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时代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1-12-30张宇
张 宇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逐步走进大众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同时也为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但是就当下情况而言,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发展重视不够,并没有做到合理的运用互联网,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一直用多媒体、板书等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同时对一些教材之外的重点知识内容,教师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也没有给予补充。所以说,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一些重点内容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对相关知识点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
一、当下社会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避难就易”的现象比较严重
现在的高职高等数学课本中,教学内容基本涉及了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不定积分和微积分等内容。其中,微分、不定积分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但是由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学生理解起来较难。所以说教师在对待这部分知识时,经常就会“避难就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给学生讲一些简单,表面的知识,并不带着学生去深度理解。高等数学对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高等数学的实用性,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效性,不能因为学生很难理解就刻意的删减一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仅仅了解而不是掌握。
(二)教学方式过为老套
很多高数教师由于年龄的限制,接受新事物能力较难,只是一味的用自己老套、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导致教学进度的缓慢进行,而且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更有甚者连多媒体都不用,而是一贯的采用古老的板书授课模式。虽然说这种做法可以为学生带来些许益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高数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浪费大量的课上时间,学生学习的效率很难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虽然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课堂板书过程中,很难保证自己每一个步骤都是对的,很容易犯小错误,比如计算符号写错,验算结果不正确等。如果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及时发现错误,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学生掌握错误的知识点,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再者,如果一昧的使用板书教学,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并且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板书也会成为自己的一种负担。
(三)对于新型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够普及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同时为我国教育领域也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应用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新技术,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大多数高等数学授课教师,并不是积极的去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新的技术,而是对此视而不见。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完全普及,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课堂的依赖程度很高,学生出现的知识漏洞难以弥补。还有大部分学生的听课兴致不高,甚至会出现逃课的现象。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比比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高职高等数学上应用了新的技术,积极的引进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致会大大增强。
例如,高数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微课等方式进行授课,可以将抽象的高等数学知识用具体的图片或者小视频来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等数学中的抽象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疑难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互联网,搜集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将重点难点以知识网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记忆。
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机会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数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在运用网络充分了解学生的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会很明确,能够更合理的安排一些教学内容,以提高课堂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同样可以运用互联网获取一些学习资料,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一些自己还未充分掌握的知识,降低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性。在出现知识漏洞的时候,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及时从网络上获取资源,弥补知识的短缺。
要想真正的学好高等数学,就要养成一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本身就很难的数学学科来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授课过程中,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是完全基于教材的。对于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来讲,数学课本的内容是比较浅显的,所以说学生预习起来的难度就比较大,预习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然而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可以轻易的在网络资源库或者在本校的学习网站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与学习视频,这样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不再单一,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当老师在课堂上再次讲解重难点时,学生们就可以轻松应对,并且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对于数学而言,不光光需要课前预习,同时课后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复习完全来自自己的课堂笔记。但是有些时候,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并不会给学生课上做笔记的时间,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课下复习很难开展。还有学生在做笔记过程中,很多重点难点知识都可能会遗漏。而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可以根据网上的微课资源,将一些重点知识点,再次巩固复习,用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课下复习的工作,这样让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并且让学生整个复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三、基于“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新课标改革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考虑学生将如何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并接受这门学科,他们才能主动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好这门学科。这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那么就很难有较高的效率,而且很有可能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抵触的心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了我国高等数学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待高职高等数学。一切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保证课堂的高效性。
(一)结合数学本身特色与学生专业来开展持续的课堂教育工作
高等数学教师应将数学与学生的专业学科结合起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日后专业学习过程中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向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这对于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这种灵活变通的方式,可以使高等数学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也充分满足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意义。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对于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而言,可以适当删减数学中经济学的内容,着重讲解多重积分的问题,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取其他高职学院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可以根据互联网获取一些和学生专业结合的教学资源,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可以将数学的实用性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有利于保障课堂的高效性。
(二)减少课堂数学公式推导的过程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远远要比掌握一些数学推导过程更加有意义,并且学生对于公式繁琐的推导过程会更加厌烦。所以说教师在数学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一些公式推导过程,用简洁的方式传授一些公式,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满足学生的高效实用性。对于公式的推导,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讲解视频发给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一些公式推导的大致过程,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过程,自行推导所遇到的数学公式。这样不仅可以省去课堂中推导公式的烦琐过程,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公式的印象。同时学生在日后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地运用,也符合新课标改革中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给学生寻找一些推导公式的相关视频,推荐给学生观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公式的推导产生兴趣,进而对数学课堂产生强烈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加喜欢的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位教师的首要工作。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必然会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更何况我国一直重视的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高数教学要迅速适应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特殊环境,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来更好地完成高等数学教学,这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说“互联网+”对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发展起到了创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