借助发声训练等方式把握共鸣行腔的发声技巧,进而增强共鸣腔体运用的能力,提高合唱表演效果。
(四)声音位置
针对高音部分的合唱,发声往往会明显超过常规音高范围,这就需要歌唱者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方可达到预期的合唱效果。[5]在合唱过程中,歌唱者的音乐表达明显不同于平时的说话,加上歌唱者的个体差异明显,在演唱水平和声乐知识掌握等方面会存在一定差别[6]。在声乐技巧的训练初期,只需通过中等音量进行合唱训练即可,无需太过关注音色、音量等方面的饱满;完成基本的气息运用训练后,需要加强对声乐技巧的掌握,开展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声音训练。当然在合唱活动中,歌唱者应该以气息为支撑,无需刻意让自己的声音处于腔体靠后位置,以免造成音色不饱满或黯淡,继而影响合唱效果。
(五)声区划分
声区的划分在合唱中尤为重要,其主要是以歌唱者声带的承受振动能力以及声带发生振动时产生的效果为依据进行划分,有利于歌唱者明确自己的音色、风格、能力等。歌唱者对自己的声区加以明确后,在日常的声乐训练中需要有效结合各个声区,使其形成统一的声区,为听众带来舒适的听感。演唱不同声区作品时,歌唱者的口腔、喉咙等位置会形成独特的形态,直至该声区出现最后的一个高音或低音为止,并且其他声区各部位的发声器官在形状方面也会有所不同。歌唱者只有反复练习正确的演唱方法,让发声器官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准确且均匀的运动,才能在合唱环节有效结合各声区,提高共鸣效果[7]。另外,在合唱表演环节,歌唱者的艺术处理能力极为重要,需要在演唱前对作者情感、创作环境、作品背景等信息进行详细了解,以此完整呈现歌曲的内涵;或者是有效结合作者的感情与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增强演唱歌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引发听众的共鸣,进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展现音乐作品的艺术情感和风格特点,引发听众的共鸣。完美的合唱演绎需要歌唱者具备扎实的声乐技巧,根据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相应的声乐技巧,在合唱中适当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从而展现出合唱的艺术价值及艺术魅力,实现情感与声音的并重,带给听众良好的听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