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1-12-30刘树香
刘树香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洛学区 甘肃平凉 744699)
识字是小学生学习文化、生活等知识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通过强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形成包含写作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良好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因此强化识字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视野下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重要教学任务。但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心智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且性格贪玩爱闹无法集中学习精力,因此为教师开展识字教学带来巨大阻碍。在这一现实背景下部分教师尝试运用微视频这一具有形象、生动且趣味化特点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开展识字教学,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一、微视频融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分析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受制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学情,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保障识字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片面的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完成识字教学。在教学环节以自我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侧重通过分析字音、字形、字义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重复书写等机械记忆的方式完成识字学习任务。这一方面导致识字教学形式十分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识字教学也因此无法得到高效落实。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学情不符,且缺乏对学生识记能力的有效培养,也缺乏识记方法的有效引导。从本质上讲学生只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完成学习任务,而这又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因此导致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持续提升。
(二)微视频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环节,微视频教学指教师围绕“识字”这一主题,选取或制作教学微视频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微视频种类极其丰富,既包含教学视频,又包含与主题相关的动画等教学资源。这种教学形式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学情存在契合性。因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根本保障。此外教师还能够利用微视频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境深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微视频这种教学形式打破了识字教学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限制,学生只要拥有网络就可以在课下轻松完成预习与复习任务,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因此将微视频融入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微视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微视频的选取与制作思想原则分析
为实现微视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环节的有效运用,教师要明确微视频的选取与制作思想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实践环节。为此教师一是要坚持人本教育原则,将学生确立为教学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学情科学选取与制作微视频,以此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根本保障。二是要坚持多元化原则,既要丰富教学微视频的种类,又要将微视频与情境教学法、游戏法等多元教育思想有机结合,以此拓展识字教学的形式。三是要坚持适度原则,教师既要选取适宜开展教学微视频的教学内容,又要在教学中适度融入微视频,避免微视频的过多使用导致教学的主题被淹没。
(二)微视频教学路径及案例分析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会在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下大幅提升,教学有效性也会随之大幅提升。因此,为实现微视频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环节的有效运用,教师首先要运用微视频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习《天地人》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汉字演变的动画微视频,使学生感受到汉字形象化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调动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而为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心理铺垫。在教学环节教师一方面可运用与识字教学主题相关汉字演变、字音、字形、字义等教学视频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可运用识字教学主题相关微视频构建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情境。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汉字相关内容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利用微视频组织学生结合所学生字、词组开展实践活动,巩固与深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也会随之得到深化培养。以学生学习《天地人》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相关主题的微视频开展看图说话、看视频说话的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字、单词完成实践任务。同时教师要利用百度云盘、班级电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构建微视频资源库。为学生课后学习与复习环节提供更多便利,以此提升教学微视频的利用效率,使微视频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最大限度体现[1-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微视频开展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优势,且能够起到提升学生素养与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提升级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学情,科学、高效、持续运用微视频开展识字教学,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