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地理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影响

2021-12-30吴明彦郭君虎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甘肃省乡土资源

吴明彦 郭君虎

(甘肃省庄浪县紫荆中学 甘肃平凉 744600)

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多是结合地理教材教授理论知识,并运用有限的素材资源讲解相关案例,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无法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有效开发与利用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以此丰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引入乡土地理资源,以及与地理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构建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以及利用地理知识解答乡土地理问题。

一、高中地理课程运用乡土地理的问题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以及问卷调查,得知高中地理课程运用乡土地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是学生掌握的乡土地理知识匮乏。很多高中学生对于家乡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内容知之甚少,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地理课程知识,平时很少关注乡土地理的资源,这就导致课堂教学中无法高效推进乡土地理的教学。

二是乡土地理资源开发较为不足。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乡土地理,需要运用丰富而多样的乡土地理资源教学,包括纸质文本、实物和网络等各类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程教学实效,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对乡土地理不够重视,所开发的与现有的乡土地理资源明显不足,无法落实既定的教学效果。

三是乡土地理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高中学校即便在有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的背景下,或者从互联网上很容易获取乡土地理资源,一些教师仍然很少运用乡土资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很少,无法高效发挥乡土地理资源的巨大作用。

四是乡土地理的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由于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新时代的教学工具,或者缺乏新课程的相关学习与培训,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乡土地理教学之时,所运用的课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课程开发乡土地理的资源

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乡土地理,教师首先应该全面开发乡土地理的资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走访,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搜寻等,针对本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气候、经济、人口、社会等方面进行考察,搜集与整理各类资源,精心挑选能够实际运用的资源,下面以甘肃省和平凉市为例进行探析[1]。

首先是地区总体概况。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周边与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四川、青海六个省区相邻,简称甘或陇,省会为兰州,总面积约为42.58 万平方千米;总体地形呈狭长状,外形如同如意。平凉市庄浪县位于甘肃省的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处于陕甘宁交汇的中心位置,与本省的定西和白银、陕西的咸阳和宝鸡、宁夏的固原等相邻,属于关中平原城市群。

其次是地形气候特征。甘肃省地貌复杂多样,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包含有山地、高原、平川、沙漠、河谷等多种地形,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0~15℃,年降水量36.6~734.9mm,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平凉市以山地、高原与河谷为主,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5 ℃,降水量为450~700 mm,是甘肃省降水量的地区。

最后是人文地理资源。比如像甘肃省与平凉市的人口特征、经济结构、地区发展状况、交通运输、文化教育事业、医药卫生事业、历史文化、著名景点等都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些资源可以是文本、图片、宣传视频、实物等。教师可以截取一些类似《航拍中国》的纪录片引入到教学中,从而提高乡土地理的教学效果,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更好讲解自然与人文地理内容。

三、高中地理课程运用乡土地理的策略

(一)引入乡土地理资源,创设生动问题情境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新课导入的内容充分重视起来,根据地理课程内容引入丰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资源,制作成电子课件、可用的实物、教学微视频等,以此创设生动的课程情境,并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教师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影响,引入各类乡土地理资源,比如像乡土的地形与气候、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等,以文本资料、图片与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现,以此更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2]。

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人口迁移”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教材中“2005—2010 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展示2019 年甘肃省与江苏省在年均气温、降水量、产业结构、GDP、教育与文化事业、自然风景等方面的文本与图片资料,然后提出问题:根据图示说出人口净迁移率为正数的省市区有哪些?甘肃省与江苏省分别属于什么?请根据以上图文资料,从自然与人文地理两大因素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教师通过引入各类乡土地理资源和创设类似的生动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可以有效引入本课教学,对于后面的城镇化、产业区位、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等课程同样可以运用此法导入。

(二)运用乡土地理资源,设置相关探究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以直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通过设置与课程相关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3]。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乡土地理资源,设置相关探究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地理知识,结合实际生活经验,一同探究与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而更好的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城镇化”的课程,主要课程目标包括:认识城镇化的意义,利用实例与图表等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特点,认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区域差异,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先根据教材中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讲解城镇化的意义,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提升区域社会和谐等;之后结合“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图、“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图等资料,展示“甘肃省100 万以上人口城市分布”图、甘肃省和平凉市经济发展概况文本,让学生结合以上资源、知识经验,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城市群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兰西城市群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更好加强本省城镇化?结合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经济结构等方面探究,要求学生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农业、工商业、交通等方面探究。

(三)结合乡土地理资源,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该转变传统固定的复习巩固模式,布置与乡土地理相关的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问题,通过查阅各式各样资料,以及进行多人合作探究等,解答相关综合性的开放学习任务,以此更好地运用乡土地理资源,加强学生对本地实际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与人文素养。

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产业区位因素”的章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本章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区位因素的相关课程,布置与乡土地理相关的课后学习任务,比如:请根据本省与本市实际情况,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三大方面分析,如何提升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源,并要求学生根据特色农业发展、产业转移、旅游业、“一带一路”等方面的知识,思考与探究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互联网资料和实地调研等,在一周时间里写出一份学习报告。

四、结束语

本文从乡土地理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影响的角度出发,结合甘肃省与平凉市的实际状况,探究高中地理课程运用乡土地理的问题、高中地理课程开发乡土地理的资源、高中地理课程运用乡土地理的策略。教师在了解地理课程中运用乡土地理的问题基础上,通过探究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资源,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布置课后学习任务,更好进行高中地理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甘肃省乡土资源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我给资源分分类
席晓辉作品
乡土中国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