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2021-12-30李平选
李平选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一中学 甘肃平凉 744400)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教学难点。由于文言文大多言语晦涩且句式变化多样,常常给高中生带来诸多学习压力,如果教师依然秉承言语填灌教学方式的话,不但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收益,而且容易挫伤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厌恶或畏难情绪,给后续教学埋下隐患。对此,教师应当立足“互联网+”的时代教育形式,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正视“互联网+”之于文言文教学改革机遇的同时,加强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教学渗透,打造“互联网+教育”的文言文教学新常态,从而在实现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能力发展双向目标的同时,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更多活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机遇
(一)革新教师观念
客观地说,教师的观念将会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结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较强的滞后性特征。他们的教学往往以“师主生从”观念为核心,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来讲解句法、词义等知识点,学生则忙于记忆译文和背诵词句,进而使得文言文教学呈现出一种“教师掌握课堂节奏,学生被动接受灌输”的情境,这显然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而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教师可借媒体与信息手段,来进行授课,这既能减轻他们的授课任务,又能助力其革新观念,从而逐步营造出一种“以学定教”和“生本教育”的文言文课堂常态。
(二)丰富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旗帜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引入趣味性、实效性以及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关系着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几年,面对课程改革要求,一些语文教师也纷纷开始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但在实践操作中,大多数都是“换汤不换药”,言语填灌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文言文教学主流。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文言文教学的途径得到了有力的拓宽,教师既可以运用信息或媒体手段来形象化地展现古文内容,营造一种视听一体、多姿多彩的课堂环境,又能运用网络手段,使课堂容量得到充分增加,并突破现实课堂的教育壁垒,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和更为多样的文言文学习契机,这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将会大有裨益。
(三)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生来说,文言文中蕴含很多晦涩字词且大多篇幅较长,学习起来往往难度较大,所以一些学生会出现谈古文而色变的情况。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各阶段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对于文言文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可将学生熟知熟用的网络与信息手段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一方面能够增添课堂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保持长久的文言文学习活力,另一方面也能运用音频、微课等手段,将枯燥晦涩的文字跃然于学生面前,从而降低其学习难度,助力其突破文言文学习难点,领悟其中的情感内涵,从而促使教学效果得以充分有效的提升。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践对策
(一)创设信息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只有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才会以更热情和更饱满的姿态投身于学习中来,进而获得学习收益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这也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启示,那就是要时刻把握兴趣激发这一主线。而若想实现这一点,依靠以往言语填灌形式的教学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快速认知古文中的词语内涵、领悟古文中的情感主旨,教师不妨将视角投向于信息手段之上,通过图片、音频以及影像等方式,来形象化地展现文言文之上,让枯燥的词句变得有声有色,让干瘪的人物形象变得立体逼真,从而创设一种信息技术形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文言文学习中保持长久活力,并快速构建起文言文知识框架,掌握好其中的内容要点。例如,在讲授《诗经两首》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展示央视的《诗经》或《中华文明之光》专题影像片段,通过影像中的解说,来深化学生认知,扩展其文化视野,接着教师可指引学生朗诵或阅读课文,并在期间播放一段诗经配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创设视听一体化的古文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文言文课堂的构建奠基。
(二)借助微课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高,加上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造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将其充分把握和理解透彻。而且在文言文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可能会存有一丝疑惑,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是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代表性技术,能够为文言文教学提供更为优质且高效的科技助力。一方面,它有着直观形象和内容精炼的特点,能够将文言文的要点、框架等形象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领悟到其中的知识点精髓,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她有着长度适中、播放方便、资源丰富等特点,能够增加文言文授课的容量,使学生能够在有限课时内学习到更多文言文知识,获得更多学习收益。所以,教师可将微课渗入到文言文教学中来,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助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例如,在讲授《六国论》时,本课中虚词的理解与应用是一个难点。对此,教师首先可依据教学内容,制作精良的微课。在微课中既要包括,词句解释、翻译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也要拥有一些与虚词教学相关的句例与问题。如教师可引入几组句子,设置虚词用法的问题,让他们分析“以有尺寸之地”“秦之所大欲”以及“较秦之所得”中“之”字的不同用法。然后,教师可将其展示于课堂之上,结合课文讲授,指引学生进行观摩与思考。这样不但能给予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而且还能通过个性化的方式,降低其学习难度,让他们掌握知识难点,从而获得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运用网络资源,深化古文认知
在互联网上蕴含着各式各样的文言文教学资源,能够助力高中文言文教学冲破教学资源的限制。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整理很长时间的文字教案,或者翻阅很多书籍来完善课例。但现在,教师只需要依托网络技术,便可获得大量丰富性与内涵性较高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来,对于学生文言文学习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都是极为有利的。面对这些多样的文言文网络资源,学生可实现自身认知的深化,如在讲述“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引入一段关于赤壁之战的文字或音频介绍,从而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使他们能够对历史事件的背景与经过形成综合性的认知,助力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要义。与此同时,依托网络资源,教师还可开展针对性的古文练习,使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得到有序化提升。例如,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对一些古今异义字、同义字、同音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知识点的认知不够深刻,且经常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对此,教师可引入相关的网络资源,指引学生对这些古文字词进行理解,这样改变以往重复性的古文字词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又能让学生获得系统性的古文字词学习,深化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字词的认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指引学生依据网络技术之便,对文言文相关知识点进行搜索,使他们能够对所学的古文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同时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步获得自学、思考、实践以及处理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四)打造网络平台,延伸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若想保证教学效果的话,单纯依靠课堂授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辅以科学有效的课后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认知的内化发展。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师可借助网络技术沟通便捷、实时互动的特点,打造网络化的文言文教学平台,让课堂教学得以有力延伸。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可借助社交软件之便,组建班级QQ群与微信群,然后将文言文微课、文言文阅读材料、数字试题等上传到群中,指引学生进行课后的观看与练习,从而以学生喜欢和熟悉的方式,来推进课后辅导和课后练习,激起他们的自学和练习热情。其次,教师可立足网络平台之便,定期与学生展开文言文手法、译文、阅读理解等方面的交流,搭建线上形式的文言文教学新常态,从中把握学生的学习疑问,进而采取网络联线辅导和课堂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赋予文言文教学新的发展活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机遇。语文教师还需秉承现代化与创新化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手段、网络技术等渗入到教学中来,不断创新文言文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和趣味化的文言文学习环境,以此来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其文言文学习效果的提升以及语文素养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