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2021-12-30张蕾
张 蕾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曲子镇青天幼儿园 甘肃庆阳 745701)
节奏感作为幼儿音乐培养的重要内容,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此过程中需通过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音乐律动渗透于各个层面当中,提升幼儿综合节奏感。
一、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意义
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孩子们通常跟随身体的律动,能够对音乐中所要表述的情趣获得直接与强烈的体会,进而出现想要表达情感的意愿,这也会更为有效的促进其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园的孩子在学习音乐期间,其能够根据音乐的律动带动自身的兴趣,通过身体的表达,来感知各个音乐的基本要点,进而精准的辨别出节奏的强弱、声调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音乐的高潮,进而逐渐喜欢上音乐课程。在孩子们对音乐学习期间,采用律动的方式进行培养,可有效提升孩子们听的能力,使其在听上变得更为专心,并从中获得更多的体会。增进其理解能力,进而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其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提升其反应速度,对孩子们的动作协调性进行培养也是其他感官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可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节奏感,协助孩子们对音乐中的重点元素进行更为深入的感知和理解,这能够有效促进孩子抽象思维的发展和良好人格的构成。
二、激发学生对节奏感活动的兴趣
我们都听过“培养孩子要从兴趣入手”这句话,因为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所以才愿意积极的、主动的去探索它。所以为了提升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感知,首要任务就是带动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幼儿园中宝宝们的年龄大概在4 到6 岁,在此阶段的孩子还处在思想萌芽时期,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还不清楚,并且孩子在这一时段中拥有强烈的好奇心,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授课方式,通过孩子们强烈好奇心的促进下带动孩子们对音乐节奏的喜好。另外老师可采用平时比较多见和简单的肢体动作,例如点头、摇头和拍手等,利用身体简单的动作来展开有节奏的律动。例如,老师在利用健康歌进行音乐教学时,可让孩子们按照歌词表达内容来做肢体动作,拍拍手、跺跺脚、伸伸脖子、扭扭腰,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知节奏的乐趣,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兴趣,还使其得到了体能的训练。
三、音乐教学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一)从听力着手培养幼儿节奏感
在和孩子日复一日的交流中,促进了孩子们语言能力的发展,音乐亦是如此。只有给孩子多听才能更好培养其音乐的感知能力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是一样的。加之音乐本身就属于刺激听觉上的艺术,有关音乐的所动都需要用听力去感知。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时也必须从听觉上入手,建立不同的音乐活动来刺激孩子们听的能力,实施多种类的听力练习,帮助孩子们建立听的技能,认知音乐的声音性质,引领孩子们利用听来感知音乐的节奏。这时怎样引领孩子在听的期间分辨音乐的节奏就成了老师的重点任务,仔细观察生活我们很容易找到存在于生活当中的节奏与声音。例如:钟表的滴答声、愉快的鸟叫声、汽车的鸣笛声、呼啸的风声、工厂机械的轰鸣声、洗衣机的转动声、哒哒的切菜声等,这部分生活中常见的声音都能够锻炼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感知能力。因此老师可在音乐课上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来将这些声音展示给孩子们听,通过听做到有效辨识。这样不但能使孩子们感受生活之美,还培养了孩子们倾听和辨识的能力。
(二)从语、词着手培养幼儿节奏感
音乐不单单是用来听的艺术,更是我们人类语言表达的一个方式,我们总说音乐艺术是没有过节的,就是这个道理。不管听任何过度的音乐,只要你对节奏有着良好的感知能力和欣赏力,就可以有效感知其音乐想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时,对孩子们良好的节奏感知能力进行锻炼,同样必须对其实施语言上的训练。想要锻炼其对节奏的感知能力,还要多引导孩子诵读那些节奏感较强的诗句和儿歌。另外,还可带领孩子来模仿大自然和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例如,滴答-滴答-滴答的钟表声,旺—旺—旺旺狗叫声等等,经过语言的锻炼来提升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感知能力[1-3]。
(三)从生活活动着手培养幼儿节奏感
想要培养出良好的节奏感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只依靠课上有限的时间是无法对孩子们的节奏感进行快速提升的。所以,老师还应该利用起碎片时间来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老师应该激发孩子在生活中提升自身对于节奏的感知力。比如在晨练以前老师可将做操前的这段时间运用起来,为孩子添加一些节奏的联系,例如一边有节奏的喊口号一边踏步,帮助孩子更快更好的把握这一节奏。
四、结束语
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节奏感的培养,加强自身的音乐专业知识与经验的提升,重视节奏感知与表达培养能力的提升,陶冶幼儿的情操,净化幼儿的心灵,从而养成幼儿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