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路径探究
2021-12-30尚菲
尚 菲
(洛阳理工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0)
随着当前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就必须更加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由于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其正处于一个定型的时期,思想波动较大。因此,新形势下的高校也要响应其号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以此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实效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从而逐渐培养学生成为优质的国之栋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必要性
对于主体性而言,主要是研究人类在对象行为认知中的作用、地位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在社会时代的迅速发展下,人类的行为与认知等方面都具有主观意识与能动性,不会受任何物质的影响。由于旧的唯物主义无法表现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没有将自主性作为人类的活动,而是以客体进行理解,所以被取而代之[1]。
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建设,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就意味着人们开始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提高。而新形势下的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及交流更加便捷。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这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以及自制力薄弱的学生无法抵抗网络的诱惑,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都十分不利[2]。所以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从而强化学生的教育主体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素质。
二、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思政学习
目前在高校中,大学生普遍缺乏对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视,甚至将其视为是一项政治性的任务。认为只要考试合格拿到学分即可,根本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学习政治。其实,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意识形态的教育课程,不仅会给予学生正确思想的引领,还能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3]。可以说,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乃至工作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考试制度影响下,学生通常以专业课或公共课、选修课去评价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所以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基本上都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二)思政教育方式单一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所以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来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仍然以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主,加之教学内容的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参与度不高[4]。同时,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比较局限,而教师缺乏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根本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散漫的状态。
(三)没有凸显主体地位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背景及不同时期,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可以说,这属于因材施教的一个延伸,所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等方面,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5]。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也会因为教学内容的复杂、繁多,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够,反而降低教育的效果,无法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学生教育主体性意识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主体意识,才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堂中,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在课堂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参与学习活动。敢于针对具体的思想政治问题提出自身的见解与想法,逐渐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学生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意识,强化自身的主体能力。比如辨别及筛选信息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内化学习知识的能力,等等。确保自身的主体性思想得到发挥,自觉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由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为教师的灌输式思想政治知识的传授,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成为常态。基本上教师会人手一份教案反复使用,照本宣科为学生讲解思想政治知识,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抗拒心理[6]。加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侧重点为理论知识的教学,完全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即便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也无法灵活、合理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造成抽象的概念难以深入学生的脑海之中。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对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形成不关紧要的学习状态。
因此,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师生主次的最佳平衡点,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主体性,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与学生沟通、互动,用将心比心的方式进行师生的双向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与温暖,以此更加敬爱教师,真正营造出平等的课堂氛。实现对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发挥出主体性的作用去提升教学的质量,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能够彰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动力。以此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通过认识到高校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去突出主体性,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且发挥出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与价值观熏陶,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与道德情操,从而实现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开创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