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妈妈……”
——小班创意美术区域“我爱妈妈”系列活动
2021-12-30朱婷婷
朱婷婷
(南京市府西街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南京 210000)
在我们班级的一面墙上贴了孩子们的全家福照片,有些孩子在课间就会指一指墙上的照片“瞧,那就是我的妈妈,我妈妈的头发又长又黑,”“我妈妈才烫的卷发哦”“我的爸爸和妈妈都戴着眼镜”“这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哦”……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知识、认知经验不是很多,但是对自己的妈妈还是非常熟悉、非常了解她,于是我们便开展了“我爱妈妈”的主题区域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真正地去观察、去了解自己最亲的妈妈,增进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感情,同时萌发孩子对自己妈妈爱的情感表现。另一方面孩子通过深入观察了解之后,能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形式去表现自己眼中的妈妈……
●案例背景一:
孩子们对妈妈的了解是非常清晰的,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完整地描述出自己妈妈的外形特征。例如,我们在和孩子们交流中,有些孩子说:“我的妈妈眼睛大大的,嘴巴大大的,还喜欢涂上红红的口红!”有的孩子说:“我的妈妈头发黄黄的,卷卷的!”“我的妈妈头发黑黑的,短短的”“我的妈妈最喜欢扎着小辫子呢”,从孩子们表述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妈妈几乎都有清晰的了解。于是我们试着让孩子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去表现自己的妈妈。
我们思考了——
对于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如果让他们去画出自己的妈妈,我想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能用语言去表述,但是如果用美术的技能去表现,不会那么简单,在现阶段我们班级的孩子已有的绘画技能是能简单地表现出单线条的人,会画螺旋线、直线、空心圆、实心圆,于是我们想尝试着让孩子们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去表现自己的妈妈。
我们尝试了——
为了降低活动的难度,我们的第一次尝试衔接了我们之前在区域活动“苹果娃娃”内容,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底板,比如提供了一个大大的圆形,作为妈妈的脸,接着我们提供了各种不同造型的眼睛和嘴巴,让孩子们继续粘贴,最后孩子们再用画笔去添画出妈妈的头发,我想这样会降低孩子们的创作难度,他们第一次学习使用剪刀,也就是剪出圆形,接着去粘贴,最后去添画,这样他们几乎人人都能画出来,都能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增加参与活动的热情。
教师分析:
从作品中看出孩子对妈妈的发型是有仔细观察过的,有的头发黑有的头发红,他用了两种颜色来表现,虽然孩子在螺旋形线条上面,不是特别的流畅,但是我觉得他眼里的妈妈很有“灵性”,他为了表现出妈妈浓密的头发,将线条进行了叠加,非常大胆!
●案例背景二:
我们发现了——
孩子们第一次绘画的妈妈真的都不一样,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因为每个孩子的妈妈几乎都不一样,但是从孩子们作品中,我们发现其实妈妈不一样的重点便是发型,这对于小班孩子们的观察经验来说是最为直观的,他们的观察还是非常片面的,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就是这样,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五官变化不大,每个孩子几乎都是随意地贴上眼睛和嘴巴,但是发型方面表现却不一样,但是让孩子们去表现卷卷的、密密的、弯弯的头发是不太容易的。
我们思考了——
从孩子们制作出的作品中,我们发现直接平面地贴上人物的表情,没有那么立体和形象,而且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真正地表现出自己的妈妈,于是我们想有没有更好的材料可以去替代,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人物的基本外形特征之后,我们可以收集更多的材料让孩子们去尝试,增加对自己妈妈外形的理解。
我们尝试了——
接着我们收集了一些圆形的纸盘,在下午区域活动中,很自由地投放在桌子上面,只是我们告诉了他们,这一次我们收集了很多的材料,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去做一做自己的妈妈,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你的妈妈头发是什么样的,你可以用什么材料去制作,你自己去选一选”“每次只能选择一种材料制作妈妈的头发” 我们也只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纽扣、吸管、纸、毛线。
教师分析:
在和孩子的对话中,我自己是受到启发的,为什么我们头发一定是黑色的、黄色、红色的,也可以有更为夸张的颜色,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不会有,但是在孩子们的想象世界里,什么都有,什么都存在,我们不能限制了他们的想象。
●案例背景三:
我们发现了——
我们在颜色区域里面提供了很多大大的纸箱,只是让孩子们去简单的涂鸦、去玩色、刷色的,就在活动结束之后,发现原本提供的一个大纸箱上面,画了很多的人,孩子们所表现的人很有趣、很生动,虽然有些轮廓不是很清晰,但是这是现阶段孩子们所能表现出来的他们不仅画出了脸部特征,还有身体、小手、小脚呢……
我们思考了——
在区域主题活动“红、黄、蓝”墙面布置中,孩子们用画笔画了许多的单线条的人,画的还非常生动、有趣。并且孩子们都乐意去表现。于是我们想可以将孩子们的经验进行迁移,也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着去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妈妈。
我们每天中午都会到操场上散步,孩子们会捡地面的一些树叶,他们会把这些树叶偷偷地藏到自己的口袋里面,看到孩子们如此爱惜、喜欢这些叶子,于是我们在班级的自然角架子上面摆了一个大盘子、大纸箱,让孩子们把自己在幼儿园里面捡到的树叶都放到自然角里面,而且周末如果去户外玩,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树叶装好,带到幼儿园里面来,和其他小朋友观察分享。
我们尝试了——
于是我们和家长共同收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纸箱,由于班级的空间有限,我们将纸箱进行了一些组合,归类,有部分纸箱让孩子们用画笔去画一画妈妈,还有一些纸箱使用蜡光纸去撕脸型,接着用树叶去贴妈妈的头发,孩子们都愿意参与活动,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也是很不错的,作为立体展示,也很适合!我们还营造了一些情境和氛围,孩子们看到自己作品一幅幅呈现出来之后,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对创作有了更大的激情。
教师分析:
由于我们提供的材料非常地大,所以孩子在创作时,他们竟然创作了“我们一家人”,这个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是他们内在世界想要表达的情感,从孩子们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是孩子们自发的创作,构图方面也很棒,自己是小小的,爸爸是高大的,这是孩子们最纯真的表达,最真实的表现。
案例分析:
