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综述
2021-12-30韩坤霖张煜新
韩坤霖 张煜新 侯 芳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陕西咸阳 712000)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运动为形式,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是思维活动与身体活动的共同体。体育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搜索知网2016至2020年期刊,对我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力求对近五年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进行分析,以期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相关概述
(一)研究总体概况
在教师教学能力相关论文研究的数量上,截至2020年10月16日,以“教学能力”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研究文献共计179 760篇。其中,期刊论文167 400篇,国内会议论文4 736篇,硕博士论文6 575篇,报刊文章527篇;而以“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在知网检索时,找到仅为1 216篇;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在知网检索时,找到27篇;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在知网检索时,找到仅为 8篇。
(二)研究主题
在研究时间上,笔者把时间锁定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以“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词在知网检索时,找到691篇;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在知网检索时,找到18篇。对这些文献进行筛选分析:目前我国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教学能力的构成、现状、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及提升教学能力的对策研究。笔者发现有些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现状、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等,但梳理出的问题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其应对策略也完全适用于体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1.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我国学者已对教师教学能力作了大量研究。如苏晓丽指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师基本情况、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等四个部分。匡芳指出,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潘琛指出,“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运动为形式,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达到定向教学目标的过程,是思维活动与身体活动的共同体”[1]。张芮芳指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分为:自我改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黄哲聪指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从上课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特色和教学效果为研究出发点。
就目前已有的研究分析,由于研究的对象、方式及研究程度的不同,学者们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在理解上存在差异性,但也存在共识,即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要素是多元化的,只是分类进行阐释,并未对这些多元要素进行内在分析。而笔者认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设计能力、讲授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训练和竞赛)及终身学习能力。以上几种能力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即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实践能力是教学能力的延伸和反映,具有检验和巩固课堂教学能力的作用,科研能力则是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升华与总结,终生学习能力则是前三者的根本动力,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充实,又涵盖实践能力的提升。此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体现了是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对创建“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2.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
目前已有学者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教学上普遍存在经验不足,多重能力欠佳现象。如苏晓丽指出,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较好,但教师的认识能力稍差;课堂把控能力不够,教学研究能力欠缺,论文撰写的质量不高。王芬指出,“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艺术欠佳,思想落差大,情绪复杂多变”[2]。陈寅飞指出,“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缺乏重视,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教学内容;缺乏科学研究的能力”[3]。赵晓红指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科研能力不高,主要从课题方面,多以厅局级课题和校院级课题为主;而在论文方面,也主要集中在一般刊物层面”[4]。
虽然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除了上述的问题外,还存在课堂管理欠缺、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设计能力较好,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滞后;教学训练及竞赛研究较少;体育教师缺乏培训及晋升机会。而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体育教师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内生动力,认为体育课为公共课,没有专业课那么重要,按部就班凭多年的经验积累即可;二是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重视不够,把更多的注意力及相关政策、资金往往投入到了能为学校带来直接效益的专业课建设上;三是社会上对于体育学科的认可度不高,仍将其视为“副科”,对体育教师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名化”。
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的因素研究
近五年,中国知网中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为主题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师自身、学校、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
(1)教师自身方面,田明认为教师提升自身能力意识不强,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缺少专业教学理论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曾青兰认为“教师自身信息化能力发展观念滞后,实施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强”[5]。(2)学校方面,李艳认为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资源缺乏、交流少、学习培训机会缺乏等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安光亮认为学校领导对体育学科不重视,管理模式不健全,主要从教学管理、奖励机制 、评价方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3)社会环境方面,田明认为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保障力度不够;企业参与度不高,教师缺少实践机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曾炜梅认为政府缺乏政策支持与引领;缺乏资金投入与支持;政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宣传。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影响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主客观因素外,还存在自身教学能力水平的欠缺、科研能力不足的现象,体育队未能长期进行系统训练,体育实践锻炼机会太少以及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竞赛任务繁重等。而导致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职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晋升高级职称不占优势。相比专业课而言,学校对体育学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没有充分的经费保障,甚至不少高职院校的体育经费投入、体育设施建设均不如初高中学校,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发展。
4.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张俊认为,“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理论培训、建立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机制、改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条件,充分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是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实施策略”[6]。杨紫艺认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是:借鉴前人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启示;学校构建教学能力提升的保障体系;教师要以自我提升为核心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赵晓红认为转变教学观念,应该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程度;完善体育科研政策;优化体育教师在职进修及培训体系;高度重视体育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推进体育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改革。
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如何高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笔者认为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还应该包括: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加强“授课”与“育人”有效结合;落实好“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加强体育课教师的继续教育;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将“以赛带教”“以赛促学”的理念落到实处;建设体育部网站和公共交流平台,并加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保障。
二、总结与发展趋势
(一)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近五年我国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的构成、现状、影响教学能力的因素及提升教学能力的对策的研究上,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研究成果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笔者在中国知网以“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词检索时,找到691篇;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词在知网检索时,找到18篇。相关研究结果比较欠缺,论文质量不高,相似论文少。2.研究不够全面,只从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化能力的研究,而涉及学习能力、体育训练、竞赛及特殊情况下的教学研究几乎寥寥无几。应该加强体育培训学习能力的研究、注重体育训练及竞赛方面的研究、做好特殊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准备工作。
(二)发展趋势
1.加强体育训练及竞赛能力的研究,体育主要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竞赛,目前学者多数只从体育教学能力方面研究,而对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及竞赛能力研究没有。
2.特殊情况及非常时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的探讨:
(1)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没有风雨操场,如遇到雨、雪、雾霾天气,体育老师就组织学生在教室上自习或者开展体育基础理论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积极性不高。
(2)在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的情况下,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微信群、QQ、互联网+教育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从而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
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从体育训练、运动竞赛能力及非常时期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探讨等方面多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