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衣纽流变的探究与启示
2021-12-30李晓丹
吉 毅,李晓丹
(清露央传统服饰工作室,四川 成都 610097)
中国传统服饰中最初的衣纽是以“带”相互套结而成,《说文解字》中有“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即布帛打的活结(此处用“纽扣”,而不用“钮扣”,不是错别字,而是要论及古人一直以来的沿用)。随着发展,形成了以“带”编“扣”、以“带”绕“环”的组合形式,再而后,其他材质的加入又为衣纽带来了新的色彩。悠悠五千年岁月,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从系带到纽扣,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衣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交融与变换。
1 中国传统衣纽的流变
1.1 “结缨系带”——唐以前
“结缨系带”是传统服装中使用最广泛、时间持续最长的衣纽形式。它是指衣服的左右片或者前后片之间用两条布带系结连接。从早在商周出土的各类人形俑中就清晰可辨服装上的系带。楚汉时期衣物实物的发掘,为“结缨系带”提供了更确切的实物支撑。沈从文在提及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小菱纹绛地锦绵衣时就说到其上身穿着后需要“结带束腰”[1]。在清代以前,整个华夏服饰文化中无论是上下连属式还是上下分体式的服装几乎都离不开“结缨系带”。
1.2 系带为主,纽扣次之——唐至明
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大歌绿绫袍上的织物对扣表明至少在唐代纽扣已经作为服装的连接件出现。整个对扣由一端为织物盘成的球状的扣和一端为织物绕成环状的袢组成。这种形式的对扣在以后的时期中不断出现并发展出多样的形式。
江西金坛南宋周瑀墓出土的交领单衫上“有二纽绊分别对系于左右腋下”[2],与大歌绿绫袍上的织物对扣如出一辙。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出土的袍中,则有在对襟处绳捻而成的一对扣,这种形式类似于今天的一字直扣。
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出土的黄地宝相花织金锦抹胸上,发现了前胸开襟处缀有九对用织物盘成花型的对扣。由此可见,在元代,纽扣的造型已经丰富多变。
明代由于社会趋于富足,这时候人们对衣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在实用的层面上,通过衣服上的装饰来彰显身份或者财富屡见不鲜。除了前代的织物对扣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用金银玉石等名贵材料制作的金属对扣,这种对扣通常出现在外衣的领子处,造型繁复多变。
这一时期纽扣的发展还并未改变系带的主体位置。自唐伊始,延至明朝,纽扣与系带混用的圆领袍一直是官服的主要形式,通常是在领口的位置配上纽扣,领口以下在腰部的位置仍然是系带,如明孔府旧藏素面赤罗袍、云鹤补红罗袍都是如此。而在江苏常州武进明代王洛家族墓出土的方领对襟短袖丝绵袄上,我们又看到了纽扣与系带在对襟上的混用,形式可谓丰富。
1.3 纽扣的逆袭——清
满族入关之前,聚居在寒冷的北方地区,由于御寒以及马上骑射的需要,对服装闭合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因此,对于纽扣的接受,满族的传统服装可能更早更快。入关之后,则更是将明代已经日渐生长起来的纽扣文化发扬光大。
除了清早期沿袭旧制的汉族女装,系带式衣纽几乎已经不复存在,转而以纽扣替代。这一时期对纽扣的应用不仅范围极其广泛,而且一衣之上纽扣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如被称为“十三太保”的“巴图鲁坎肩”,只是一件短上装就出现了13 粒之多。
在形式上,清代纽扣以一字直扣为主,满族服装无论男女装,几乎都是采用一字直扣,而盘花扣则多出现于汉族女装之上。扣头有织物编结而成,也有其他材质制成的球状物。
清代中后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纽扣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球状扣的新型特征。樊彬《津门小令》有:“津门好,纨绔少年场。袍色军机真裤缎,袋名侍卫小烟囊,洋纽镜同光。”后注:“巴图鲁坎肩必用平面洋纽”[3],表明由西方传入的产物——圆形的平面的纽扣已经应用于满族的传统服装上,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平面的“洋纽”替代了传统的球形物纽头,与之相配的还是传统的织物纽袢,由此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新型纽扣。
2 中国传统衣纽流变的原因
2.1 人们日益增长的“衣必整 纽必结”需要
从系带到纽扣的变迁,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反映出当时人们的需要。古代由于战争或灾害,人们在生活和迁徙的过程中发现相比于以绳带系结,纽扣显得更为方便实用,不会轻易松散,易解易扣,干净利落。在天气寒冷的时候,用纽扣的闭合方式将衣物紧紧闭合起来,更是可以起到保暖防寒的作用。另外,古时甲胄上常常用到的一字直扣系合,使甲胄不仅严密,易于穿脱,而且具有相当的安全感。
元代开始,衣服逐渐变窄,为了塑造合体的衣身,纽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花型的盘扣,这是衣纽的一次重大的转折,标志着其从单一功能主义转变至实用与装饰的统一。