这是我们小班进行的美术创意区域“我爱妈妈”系列活动,这是孩子们在一次次美术创意活动中,孩子们每一次成长、每一次 “惊喜”的呈现,这不仅是一次预设活动,更多是在预设中进行了多次的生成活动,“我爱妈妈”的区域活动一共分为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和每一次制作,都是在上一次制作的基础之上,我们进行的每一次活动都分为“我们发现了”“我们思考了”“我们尝试了”,“我们的发现”是对上一次活动的一些反思与分析,而“我们的思考”是对本次阶段活动的一个思考,有孩子知识经验方面的思考,也有孩子美术技能方面的思考,最后“我们的尝试”是对本次活动过程、活动结果的一些分析和反思。在每一次制作活动中,我们都要与孩子进行交流、谈话,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带着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每一次材料提供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建立在孩子们的经验基础之上,孩子们的每一幅作品都要倾听孩子们的表达,给予分析,总结。
美术创意活动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视觉形象的塑造,来激活思维,引起情绪、情感共鸣,产生美感萌芽的一种活动。为了幼儿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了幼儿的美术情趣得到陶冶,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为了幼儿能大胆积极地投入美术创意活动,并充分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设计,我们探寻着如何让幼儿大胆塑造、有创意地表现自我认知的、具有美感的作品的自然物材料。
《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
那么在我们班级进行的“我爱妈妈”区域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也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分析进行了总结:
一、丰富的材料增强幼儿活动兴趣
幼儿天生是好奇的,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对小班孩子来说,兴趣更为重要,是幼儿参与任何活动的首要前提,但兴趣是短暂的,易受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以往单一的美术材料往往使幼儿学得较为乏味,也无法使其对美术活动保持长久而浓厚的兴趣,而美术区域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体验到了丰富的生活材料所带来的快乐。例如,我们在每一次制作“我眼里的妈妈”活动中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而且是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慢慢地多层次地提供,从第一次提供不同造型的眼睛、嘴巴材料,还提供了剪刀、胶棒之类的工具,让孩子自由选择式地粘贴,去勾勒自己妈妈的发型。再到后面不同的收集生活中幼儿常见的一些材料比如毛线、麻绳、树叶、纸箱等,这些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将这些常见的材料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活动中,对刚入园不久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感兴趣的,非常乐于参与的。由此在具体操作中,让幼儿自己制订计划,让幼儿始终处于开放、自由的状态进行创作活动。
由于美术区域中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幼儿的想法不受材料的限制,自由选择,尽情发挥。因此,幼儿创作的作品可谓是千姿百态,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有的孩子用刷好颜色的树叶来做妈妈的头发,就跟染了头发一样,有些孩子用废旧的“纸屑”,贴出了卷卷的头发,表现出了正在理发店做头发的妈妈。在幼儿与材料的作用中,幼儿们新奇的构思与大胆的表现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不仅表现出的形态各异,表情、动作都非常生动、有趣。从中增强了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创作兴趣。
二、“主题”形式的开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又要避免幼儿表现形式多、杂而无主线的情况。因此,以“主题”形式开展,较为适宜。
主题活动的时间,我们通常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不定期更换。主题活动的内容,我们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好的美术表现题材。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我们就选择了与孩子最亲近、最熟悉的人,每个孩子对自己妈妈应该是相当了解的,而且很爱自己的妈妈,我们通过选择这样的主题活动,不仅利于艺术形式的表现,而且也能萌发他们爱自己妈妈的情感教育。在我们进行“我爱妈妈”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在孩子们眼中的妈妈都各不相同,因为每个妈妈都不一样,于是通过与孩子们讨论交流之后,我们就会收集生活中一些材料,以便于孩子们去表现,孩子们从每一次制作中,都得到了提升,这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方面的提升,其实孩子们表述、想象、创造能力都在不断地提升和进步。
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了幼儿内在的活动动机;主题活动的形式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使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适当地介入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材料,也需要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美术区域中,我们投放了各种不同材料和不同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最有帮助。可是幼儿对于作品的欣赏往往仅凭自己的喜好判断,无法理解作品深刻的意境。此时,我们就必须适当介入,以开放性的言语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研究画法;启发幼儿对比思考、展开联想;诱发幼儿的艺术直觉和创造潜能。让幼儿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扩展思维的广度;感受不同表现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得到参与艺术、体验艺术并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也提高了欣赏技能、提升了审美概念。
四、作品的价值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对幼儿所创造的作品更要珍惜,可以作为游戏材料投放到其他区角中;也可通过展览或装订成册的形式展示,吸引幼儿与家长的关注,增强幼儿的创作积极性;还可以将其布置到活动室内,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教师对其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通过对幼儿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明确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更新了理念。对幼儿所表现出的一些“有创意的行为”易于接受,激励幼儿产生奇思妙想。今后,我们将努力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艺术活动真正成为放飞幼儿思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