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历史 坚守阵地 继续前行
——《青海农林科技》创刊五十周年随笔

2021-12-30《青海农林科技》编辑部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林办刊科技期刊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青海农林科技》迎来了50岁的生日,恰逢“十四五”开局,又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在如此重要的历史交汇点,《青海农林科技》有必要回顾和总结五十载栉风沐雨历程,搭上党和国家新规划、新征程的快车,追寻更美好的未来。

1 办刊历史简要回顾

《青海农林科技》于1971年8月以《农林科学试验》创刊,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岁月,期间以内刊出版了102期,公开出版发行123期,共出版235期,回顾整个办刊历史,这份期刊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创刊阶段

1971年8月-1978年底,可以说是创刊阶段,当时的特点是收稿量少、容量小,科普类稿件多,科技含量低,突出政治,转载报社社论多,刊期不等,主要满足省内农林业部门、单位和科技人员的交流需要,主办单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1.2 发展壮大阶段

1979年-1992年8月是本刊的发展壮大阶段,1979年《农林科学试验》更名为《青海农林科技》,1980年4月召开了第一届编委会,确定了“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反映青海高原农林科学研究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兼顾,着重报道农林业各学科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综述等文稿,进行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有关先进科学技术,为促进当地及全国农林科技发展,加速实现农林业现代化服务”的办刊宗旨。1980年9月《青海园艺通报》、《青海植保丛刊》、《土肥科技》三刊并入,稿件增多,内容丰富,突出科技,文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由青海省农林厅主管,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学会、青海省林学会主办,确定为综合性农林科技季刊,交流范围扩大到省外农林科研院所,农林部门。

1.3 公开发行和快速发展阶段

1992年至今是《青海农林科技》的公开发行和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8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向国内外发行,从此《青海农林科技》迈上了快车道,发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省内农林业行业基本覆盖,省外农林科研院所,业务部门,行政单位进行交流,国家各大图书馆收集馆藏,各大数据库争相收录,并于1999年开始在全国各地邮局订阅,在这个阶段,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非常重视《青海农林科技》的办刊工作,曾于1992年和1995年召开第二届和第三届编委会,2016年强化成立第四届编委员会,专门对经费、人员、业务工作等做研究和部署,办刊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使期刊走在了全省科技期刊前列。

2 办刊成效总结

创刊以来,主管部门、办刊单位对《青海农林科技》在各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办刊工作给予了经常性的指导和关注,编辑部由起初“一本稿纸一支笔”的落后办公方式,逐渐实现了办公现代化、信息化和电子化。编辑部不负重望在期刊的学术性、技术性、科普性、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连续性的工作,使这一刊物更加符合科技期刊的各项要求,使之在全国农林业期刊中渐露头脚,初露锋芒,达到了内容的严肃性、形式的多样性与活泼性和装祯设计的精美性的统一。提升了青海农林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形象。本刊现已成为青海省农林业科技信息重要的查新检索工具,其稿件涉及作物与遗传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园艺、林业、生物技术、旱作农业、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业经济、农技推广、农林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水产、草业、农林牧结合等方面。具有了较高的办刊水平,《青海农林科技》被国际农业生物与技术中心CAB题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一直被《中国农业文摘》、《中国林业文摘》各分科收录,得到了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科院科技文献计量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所、科技部西南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公司等国家部门和单位的认同,也得到了各级农林部门的表扬和肯定。1995年在青海省首届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三等奖、2003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荣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2006年荣获中国农业期刊金犁奖二等奖。多少年来本刊一直为青海省农林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传播农林业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发挥科技优势,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

3 坚守阵地,继续前行

3.1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依托编委会办好期刊

《青海农林科技》这份承载着科技兴农重任和几代农林人情感的期刊砥砺前行五十载,一直以来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为青海农林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如今《青海农林科技》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肩负着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职责使命,在今后办刊过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守这块阵地,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心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党管期刊和以人民为中心办刊,提高我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质量第一和改革创新,坚持以农业科研和农村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和乡村振兴为目标,服务农林业。决不因为所办刊物是自然科学期刊而放松对意识形态的监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术上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期刊具有严肃的科学性和活泼的内容。为了《青海农林科技》有领导、有机构、有依靠、有方向,我们将继续发挥好编委会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强化编辑后盾,为把我刊办的更好献计献策。

3.2 继续丰富期刊内容,使期刊充实新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在稿件安排上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坚持内容严肃、形式多样、学术与技术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采用和发表的文稿必须具有严肃的科学性,符合农林业科研和实际,对促进科研和指导生产要具有导向性,所反映的信息必须具有创新性、预见性和超前意义。为解决农林业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科学的深入和发展提出更多探索性的途径。

3.3 进一步健全编辑部工作制度和规范,使编辑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为了保证期刊编辑工作,《青海农林科技》编辑部制定了期刊管理办法、编辑部岗位职责、采编管理制度、“三审三校”制度、编委会章程等制度和规范,从稿件筛选、编辑加工、规范化和标准化、审定、校对、出版发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切合实际,可行性强,使本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有条不紊。编辑部在长期办刊工作中形成的这些工作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健全完善和坚持下去,保持办刊工作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3.4 继续为各级农林业部门和科技人员服务

《青海农林科技》不仅面向省级科研院所、农林学府等高层次的研究、学术单位,同时面向州、地、市、县及乡镇农林科技部门、生产单位,读者面广,刊登的内容不仅涉及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而且涉及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不论是哪个层次的作者读者,都反映对他们的工作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些实用技术,读者一看就懂,立即可用,用后马上就会产生效益,有许多基层科技人员和专业户反馈,本刊为他们解决了技术难题,使他们从中受益,还有一些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在科研立题、研究过程、成果定论时,大量参考和检索本刊内容,认为《青海农林科技》在前瞻性项目研究报道、高新技术报道等方面预见性较高,有许多文献资料对科技工作指导性很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所以本刊目前已成为青海及高原地区农林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理想园地,专家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畅通桥梁。它已走向国内农林科技界,并越来越扩展它的影响领域,与国内广大地区专家、读者建立密切的关系。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些有利时机,汲取专家和广大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挖掘潜力,更好地为各级农林业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服务。

3.5 认清形势,正确定位,力争使办刊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青海农林科技》办刊的50年,也是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渐成熟的历程,发展到如此程度,得到了几届编委会和领导的大力支持,经历了几代编辑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努力。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办好一份期刊非常不易,但如果不珍视这份期刊,它的夭折又非常容易,我们一定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刊物,既不能人云亦云,把我们的刊物说得一文不值,又不能盲目乐观把自己的刊物看得美无论比,自我陶醉,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认识我们的期刊,通过文献信息计量学中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被引期刊数、年载文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等数字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我们的期刊,通过我们的期刊在网上国内外的高端、中端和低端用户数量来评价我们的期刊,通过我们农林行业国家对科技期刊的多年评比结果来评价我们的期刊。《青海农林科技》的上述各项指标快速稳步攀升,根据连续多届全国农业行业科技期刊评比的近千家期刊的参评结果来看,我刊在省内期刊中位居前列,在全国农林业科技期刊中位居中等水平,离优秀科技核心期刊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已经为我刊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基础,处在了一个有利的地位,我们现在有充足的经费作保证,有一流的办公条件作平台、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来把关,有健全的制度作规范,有优惠的政策来护航,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好这些机会,付出更大努力,把《青海农林科技》办成一份高质量的具有高原特色的优秀科技期刊,使办刊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农林办刊科技期刊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证书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