到了晚明,伴随着浮华风气的盛行,衣纽的装饰功能甚至超越了其实用功能,此时的纽扣大量使用金、银、玉石等名贵材质,富丽精巧,深受贵族妇女的喜爱,实现了她们对自我的审美需求。
2.2 西风东渐带来的契机与融合
文化的交流总是会带来不断的融合,中国传统服饰衣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唐朝开放的对外贸易政策,使西域用纽扣闭合门襟的方式作为一种舶来品来到了我们身边。并且借鉴其纽扣的形式,萌生出了织物编结式的衣纽。
到了明代,对外贸易更为频繁,帖木儿王朝、回回王朝等西域人士经常往来于中国,带来了西域服饰文化。在15 世纪波斯的细密画中,女子的服饰大量出现了立领金扣的形制,与后来明代女子所穿如出一辙。
2.3 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潜移默化
墨子曾言:“古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意思就是圣人去穿一件衣服,也只不过要求合身舒适就可以了,不是一定要追求华丽的外表去愚弄他人。这样的审美观导致了服装的“简”,其配件衣纽诞生的时候也随之从“简”了,也正因为如此,在纽扣最初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衣服的闭合只要用布帛系结,简单实用就足矣。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它强调审美与伦理应该结合,衣纽在发展形成的过程中也逐渐融合了这样的思想理念。明代以来一些衣物上的纽扣,所有纽扣形态均中正对称,扣边对照着印有寓意吉祥的花纹,竖领上左右平衡的两颗搭扣在服装正中位置起到调和的作用,映衬出儒家思想的平衡、中庸之美。
此外,中国传统社会强调艺术和秩序的统一,这就要求衣纽配合服饰在造型、图案、材质和工艺上区分档次,来反映穿着者的品味和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社会状况。
2.4 传统技艺的成熟与借鉴
中国各类传统技艺伴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进程,不断地发展、融合,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衣纽发生着改变。
传统的结艺编制技术在一代代手工艺人不断创新和文化技术交流中成熟起来,也使得依托于结艺的衣纽在制作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衣纽由最初的简单质朴,发展到后来的多种多样,富丽精巧,实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在各类盘扣的样式和形状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一些纹样和图案的影子。不难推测,从元代开始出现的大量盘花扣的款式灵感应该都是从刺绣图案中而来。
3 中国传统衣纽流变的影响
衣纽虽然只是中国传统服饰上一个不起眼的部件,但它却是传统衣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衣纽虽小,却也有着技术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它既是一种技术的结晶,对衣襟的变迁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又是一种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连接世界的纽带。
3.1 丰富了衣襟形态
在纽扣出现之前,由于“结缨系带”闭合的不稳定性,传统服饰的衣襟形态是或直或斜的直线形态。
纽扣出现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多用于领口部位。由于在领部增加了固定点,使得唐圆领、明立领的出现水到渠成,而在领口以下,几乎还是用系带固定,所以这一时期的衣襟形态仍然趋于直线型。
到了清代,纽扣蓬勃发展了起来,于是衣襟的形态也渐渐丰富了起来。原来的服饰由于系带,从领口到腰部一段没有固定点,现在可以通过增加纽扣的方式来任意增加固定点,衣襟终于可以摆脱直线的形式了,于是就有了清代特别流行的厂字形衣襟。在清代,甚至还出现了像琵琶襟这样更复杂的三折式的衣襟形式,这一切都是因为纽扣的发展才成为了可能。
3.2 带动了“中国风”流行
全球化的趋势下,现代的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服饰元素逐渐流行起来,一股强劲的“中国风”迎面而来。而中国传统的衣纽则是这股“中国风”中最闪耀的焦点。APEC 会议时,各国领导人穿着传统对襟盘扣形制的新唐装进行交流;CUCCI、PRADA 等国际大牌的秀场上,模特们身着带有盘扣、传统衣襟的时尚服饰摇曳生姿,款款而来。中国传统的衣纽是民族的,也是时尚的,它已经走向世界。
4 结语
从系带到纽扣,中国传统衣纽的转变凝聚着无数传统手工艺人的心血,由此在历经历史长河的荡涤之后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中最具辨识度的一个元素。在这个流变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人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既不是排斥也不是全盘照收,而是依据自身文化需求将外来文化内化,这也给亟需发展本土特色的中国现代服装设计一个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