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探析

2021-12-30程兰华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政治

李 芬,程兰华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0 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简称)中指出,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做到因时而进和因势而新。同时,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整体推进育人方式,加强多元育人主体的协同育人理念,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

1 新时代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

1.1 切实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需要

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迫切需要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和加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因为这关系着我国国家安全。当前,高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引领下,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承担着传承马克思主义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其具体通过思政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性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宣扬“普世价值”,鼓吹中国的发展会使世界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各种“反马”“反社”的声音此起彼伏。此外,“西方反华势力凭借其网络技术和话语权优势已将网络视为对我国意识形态斗争和‘颜色革命’高效率、低成本的最佳战场[3]”。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使西方敌对势力将大学生视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因此,高校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将协同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协同育人主体和客体,从而形成共同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合力,维护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1.2 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和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新时代,高校肩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实效性建设。

从当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协同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由思政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以及辅导员承担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其他管理者和专业课教师很少介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未能形成合力,难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将协同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成同向教育的合力,这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需要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4]”。因此,高校要着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坚持“立德”在前,“树人在后”。与此同时,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的内涵渗透到学生内心,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使之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驱动力。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

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协同理念,泛指为了共同实现某一目标,协调各方面的要素,使其作用于整体,从而发挥整体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就是从协同理念出发,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共同努力的效果,使其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重视,高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念初步形成,“三全育人”理念不断落实,逐步构建“大思政”格局。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明显,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高校应深入分析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创造新的条件。

2.1 学校层面对协同育人的整体性构思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由许多要素构成。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理念相结合,按照一定的方式让系统各要素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涉及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厘清“十大育人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整体性构思,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虽然一些高校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协同育人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索协同育人机制,但在实际的协同育人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具有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协同育人理念及目标上还存在许多分歧,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度不够,很难形成补齐短板、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例如,一些高校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共同管理、教师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但仍然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强有力的支撑,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高校应在学校层面加强协同育人和“大思政”的整体性构思,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性,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2 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联动性不够

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联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未能形成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合力。

第一,学校与家庭的融合互动不足。我们在肯定学校教育对个人成长重要性的同时却容易忽视家庭教育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学生在未进入高校之前,家长和教师的沟通较多,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绩是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当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高校尚未健全家校沟通交流机制,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减少。另外,学校层面也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实际上,家庭教育尤其是良好家风对于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学校和家庭缺乏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不协同的现象。只有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协同联动,才能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和社会未能形成育人合力。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造成了大学生的个体认知与社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也降低了课堂的活力。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外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各类教师缺乏有效协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他们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传播灵魂、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师难以形成育人合力。

首先,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队伍,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因协同意识的淡薄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专业课教师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过硬,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一些专业课教师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教师本身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未意识到“教书育人”的辩证关系,专业课教师很少介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思政课作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承担着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位的重任,不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品德,在学生内心种下真善美的种子。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教师”和“虚拟教师”缺乏有效协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双元化趋势,即产生了面对面传授知识的“实体”教师和面对屏的“虚拟”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家国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人文素养。“而互联网和智能化工具向大学生传播的内容更具有娱乐性、个人感受性并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这些信息又多以各种所谓寻找‘历史真相’、探寻‘人生真谛’、传授‘生活智慧’、分享‘心灵鸡汤’、引领‘时尚潮流’等隐性形态传播[5]”。实体教师和“虚拟”教师传递的信息不一致时会使部分学生产生质疑,从而消减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2.4 协同育人的评价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不需要评价”和“怎样评价”以及“怎样反馈”的认识不一,高校需要搭建严整的评价反馈机制。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第一,评价标准参差不齐。当前,高校比较注重学生认知性的评价,注重选拔功能,在评价时以单一的考核作为评价标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知、情、意、行方面能力的评价不够重视。即高校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在评价过程中容易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高校将学生的就业率视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这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使命,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协同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第二,评价方法较为单一,过程性评价不足。在评价过程中,部分高校采用以应用目标为中心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性评价、鼓励性评价使用较少。

在反馈方面,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机比较滞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云计算意识薄弱,线上反馈平台的建设还处于较落后阶段,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及时、准确的反馈。由于高校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与反馈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社会要求。

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只有充分协调系统内部的各要素,才能使系统功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因时而新更新教育理念,将协同育人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多元育人主体“同心圆”式的协同育人机制,从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1 完善党委领导的“大思政”机制

党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核心,担负着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为了形成各育人主体、各部门等“共同性”与“共在性”的关系,“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层层落实的‘大思政’工作机制[6]”。

党委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增强领导层、管理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形成全员协同育人格局。首先,发挥党委的思想引领作用。高校党委主要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因此党委要全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商榷,使决策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其次,党委书记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好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领导工作。具体来说,党委书记需要开展调查研究,与高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广泛听取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各学院党委也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增强高校上级党委与学院师生之间的联动性,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高校的各行政管理部门要增强共同体意识,携手执行党委决策,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学校团委和学生处在做好各自部门工作的同时需要增强协同联动。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团委和学生处应组织一些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同各学院一同推进校内、校外的协同育人。最后,高校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等理念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协同“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各要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3.2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育人机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其在实践中打破传统的育人方式,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一股协同育人的合力,促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第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优势。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方式,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其次,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力量,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协同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育人主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育人提供队伍保障。最后,高校要坚持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相结合,拓宽育人渠道,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二,形成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机制。首先,高校应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机制。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良好家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因此家长要给孩子以示范引导,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要不断健全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机制。学校要不断完善对学生家长信息的登记,以便于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最后,高校需建立学校和家庭的交流机制。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座谈会,教师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思想、学习与生活方面的情况,同时向家长征求改进意见。通过建立学校和家庭的交流机制,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家庭,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作机制。其一,高校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抵制不良风气。因为社会的正能量也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其二,高校要持续深化同各行各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高校需要加强同社会的联系,如可以邀请专家进校园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其三,高校要不断探索与企业和社区的合作育人模式,加强同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如三方可以联合举办一些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3.3 建立人机协同育人机制

人机协同,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结合。构建人机协同育人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实现育人主体之间的协同、育人主体和智能化的协同。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

首先,高校要协同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形成育人合力。高校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意识,强化交流与合作,形成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合力。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思政课教师一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高校需促进人机协同育人。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通信网络技术、数字化个性学习等相结合。具体来说,各类课程可以运用在线精品课程、慕课、SPOC体系,同时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来进行辅助教学,也可以采用VR教学等等。第二,实现“实体”教师与“虚拟”教师的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导致了教育主体的“二员化”,即产生了“实体教师”和“虚拟教师”。要实现“实体教师”和“虚拟教师”的协同,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对自身实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再教育,提高政治素养,以此来提高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权威性。第三,“教师还应主动走近信息技术,掌握信息过滤的优先权。教师要主动了解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平台,关注容易引起学生误解的信息或案例,将这些信息或案例融入课堂,用深度说理纠正大学生的理解偏差[5]”。最后,高校要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发布者和系统的管理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其思想认知水平。

3.4 健全协同育人的评价反馈机制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8]。”为了扭转教育功利化的评价导向,高校要坚持科学有效的评价,完善结果评价,加强过程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首先,高校要完善教育教学评价,将评价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其次,高校要克服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等的问题,强化教师政治素养的评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化,使教师做到“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两不误。再次,高校要充分利用电子产品,探索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参与评价模式。教师可以在网上管理系统中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依据,并且根据数据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必要时进行及时的干预。最后,除了以智育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支撑外,高校还应加强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评价,教师可以在网上管理系统中记录并定期进行评估。

评价反馈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可以直接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要构建立体融合的反馈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准确、高效、全面地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