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哲学意蕴
2021-12-30米庭乐
米庭乐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是世界观,也是价值观,还是方法论。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人类世界是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组成的。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一种超越其他动物自然演化方式的特殊活动,动物的生存被固定在它所属那个物种所限制的范围之内,它完全是一种封闭式的、非历史性的生存延续,而人类则可以通过掌握、运用自然规律,按照自己的希望和目的来改变世界的存在状态,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人类生存的世界决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实践活动改造过的人化世界,“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人类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身,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结果,既承继历史,同时又开启未来。随着时代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一方面,时代给人们提供展开历史活动的舞台。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的能力发展水平是历史的结果,这些历史条件预先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性质,蕴含了未来世界的发展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诸多历史发展的可能性中,历史方向的最终实现取决于这个时代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能力的发展高度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度,人们的共同愿景决定着未来历史的发展方向,同时创造着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历史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新的历史环境。任何一个时代既继承以往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历史成就,同时又开启历史进步的新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奋斗所开创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既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根据新的历史特点研究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又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向新的辉煌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日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但越是接近目标,使命越光荣,任务越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价值观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新事物”之所以一定会代替“旧事物”,是因为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代表人民利益,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新”字具有发展、进步、光明等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时代,是走向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4]
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是要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并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劳动者的社会。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广大劳动者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这个曾经发挥过进步作用的社会制度逐步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束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预测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时曾指出,“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5]资本主义私有制丧钟的敲响,意味着靠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他人劳动的制度走向末路,意味着“剥夺者”时代的终结。新的时代是无产阶级掌握社会生产资料并组织社会生产的社会主义时代,它在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以往剥削制度不可比拟的优势,将开辟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新境界。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愈加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既在于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在于其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由全体人民共享。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下,生产资料再也不是少数人用来谋取利益的工具,而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依靠。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被唤醒,发挥出了以往制度中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下,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人民需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需求的层次在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全面的提高。“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执政为民的新思想新理念,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为了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的解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将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谋求自身解放产生鼓舞作用,对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打破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路径依赖”,给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又是继承。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发展阶段克服旧发展阶段的消极因素,具有了区别于旧发展阶段的典型的新特征,新旧两个发展阶段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是发展连续性的中断;继承是指新旧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历史延续,新的发展阶段并不是对旧时代一切因素的全部抛弃,而是保留其合理的、积极的因素,是发展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这种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把这个原则同我国历史传统、时代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把我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生产的目的是资本的增殖,社会总产品为少数人占有,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注定要被超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体现在能够比资本主义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体现在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坚持以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才能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才能向着“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坚实迈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没有改变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才能体现出自身的本质,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并为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条件。
基于时代变化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毕生把实践当作他们理论的源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他们的理论,并把理论运用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探索中前行的事业,注定要面临困难和挑战并充满曲折。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以丰富自身的历史。“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的。”[8]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要不断接受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必须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永远在路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的伟大胜利,同时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胜利。在新时代,我们必须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