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
2021-12-30杜康
杜 康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陕西榆林 719000)
护理临床思维是应用经验、治疗理论,全面分析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并进行综合判断的决策能力。培养学生的护理临床思维需要医院与医护类院校共同完成,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岗位的需求,采取多种措施,从多方面入手,依据护士与护生的职业要求,开展人才培养。护理院校对护士、护生能力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专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与方面都要渗透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改革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现状调查
(一)研究对象
笔者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学院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选取了220名学生,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112人,实验组108人。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学生在年龄、性别以及入学因素方面不存在差异性,都是有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入的高职高专学生。学生在第一学期的专科专业基础课与人文通识课程经过统计学检验并无明显差异。其中有人体解剖、护理心理、英语等课程。同时,笔者对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所选取学生心理状况均正常,未检出阳性。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发现并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各个方面的检验,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均质性,可以进行教学改革的结果对比。
(二)研究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任课教师相同,但是在实验组,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改革,而在对照组,则按照以往的常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验组的教学改革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
1.PBL教学法
第一,综合应用改革理论教学模式,将实验组学生分为无差异、均质、随机的几个学习小组,做好了各项准备,并在小组内进行了责任分工。同时,在教材学习方面,并没有依据教材编排顺序开展教学,而是按照改革的原则进行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第二,开展“五好”改革。依据病原生物的临床表现选取案例,并在其中设置真实的临床情景,通过致病因素、机理以及生物学性状等概括核心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1]让学生代表发言,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要依据讨论情况,查漏补缺,做好知识总结。帮助学生内化所学内容,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检查调查课程目标完成情况。
2.临床情景教学法
应用翻转课堂可以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编制临床情境案例,并依据所学知识引进实验项目,设置相关问题,并通过智慧课堂系统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案例与实验操作进行预习,[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上课时,教师要依据所创设的临床情景,以及学生的疑问,为学生示范操作步骤,并梳理知识要点,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在课后,让学生书写实验总结报告,并依据原理问题开展讨论。在学习空间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可以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展开交流与讨论。
3.在课程考核中融入项目汇报分析
第一,实验主要关注课程的节段与过程。在实验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节段与过程的强化,有效地进行重点知识与章节的考核。第二,通过合作形式,使教学考核更加多样化。在试卷以外,要让学生进行项目汇报分析。[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已给出几个情境中的任意一个,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以师生交流、研究文献等方式写出项目汇报总结报告,并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在考核过程中,让教师通过教师评价、互评、自评等方式给予评分。
4.让学生自学、自讲、自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自讲、自评,让他们通过自学理解实验的原理及应用,并能制作相应的授课幻灯片,通过活泼、生动、有趣的形式讲解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学能力。在分析临床案例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条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现病史、现有检查结果,并设计诊断方案。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新颖,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在自学、自讲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其视野。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潜质,让学生都能学有所用。充分分析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水平、特长,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进,获得良性发展。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与优化课程教学质量,同时对改革效果实施了多方面验证,并进行全面的评价。利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成绩展开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实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成绩更加优秀。笔者也利用调查问卷展开对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相应的访谈,收到了积极正向的评价。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期末与期中考试成绩,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分析差异显著性,依据样本数量与研究性质,其显著性水平为0.05。[4]依据对比结果可见,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讨论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在求知动力
护理专业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规范的操作技能,因此要增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护理专业的操作性与实践性非常强,在校学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护理的知识与技能。临床思维可以被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临床思维是多方面收集患者信息,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及医学检查,并结合医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就医方案。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开展教学,以学生的学情为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在以往的理论教学中,会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让学生被动的记忆知识,没有重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不积极,得不到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也难以营造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PBL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合作,相互交流。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参与实践的技能,通过发布任务、分组学习、引导教学、实施行动、检查评价等多个流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同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积极竞争氛围,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有效激发其内在求知动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技巧。
(二)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让学生机械地操作,依据教学内容顺序开展教学,不利于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难以培养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在学习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接下来学习的护理职业技能与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岗位技能准备,并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当前,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所设置的实验大多用于巩固理论知识,都是验证性实验,不能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临床思维的作用。情境教学法关注学生及其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其主动思维,有效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全方位的改变教育过程,为学生提供优质成长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问题导向教学法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重视过程,是一种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让学生具备质疑精神,不甘心于踩着别人的脚印去寻找答案,而是在众人都停下脚步的地方依然坚持向前探索,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探究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拥有主动提出问题的勇气,并在学习中不怕困难,知难而上,锻炼学生工作作风与专业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追求精益求精。案例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与探索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结合翻转课堂的应用,通过互动信息平台与学习系统,让学生分析案例、探讨案例,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理解问题及临床思维决策能力,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与专业技能。情境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积极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病原生物学与和免疫学教学中,大多数实验都是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设计的,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其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玻片凝集法鉴定细菌、抗O试验、类风湿因子测定、妊娠诊断试验,以及病原生物学抗酸染色法时,要为学生提供临床标本,让学生展开思考与探究,自行设计检测程序,敢于质疑,在操作与探究之后得到结论。对于检查皮肤、咽喉部的细菌,可引导学生采集标本,对其进行划线分离培养,然后引导学生对菌落进行观察与革兰染色,得出检查结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原理,并通过各种讲解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实验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正确的思维能力、科学的严谨态度,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关注过程性考核,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与教学改革效果
在实验中,笔者探究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在其中加入了项目汇报的内容。这样的考核方式更加关注过程性考核,从而更好地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前15分钟是最有效的,而在接下来的时段里,就会出现走神、注意力转移等现象,但是如果让他们参与到一个有趣的项目中,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起来,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保持较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获取相应的知识,并得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在项目汇报分析中,学生会以小组模式完成任务。而在小组中,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同时建立小组制度,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教学更具目的性与方向性。传统考核更加关注知识认知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改革之后的考核评价非常的科学、公正、公平,全面结合了临床性、实践性、多样性、过程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与教学改革效果,让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临床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中,笔者以课程考核、实践实训、理论学习为切入点,创设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情景,通过分组项目汇报创新考核、情境案例学习法、PBL教学法,增强人才培养水平。对教学进行了多方面、多维度的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内在求知动力,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关注过程性考核,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与教学改革效果。教师在放手让学生尝试的过程中,同时做好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整体把控与方向指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使其行为与认知能够处于活跃状态,让学生通过临床情境锻炼实践应用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还需不断优化、验证、推广,促进学科的专业发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